刘备时时惦记着徐庶说的话,筹办聘礼准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一天,司马徽来访,刘备将徐庶去了许都的事告诉司马徽,司马徽感叹道:“那封家书必然是伪造的。徐庶去了许都,徐母反而必死。”刘备听了,更加悲伤了。刘备又告诉司马徽,徐庶临走时举荐了诸葛亮,司马徽说道:“诸葛亮经常将自己与管仲[35]、乐毅[36]相比,才能不可限量。”关羽当时也在刘备身边,便说道:“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未免过分了吧?”司马徽笑道:“以我之见,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37],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刘备、关羽惊愕不已。司马徽站起身来,叹息道:“可惜卧龙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说罢扬长而去。

第二天,刘备与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刘备对开门的书童说道:“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书童回答道:“我记不住这么多名字。”刘备说道:“那就说刘备来访。”书童回答道:“先生今早出去了。”刘备问道:“到哪里去了?”书童回答道:“不知道。”刘备又问道:“什么时候回来?”书童回答道:“也不知道。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几天。”刘备失落地说道:“如果先生回来,告诉他刘备来访。”说罢就回去了。

几天之后,探马报告说诸葛亮已经回到卧龙岗了,刘备便令关羽、张飞准备行装再去拜访。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阴云密布,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装。来到卧龙岗,书童出迎,刘备问道:“先生在家吗?”书童回答道:“正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跟随书童来到草堂上,见一位年轻书生正在读书,便施礼道:“刘备仰慕先生大名已久,冒雪前来拜访,终于见到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年轻书生急忙还礼,说道:“将军是刘备?要拜访家兄?”刘备惊讶地问道:“先生不是诸葛亮?”年轻书生回答道:“我是诸葛亮的兄弟诸葛均。我家弟兄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诸葛亮是二兄。”刘备便问道:“那么,诸葛亮先生在家吗?”诸葛均回答道:“昨晚刚回来,今早又出去了。”刘备顿了顿,说道:“那么过几天我再来。请借给我纸笔,我给诸葛先生写封信。”写完信,刘备请诸葛均将信转交给诸葛亮,便回去了。

隆冬过去,便是新春。刘备找了算命先生,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38],斋戒[39]三天,沐浴更衣,命关羽、张飞收拾行装,再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劝刘备道:“那诸葛亮大概只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因此避而不见,兄长不去也罢。”刘备说道:“当年齐桓公拜见东郭野人[40],尚且前后去了五次,更何况我要见的是旷世奇才!”张飞说道:“不劳兄长大驾,我去将他绑到新野来。”刘备厉声说道:“周文王[41]拜访姜子牙尚且恭敬有礼,你怎敢如此无礼!”说罢,骑马上路,关羽、张飞不敢再劝,随后跟来。

在距离卧龙岗还有半里路时,遇到了诸葛均,刘备问道:“诸葛亮先生今天在家吗?”诸葛均说道:“昨天傍晚刚刚回来,将军可以见到家兄了。”说罢就走了。刘备与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岗,书童出迎,说道:“先生虽然在家,但正在睡觉。”刘备便命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待,自己随书童进门,站在台阶下等诸葛亮睡醒,等了很久都不见醒来,书童要上前通报,刘备说道:“不要惊动。”又等了一个时辰[42],诸葛亮才睡醒。

诸葛亮醒来以后,书童报告说刘备等候良久,诸葛亮说道:“既然有客来访,怎么不叫醒我?”说罢进内堂换衣服,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刘备见诸葛亮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guān)巾[43],飘飘然有神仙气概,暗自称赞。

二人分宾主入座,刘备说道:“请先生看在天下苍生的面上,为刘备指点一二。”诸葛亮笑道:“请问将军的志向。”刘备低声说道:“汉室倾颓,国贼当道,我愿为黎民百姓主持公道。”诸葛亮听了,说道:“曹操有百万大军,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不可与他相争。孙氏三代占据江东,又有长江天堑,将军虽然不可与他抗衡,但可以结为外援。荆州位置险要,将军是否愿意占据?益州沃野千里,国强民富,但刘璋昏聩无能,人人渴望明君。将军如果能够占据荆益之地[44],一旦等到机会,派两路大军从荆州、益州出发,攻取洛阳、秦川,天下百姓怎能不望风归附?将军如果能够占据荆益,定能兴复汉室,成就大业。”

说罢,诸葛亮拿出一个图轴挂在堂上,说道:“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将军可以让曹操占据天时,让孙权占据地利,自己占据人和。先占据荆州,再谋取西川,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然后进取中原。”刘备听了,豁然开朗,起身拜谢道:“先生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只是,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也是汉室宗亲,我怎能忍心夺取他们的基业?”诸葛亮说道:“我夜观天象[45],刘表很快就会病逝;刘璋不是立业之主,益州早晚必然归于将军。”刘备拜谢不已。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诸葛亮回答道:“我已经习惯乡间的耕种生活,不懂得处理世间俗事,不敢遵命。”刘备泪流满面,说道:“先生不愿意出山,天下苍生该依靠谁呢!”眼泪流下来滴到了衣襟上,把衣襟都沾湿了。诸葛亮见刘备情深意切,便答应了,说道:“既然如此,愿效犬马之劳。”刘备大喜,命关羽、张飞进来拜见诸葛亮。第二天,诸葛均返回家中,诸葛亮嘱咐道:“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得不出山。你要照看好家园田亩,功成之时我就回来。”说罢,便随刘备、关羽、张飞回了新野。

