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圈房作为上海地区本土老房子,是我国古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深植于绞圈房各个方面。
首先,从绞圈房选地择址方面来说,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历来重视地理环境,讲究朝向、位置、采光、通风和交通。旧时称“看风水”,现在是“生态环境”。因此造房大多选在靠山面河、林木葱茏之地。有山,易取其势,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鸟鸣果香;有河,利于捕捞,养饲家畜。上海位于冲积平原地带,无山可依,故绞圈房大多选在河流之畔、竹林之旁。有河流,既有风水之利,又有舟楫之便,同时兼顾安全性。所谓国有国防,城有城墙,宅有宅河。当年嘉定许氏老宅许家祖上以酱菜业为基业,腌成的酱菜就从宅后的小河里运出去,就此攒下第一桶金。若屋前无河或河流淤塞,也要合力开挖,尽力疏浚。我们踏访的郊区绞圈房,就大多有河有竹林,如浦东顾氏绞圈房、张氏绞圈房和嘉定华亭镇许氏老宅,浦东顾氏绞圈房早期宅河上还设有吊桥(图6-1)。
其实,宅后竹林也不是绞圈房专有,我国历史上就有在住宅边种植竹林的传统。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古代不少儒生好竹,常以“竹”命名自己居室,比如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水竹居”、宋代散文家王禹偁的“黄冈竹楼”(图6-2)、明代学者叶盛的“菉竹堂”等。
考证绞圈房后种植竹林的功能,归纳起来总共有以下三点:
一是陶冶情操的作用。竹,枝杆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虚心直杆,中空外坚,坚韧挺拔,宁折不曲,故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房舍与之邻,日常赏其倩影、仰其高风、品其气节、效其品格,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二是美化作用。翠竹四季长青、富有生机,枝杆参差,竹叶婆娑,种植屋边宅后,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增添活力。
三是实用功能。绞圈房后种植竹林,春天能吃到新鲜的春笋,粗壮的竹子能当晾衣杆,普通的竹子还能用来制作晾鞋杆、竹篮、竹筐、竹椅、竹榻等日常工具。竹林也是绞圈房戗篱笆的原料来源,砍下竹子,十字形剖开即可编成戗篱笆,自产自用。竹林也是百姓儿时活动的天地。
因此,绞圈房这种傍湖近河、宅后植竹的选址,很切合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绞圈房原住民朱骥德先生就说:“这样住宅周围有了环抱水流,凝聚天地的生气,可用水凝聚纳福于住宅中。住宅落成后,又在房前开辟花坛,屋后营造竹园,周边沿浜广种树木,构筑起自然与人文统一的宅院景观小区。绞圈房是上海这片土地上祖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它收藏着生态建筑的智慧、天人合一的哲思和诗礼传家的情感,传达出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遗产。”
其次,从绞圈房的米斗状造型来看,表现了我国“大而一统”的思想。
每一种民居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造型,如云南的高脚楼、福建的土楼等,绞圈房的造型就是米斗状(图6-3)。
绞圈房既有江南庭院的特色,又有滨海城镇的建筑特点。它四面有房,绞圈而建,左右对称,庭心居中。从平面而视只是一座低矮的宅子,好像没什么特色,但从空中俯视便可清楚地看到“绞圈”造型,整个建筑呈现一个巨大的米斗状,象征着家族日进斗米、兴旺发达、相互守望的美好愿望,整体画面温馨和谐,是一种很有设计美感的建筑式样。
我国建筑有庭院在内、房子在外的特点,即房子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正厅)为中心,次单元(两厢)围绕主单元,廊沿、步廊相连接,组成一座建筑。上海绞圈房就继承了中国建筑的这一传统。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使得室内、室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渡空间,富有生活气息。整个建筑不是杂乱排列,而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同时庭院周围的建筑相互关联。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体现了我国自周代以来宗亲和谐大一统的思想。
再次,从绞圈房的格局来看,反映了我国“敬祖尊老”的传统美德。
像样一些的上海绞圈房,都遵照我国儒家文化的要求,设立仪门(图6-4),如“紫气东来”“克己复礼”“克洽雍熙”等;在客堂次梁要持堂匾,如“知美堂”“承裕堂”“恒心堂”等;在墙门间要放祖宗的牌位,逢年过节要祭祀礼拜,以儒家礼教来规范自己的日常举止。正像从小成长在绞圈房的民俗达人曹琪能说的那样:“绞圈房内的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其关系为父母、兄弟姐妹、叔伯侄等宗亲关系,其祖辈是相同的,长辈的权力是至上的,绞圈房内人相聚而居,财产共同使用,族内祭祖迎神的活动男女老少一同参加,是血缘家长制的真实体现。而其内部的构造更是证明了伦理制的权威性,其构造层次分明,等级不可逾越。前埭墙门间居中,对应着后埭客堂,门对门、窗对窗,厢房对应着厢房;客堂为整幢绞圈房的核心,客堂东侧辈位最高,西则次之;门埭墙门间朝南靠东为大,朝西南为小。其余依辈分排定,强调了聚族而居要遵守的尊卑秩序。”
2019年春节前夕,浦东顾宅绞圈房就在承裕堂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新民晚报》曾以“绞圈老房喜迎五代同堂祭祖先读家训传承好家风”为标题,醒目地报道过该次仪式。可以说,在一座绞圈房里,沉淀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深藏着上海的民俗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