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举珍
1100年前,吴越国国王钱镠奠定了江山。为安国兴邦,奉行以民为本、保境安民、善事中国、尊宋称臣的国策,确保了一方的安定富庶。俗话说,“好心有好报”,钱氏家族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编就的《百家姓》中,以“赵钱孙李”起头,钱姓紧随皇姓赵氏之后,其后裔子孙遍布长三角地区。经1997年有关方面统计,上海有钱姓13万余人,位列全市第21位。
位于闸北区北站街道山西北路457弄61号的钱氏民宅,是一幢建于清末的宅第,当地人以前俗称“西洋房子”,这是一幢中西混合庭院式二层建筑,坐北朝南,占地336平方米。庭院东西宽15.5米,南北9.48米,占地147平方米,地面铺设花岗岩条石。庭院东侧是中西合璧砖雕门楼,南北宽3.35米,厚1.15米,通高4.9米。其门头及门墙左右构西式砖雕门饰,内外门额均有题额(字迹已损,不可辨)。主体建筑占地189平方米,东西宽15.5米,南北深12.2米,砖木结构,宅基高0.41米,有6.45米长三级花岗岩的石阶。红、青砖相间的外墙,窗檐和窗台甚至硬山平台檐口具置齿状的砖雕纹饰,楼下门廊面阔2间共6.45米,落地窗棂用彩色磨砂玻璃。西南角自上而下半亭式三菱面窗台结构(附图4)。二楼面南,中间为内阳台,房屋北部后间屋顶是平面晒台,而高高突出于东西两侧硬山墙的是一对壁炉烟囱。这对烟囱制作工艺精湛,昂然翘首天外。室内装饰的彩色拼花玻璃及马赛克地坪图案材料,均选自欧洲德国。保存完好的楼梯间、壁炉等构件木雕装饰精美。这是一幢较为典型的中西合璧民宅,宅址除前面庭院部分搭建简屋外,基本保留了原貌特征。
1841年,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上海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上海随之热闹起来,四方之人大量汇聚上海滩头。1853年,已在安徽广德安居十数代的吴越国钱镠第30世裔钱世德、钱大成父子,为避太平天国战火也迁徙来到这里,在此以农耕为业。那时,这里还是上海县高昌乡北部乡间,河流纵横,一派水乡风光。宅基南面一箭之地的海宁路,以前整条马路就是一条叫穿洪浜(又名川洪浜)的小河,直到1902年才填浜筑成海宁路。因此,如今的海宁路、河南北路与山西北路的交叉口的西北侧,分别称钱家头和钱家宅。清光绪二年(1876)钱家建造的双绞圈房老宅,三进深的本地墙门头如今还在,就紧贴西洋房子的南侧(附图5)。民国期间,钱氏族亲大都散居在海宁路北侧的石库门内,诸如海宁路774弄、780弄、808弄等。由于钱氏家族与会计业大家奚玉书家族有多重姻缘关系,钱氏还有多家居住在奚氏较集中的北海宁路沿线。甚至两个家族的宗祠也都在闸北,且相距不远,保存完好。
那时,这里远离上海县城,还隔着一条交通不便的吴淞江,故而土地很便宜,钱家人买了许多田地。10年后,随着1863年美租界的议定以及英美租界的合并,工部局又不断擅自越界建桥筑路,向闸北方向进行蚕食。租界当局行为猖狂,为了抢时间不惜工本,高价收购土地,因而这里的土地价格也随之疯涨。同时,这里的人口也因发展而急剧上升。
此刻,钱家改种田谋生的生存策略为建房出租谋生,建造了许多房屋。在钱氏家族中,购置田地最多的就数钱大成的孙子钱天明,他建造的房屋最多,其中就包括这幢豪宅。
豪宅建成,站在豪宅屋顶的晒台上骋目观望,周边崭新的石库门一排接一排,好不惬意。然而,好景不长,天不遂意。1916年的夏天,钱天明竟罹患盲肠炎,因未及时就医,盲肠穿孔后就一命呜呼了。只留下一女,无子承继。这名叫“赛珍”的女儿,嫁给书画家王一亭的侄儿。王一亭作保介绍吴昌硕租赁了钱家吉庆里的房屋。
两年后,钱天明的遗孀提出要领养一子,并给这个小孩取名叫“宏兴”。当族人得知要领养一个与钱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后都表示强烈反对,并告知其应领养近房侄子为子。但是,当时唯一近房侄子秋棋年已5岁,恐养不家(不亲近),未予接纳。已成养母的遗孀为了平息族人的怨气,给了胞弟(秋棋父亲)5000块银元,给了堂弟(族长兼地保)钱秀龙5间海宁路山西路口的平房。
谁知道,这个养子钱宏兴不争气,辜负了养母的一腔期望。长大后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恣情豪赌。抗日战争前夕,千万家产被他在赌桌上输个精光。为了还赌债,钱家不得已以5万法币将61号豪宅卖给梁氏。
梁氏是广东人,以经营南货和中药材为生,曾大发利市,积累了赫赫家产。他有6个孩子,1949年前,梁氏携妻带子远渡美国,留在大陆的只有大儿子、小女儿和照顾他们的梁氏胞妹及佣人。
作者简介:温举珍,男,生于1944年。热衷文史研究,数度系统踏勘上海全境的塔、桥、城、台、墩等古建筑遗存。1999年以来,应邀两度参与上海市文管会组织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上海分册》探访文物,撰稿文物辞条。本文选自闸北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闸北老建筑印痕》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