刘备自从得到诸葛亮,对待诸葛亮就像对待师父那样,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睡觉,整日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刘备时常在关羽、张飞面前称赞诸葛亮,说得到诸葛亮就是如鱼得水。关羽、张飞认为诸葛亮言过其实,实际上未必有大才,因此不以为然。当时,曹操听取荀彧的意见,在冀州修筑了玄武池,用于操练水军,准备南征,诸葛亮便派人到江东打探东吴的动向。

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继续招贤纳士,四方贤才闻讯纷纭而来,阚(kàn)泽阚德润、严畯(jùn)严曼才、薛综薛敬文、程秉程德枢、朱桓朱休穆、陆绩陆公纪、张温张惠恕、骆统骆公绪、吕蒙吕子明、陆逊陆伯言、徐盛徐文向、丁奉丁承渊、潘璋潘文珪等人,都投到了孙权门下。一时之间,孙权身边人才济济,势力日盛。

建安十三年春,黄祖部将甘宁投降江东,甘宁建议孙权尽早夺取荆州,以免被曹操捷足先得。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兵十万攻打江夏。周瑜与黄祖交战,甘宁、吕蒙舍命冲杀,黄祖大败,退守夏口。黄祖情知守不住夏口,便弃城而走,被甘宁追上,一箭射死。孙权占领了江夏,但担心孤城难守,便弃城退回江东。

刘表得知黄祖战死的消息,急忙请刘备到荆州商议,刘备与诸葛亮一同到荆州面见刘表。刘表准备起兵攻打孙权,为黄祖报仇,刘备说道:“不行。如果曹操趁机进兵,荆州就危险了。”刘表又说道:“我年老多病,你来协助我处理政事吧,等我死了,荆州归你掌管。”刘备惶恐不已,婉言谢绝。回到馆舍,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刘表对我有恩,我不能趁人之危夺人基业。”诸葛亮听了,对刘备佩服不已。

刘表长子刘琦担心住在荆州被蔡氏迫害,便求诸葛亮为他指点保命计策,诸葛亮不肯,刘琦反复哀求,诸葛亮才说道:“黄祖死后,江夏无人驻守,公子可以去驻守江夏。躲到江夏,就能避免杀身之祸。”刘琦称谢不已,向刘表请兵驻守江夏,刘表与刘备商议,刘备满口赞成,刘表便派刘琦去了江夏。

曹操召集文武幕僚商议攻打江南,命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兵十万攻打新野。荀彧说道:“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不可轻敌。”徐庶也说道:“刘备得到诸葛亮,如虎添翼,不可轻视。”曹操问徐庶道:“诸葛亮比你如何?”徐庶笑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能,神出鬼没之计谋,实在是当世奇才,我不敢与他相比。如果我是萤虫之光,他便是皓月之明。”夏侯惇说道:“如果不能生擒刘备和诸葛亮,我甘愿受死。”说罢,率兵奔新野而来。

得到夏侯惇率兵攻来的消息,刘备先召关羽、张飞商议,张飞说道:“兄长何必与我们商议?派‘水’去迎战吧!”说罢,就退出去了。刘备又请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道:“就怕关羽、张飞不听调遣。”刘备便将印信、佩剑授予诸葛亮,令他尽管调度。

于是,诸葛亮召集诸将听令,说道:“关羽率一千兵马,到博望坡左侧的豫山埋伏,见到南面起火,便杀出来焚烧曹军的粮草辎重。张飞率一千兵马,到博望坡右侧的安林埋伏。南面起火时,杀出来焚烧博望城的粮仓。关平、刘封率五百军士,到博望坡后侧等待,见曹军到来,放火为号。从樊城召回赵云,作为前部先锋,与曹军交战,不许败,不许胜。主公亲率一军接应赵云。”

张飞说道:“我们出城迎敌,军师却坐守县城,真是自在!”诸葛亮指指印信、佩剑,说道:“违令者斩。”刘备也说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们不可违背将令。”关羽对诸葛亮说道:“等你的计谋不灵,再来问你!”说罢就走了。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今天就率兵去博望山驻扎,曹军到时,主公就弃营而走,看到南面起火再回头冲杀。”刘备也依计而行,但心里也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于禁、李典等人来到博望,忽然刮起了大风,夏侯惇不以为然,下令全速进军。走不多远,赵云挡住去路,夏侯惇亲自与赵云交战,才打了几个回合,赵云就败走了。夏侯惇拍马赶来,赵云望见,调转马头又与夏侯惇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又败走了,夏侯惇又拍马追赶。一直赶到博望坡,刘备率兵接应,与夏侯惇交战,打了几个回合也败走了。夏侯惇愈发骄横,传令三军,连夜占领新野。

曹军继续前进,走到一片芦苇地里,李典见状,对于禁说道:“此处杂草丛生,而且又刮着大风,如果刘备用火攻,我军必败。”于禁听了,急忙赶上夏侯惇,说道:“此地道路狭窄,遍地芦苇,都督应该防备刘备火攻。”夏侯惇猛然醒悟,急忙下令撤军。话音未落,就见火光冲天,两侧的芦苇都烧着了,火借风势,越烧越猛,曹军大乱,自相踩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关羽、张飞又率兵杀出,曹军抵挡不住,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于禁、李典收拢败兵逃回许都去了。

诸葛亮收集得胜之师回到新野,上至刘备、关羽、张飞,下至新野百姓,都对诸葛亮拜服不已。诸葛亮料到曹操一定会亲自率兵前来,便建议刘备从刘表手中接过荆州,以便与曹操抗衡,刘备说道:“我宁死都不做这等忘恩负义之事。”诸葛亮只好作罢,整顿兵马准备与曹操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