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人生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得知老爹曹嵩和弟弟曹德等全家人惨遭杀害后,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当然也不排除有借机起兵吞并徐州的用意)。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三国第一大屠杀发生了,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来看,照样罪恶昭著、惨绝人寰。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陶)谦退保郯,(曹)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史书寥寥一百余字,记录了深重的罪恶与不争的事实(曹操屠城还有多次)。

第一轮大屠杀于兴平元年(194年)春天结束。停止屠杀的原因,不是曹操忽然良心发现要放下屠刀回头是岸,而是因为没有军粮了。任你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士兵们照样是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的。因此,曹操只好带着军队回到根据地兖州度春荒。

徐州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宁。这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短暂的安宁。

没过几个月,到了夏粮即将成熟的时候,可怕的曹操又卷土重来。

陶谦打不过曹操,只好满世界找人救命。

不用说,陶谦和大伙想到一块儿去了——想到了不久前见义勇为救过孔融的刘备。

陶谦不是傻子,他清楚曹操的军队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巾军,找一个平原相刘备救命还远远不够,他还满世界找别人。但前来救他的除了刘备,就只有青州刺史田楷了。

这一场战争,对陶谦阵营来说是抵抗杀戮的正义战争。

令人遗憾的是,有正义不一定就有胜利。

此时,曹操手下已是猛将如云,粗略统计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等人,另外曹休、曹真等几个年轻人正在茁壮成长。高级谋士有荀彧和程昱。此外,曹操已经收编了青州军,兵力更加强大。

当然,最可怕的是曹操本人。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论打仗用兵无人能出其右。

这时的刘备与曹操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但刘备还是来了,义无反顾地来了。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失败算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再大不了成仁取义。如果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以及一切的可能。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义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

刘备此去,是平生第一次对抗曹操,试图从曹操的屠刀之下救出陶谦和徐州百姓。

遗憾的是,刘备与陶谦、田楷合在一起三打一,却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操手下的青州军,是乱世中官军土匪化、土匪官军化的鲜明例证。青州军正是由当年陶谦赶出徐州的黄巾军组成的,是名副其实的“还乡团”,与曹操一样为着报仇而来。上下同仇,兵将同欲,战斗力极其剽悍。很快,曹操大军如蝗虫般席卷徐州,一路攻城拔郡,杀到了东海郡的郡治郯城(今山东郯城)。

不能再退了,郯城是徐州政府所在地。郯城一丢,徐州就大势已去。

既然来给人帮忙,就不能看着人家挨打不出力。刘备率军与陶谦的部将曹豹在郯城东边合力截击曹操,想给他来一个以逸待劳,希望能以此遏止曹操的攻势。

但战斗的结果了无新意,胜出者又是曹操。

刘备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曹操过招,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间悲剧眼看又要上演。陶谦、刘备、田楷,个个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都不是徐州的救世主。

历史的精彩就在于,时不时会有一些偶然在看似必然的时候出现,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改变历史进程。

就在徐州人民快要绝望的时候,历史再一次出现了偶然,让一个人意外地成了徐州的救世主。

这个人就是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