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刚
嘉定地区的绞圈房,习惯上称为“一绞圈”,两个绞圈则称为“双绞圈”,两个以上称“×埭进深”。目前嘉定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民居已是凤毛麟角,保存完好的绞圈房更是仅有4处,分别是华亭镇唐行毛桥村许氏余庆堂住宅、马陆镇戬浜大裕村徐氏积善堂住宅、嘉定工业区娄塘的陈氏住宅和娄东村的袁氏住宅。其中前两处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与保护价值。
徐氏积善堂,位于嘉定区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徐家堰村民组,始建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建筑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平房,绞圈形制,二进深,悬山式(东侧落檐已拆除),显堂脊,“文革”中灰塑损毁,小青瓦屋面(附图20)。
前埭三间房屋,正中为墙门间,穿过墙门间,回过身来能看到整幢建筑最精致的部分墙门头。这是一座锦衣架的仪门,屋檐歇山式,正脊是哺鸡脊,这是较为高等级的屋脊样式(附图21)。
垂脊的飞檐高高翘起,两垂脊前端都有泥塑,可惜已经损毁。上枋塑花卉,象征百花齐放、万物回春。下枋泥塑着“狮子滚绣球”,狮子为古代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瑞兽,绣球是用纺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寓意吉祥喜庆,同时也是作为守护装饰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两边倒挂花篮柱头,中枋置字碑,楷书“增荣益誉”额,形体方正,隽永秀丽。学而优则仕,是过去耕读人家光宗耀祖的愿景与理想,正如孔子所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门楹所雕刻的“鲤鱼跳龙门”,则是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与题额相互印证,更是过去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中枋和下枋兜肚内的泥塑已经损毁,留下的是两侧的如意钩,简单却又繁复。科举考试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读书学礼仍是我们增加知识面、品味真善美、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必经之路。下枋为如意钩,而精致细腻的装饰在内,展现了嘉定人内敛质朴的品格。
穿过已经铺设水泥的天井往里便是正埭,分为客堂间、东次间和西次间。客堂七路进深,23豁,正桁的正中镶嵌着铜皮制作的中科,那是一个三联的方胜组合,三个菱形压角相叠组成的图案或纹样。胜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通常寓意为吉祥如意。两端还压制成“瓶升三戟”的图案,同样寓意着官运亨通、平升三级。在每根桁条与柱子的连接处还镶有机头,雕刻着“如意铜钱”与“瓶升三戟”,简约而不简单。
客堂两边是蝴蝶门,蝴蝶门上方的夹堂板,雕刻着扇面的图案,体现了读书人恬淡的品行。正埭的屋脊为显堂脊,中间泥塑为状元游街,两端瓦箍头为寿桃,寓意长寿吉祥。
嘉定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较少采用夸张的装饰艺术,大多素面朝天。建筑装饰一般在房屋外部是看不到的,故而在嘉定只有当你成为座上宾,在客堂间落座时,一眼望出去能看到的装饰便是整幢房屋的精华之所在。质朴内敛,不显山露水,是嘉定人浸润了800年教化所拥有的独特浓厚的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