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从它开始,历史小说正式登上文坛,并成为一大文学潮流,经久不衰。不仅如此,《三国演义》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历史小说,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于普通民众将小说中的世界当作真实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则被忽略。作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能树立如此威信,这在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罗贯中(约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山西人。少年时,他随父亲在苏杭一带经商,开始接触民间文学和戏剧。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满怀政治抱负的罗贯中投靠起义军张士诚门下,负责出谋划策,与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其他势力抗衡。这一期间,罗贯中与同为幕僚的施耐庵(《水浒传》作者)过从甚密,二人以师徒相称。张士诚刚愎自用,不纳忠言,逐渐走向衰落。罗贯中心灰意冷,便离开张士诚,闲居苏杭一带,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作为昔日仇敌的罗贯中,放弃了入仕为官的打算,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七十岁那年,罗贯中死于江西吉安。

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留下多部剧本和小说,大都取材于历史。《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它以陈寿所著《三国志》中记载的三国时期的史实为依据,结合民间话本和传说,生动地讲述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面,描绘了上千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形象,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

《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书中四十多次战争的描写,不仅场面雄伟壮阔,引人入胜,而且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据说,《三国演义》成书以后,很快就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视为军事教科书。

《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旧版本进行辨析和增删、评点,修改成如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我们这个精缩本,就是以通行本为基础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