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绞圈房,有人认为这是年代久远的记忆,或是农村的故事,其实不然。在上海静安区海宁路780弄22、24、26号,还存留着一座绞圈房,并且是上海市区硕果仅存的一座双绞圈房(图4-12)。

这座绞圈房的主人原是吴越国钱镠第30世裔钱世德和钱大成父子,为避太平天国战火迁徙这里,在此以农耕为业。宅前的海宁路原是一条叫穿洪浜(又名川洪浜)的小河,于1902年填浜筑成海宁路。清光绪二年(1876)钱家在此建造了一座三进深的双绞圈房,也是入乡随俗,之后子孙繁衍,又在其南侧造了座二进深的绞圈房。前几年这里动迁,二进深的绞圈房被拆除,而双绞圈房,因为在2012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才终于幸免于难。

这座双绞圈房经过百年的风雨,之后又住进了“七十二家房客”,被分割成许多小房间,连前后客堂也未能幸免,但幸运的是基本格局被保留了下来(图4-13),双绞圈房的外观还能看清。我们要感谢热心文物保护的温举珍先生,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双绞圈房的俯拍照片,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如果说1991年褚半农先生拍下了第一张绞圈房的平视照,温举珍就是拍下了第一张双绞圈房俯拍照的人,这在手机尚未流行、相机也未普及、航拍更是闻所未闻的年代是十分难得的。因为,绞圈房只有用俯视角度拍摄,才能让人们欣赏到它别具一格的倩影。

海宁路双绞圈房东西宽20米,南北纵深34.6米,占地面积约为700平方米。墙门上醒目地挂着海宁路780弄22、24、26号三个门牌号,墙门间中有一间搭建房,但梁柱、斗拱依然可见,主梁上的官帽饰还可辨识。双庭心、双客堂还保存完好,客堂梁上双龙戏珠、八卦、木犀角等装饰清晰可辨,在这里依然可感受到本地老房子浓浓的乡土情结。

现在上海正在努力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温举珍先生在《海宁路绞圈房拍摄散记》中呼吁说:“这是市中心区硕果仅存的绞圈房,值得保护。倘若侥幸得以保护,辟建成上海绞圈房博物馆对外开放,与周边的吴昌硕故居、梁氏民宅、康乐里和均益里等整体连线,倒不失为文物保护的一大功绩,沪北又增添了一处江南文化热门景区。”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点子,我们热切地期望这能成为可喜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