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后勤工作的诸葛亮,有点犹豫。

诸葛亮一向为人中正,办事稳妥。根据生活经验,有着这样性格优点的人,往往也有一个性格缺点——不敢冒险。

眼看前方失利,刘备在拿益州的全部力量作为筹码,与曹操进行一场豪赌,而对方的筹码只是一个汉中。

刘备如果输了就差不多输得精光,而曹操即使输了也伤不到元气。

诸葛亮以为,这样的赌博实在是太不划算而且太冒险了。

于是,接到调兵命令的诸葛亮,犹豫不定是劝刘备退兵呢,还是按照领导指示发兵。

便与身边的同事杨洪商议。

杨洪的一席话让诸葛亮茅塞顿开。杨洪指出,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夺取汉中关乎益州存亡,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对啊,汉中战役如此重要,还有什么犹豫不定的?诸葛亮立即坚定了信心,调遣预备部队和刚刚入伍的新兵支援前线。

刘备在调兵,曹操也没闲着。眼看战事进行了好几个月,进入相持阶段,双方杀得难分难解,曹操决定亲自前去会会这个老对手。

但已经是魏王的曹操今非昔比,再也没有当年在官渡战前忙里偷闲急行军一战打垮刘备的劲头了,一路进军十分缓慢。

当年七月曹操从邺城出兵,到达长安时已到九月。到长安之后,曹操并没有急着去见老对手,而是在这昔日的帝王之都停留了片刻。

请问片刻是多久?答案是半年。

曹操如此迟缓,倒不是一点也不担心前线,在长安街头优哉游哉看风景,而是事情实在太多了,除了管朝政、抓军事,还要写诗歌、搞经济,而且偏偏这时候南阳一带的老百姓跟他过不去,要造反。

老百姓造反,好办。曹操从黄巾起义时就非常有经验,一群活不下去的泥腿子,拿起几根破竹竿就想翻身做主,改变命运,做梦吗不是?只要派遣纵横天下的猛将精兵上去,三下两下就能搞定。

但这次造反的不只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还有南阳郡治所宛城守将侯音、卫开等人率领的军队。

军民联合造反不多见,原因一般不简单,《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是“南阳吏民苦徭役”(不只是民,还有吏)。曹操常年征战,地方税收太重、徭役太多,人民忍无可忍,终于揭竿而起。这样的形势下老百姓造反,不但能获得本地将士(他们大多数也是当地人)的同情,而且能同仇敌忾团结一心。

南阳的造反军民在猛将曹仁的镇压下,硬是坚持了三个月,还表达了归顺关羽的美好愿望。最后曹仁攻破宛城,在曹操的许可下,又干出一票耀武扬威、彪炳史册的屠城行动,全城男女老幼一扫而空。

这就是造反的榜样。看谁还敢造反?

在一些人眼里,暴力一直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却不知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是靠暴力解决不了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时靠暴力获得的胜利,已经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曹操在南阳平定造反之后,才从长安出发增援汉中前线。

此前曹操给前敌总指挥夏侯渊写去一封信,勉励夏侯渊将军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信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三月,曹操从长安兵出斜谷,进入汉中。

但曹操来得太晚了,一个多月前战事发生逆转,前敌总指挥征西将军夏侯渊,已经战死沙场。

干掉夏侯渊的是老将黄忠。

随着战事的进行,刘备后方军队源源而来,夏侯渊部队虽然精锐勇猛,却越打越少,越打越疲,逐渐收缩防线,固守阳平关。

刘备虽然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进攻汉中将近一年,不断损兵折将,却没有取得多少战果。

得到曹操即将前来的消息后,刘备更加坐不住了。连一个夏侯渊都搞不定,曹操大军再来,这仗还怎么打?

穷则思变。一种策略失效的时候,换一种策略往往能柳暗花明。

为应对更加残酷的战斗,刘备听从法正的建议,率精锐部队渡过汉水,沿山路南行,驻扎在定军山上,居高临下,威胁阳平关侧后。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是一句空话。正是这个策略,最终扭转了整个战局。

刘备占领定军山,是攻其必救。夏侯渊不得不与张郃率军出关扎营,被动防御。“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闪击将军夏侯渊很无奈,如今打的是“三月不动,六月坚挺”的阵地防御战。

留给刘备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曹操到来之前击破夏侯渊。领导的意志传达下去,将领们个个感到形势紧急,不是敌军亡,就是自己死。

动员大会结束之后,刘备连夜对山下的夏侯渊大营发动总攻。

刘备军能上的人都上了,摆出了群殴的架势。能用的武器也都用了,飞箭、连弩、扎马钉等刘备军的惯用武器自不必说,当时广泛使用的先进军事技术——放火,也再次得到运用。

这次刘备军主要是用火烧毁曹军大营周围的鹿角和栅栏。烧开这些防御工事,就能直接冲进营盘群殴砍人了。

眼看鹿角被烧,几面围攻,夏侯渊只好分兵抵抗,急忙命令张郃守卫大营东面,自己守卫大营南面。

刘备军奋勇进攻,志在必得。尤其是老将黄忠,抱着必死的决心,拿出玩命的劲头,身先士卒,短兵相接,杀向夏侯渊。战争描写极为简略的《三国志》,也特意记录了黄忠奋战的场面:

“(夏侯)渊众甚精,(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通过这些简短的文字,可以想象出金鼓动地、杀声震天的古战场,黄忠身先士卒,杀气腾腾冲向敌军主帅夏侯渊,双方将士杀成一团,兵器交接铿锵不断,长刀入肉钝声沉闷,战士被砍中的怪叫,喷薄而出的鲜血,夏侯渊奋死抵抗无力回天,身中数创临死前喉管里不屈的低吼……

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仗本身就是拼命,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时候,妙计奇谋、先进武器统统用不上,谁更狠谁就有更大的胜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不过是为了激发出将士必死奋战的决心而已,取胜的关键还是勇气。

老将黄忠就凭借冠绝三军的勇气,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以及曹操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只手扭转汉中战役!

正是这一仗中的出色表现与卓越功勋,投效刘备时间不长的黄忠才能被称为五虎大将,更是在日后分封前、后、左、右四将军时,挤掉实力派竞争对手赵云,光荣上榜。

此后长达一千年,黄忠成为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之后,老将出马的光辉榜样,在后世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