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22日,一次代号为“迪克西”的军事行动在罗斯福总统和美国政府的一再敦促下终于付诸实施了。
“迪克西”——是美国对其南北战争时期南部反叛各州的称呼。在美国人眼里,延安也是对重庆的反叛,也像当年的“迪克西”那样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载着诙谐快乐的包瑞德上校一行九位美国军官的C-47型运输机从烈日熏烤的重庆起飞,在强大的海洋季风的推动下,一路顺风地飞越莽莽的秦岭山脉。飞机在西安稍事停留后,又向北飞去,此时,从飞机上往下看,是一片黄土丘陵,这满目黄土似乎要比江南的绿水青山粗犷豪放得多。
当飞机在延河滩上平整出来的机场上降落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为首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
周恩来走上前来握住了包瑞德上校的手:“我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周恩来眉宇之间透出的英俊干练的外交家气质,使包瑞德上校受到感染,他嘴里吐出了一大串的中国客套话,还不住地向欢迎的人们打着拱手致意,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延安的军民顶着烈日围满了机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到来,在他们好奇的目光中,包瑞德和谢伟思仿佛感到生活在这里就像已倒回去了许多年代一样,这些黝黑发亮的陕北农民们的脸膛上自信,豪放、纯朴的感情是真挚的。那些穿着大概是世界上最简朴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拥上前来替这些快乐和蔼的大鼻子军官们提行李,既热情又适度。
谢伟思不住地向欢迎的人们招手致意,他回过头来对身边的卡斯伯格少校医官说:“你注意到没有,这里的人们是自信的,友好的。”
卡斯伯格少校一边忙着举起相机拍照,一边说:“而且看不出当官的与老百姓有什么区别,军队和老百姓关系也很亲密。”
周恩来把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介绍给他们,这是一串多么响亮而传奇的名字,他们是:憨实而慈祥的红军之父——朱德,有大将气派的彭德怀、精明强悍的林彪、举止潇洒相貌英俊的叶剑英、稳重幽默的聂荣臻、豪气十足的陈毅……
派给他们的翻译黄华,质朴得像是陕北的农民,而工作人员陈家康腼腆得像个大姑娘,完全还像是一个北平城里的青年学生。
在这些美国军官们的眼里,延安人的个人的印象完全为一个整体的印象所代替。
周恩来把美军观察组的军官们请上一辆卡车,周恩来爽朗地说:“真对不起,这是我们延安唯一的交通工具,我们现在只有这么一个条件。”
在谢伟思看来,这些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人们将来不仅会有体面的汽车,而且还有这个国家,因为他们和中国人民是站在一起的。
延安的外事招待所,是一排十分简陋的窑洞,窑洞里只有一张方木桌,一两把笨重的木椅子,每人一张床,这里没有地毯,没有盥洗室,一切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这些肩负着特殊使命来到延安的美国军人却有一种宗教般神圣的感觉。
信号兵多姆克上尉和惠特尔赛上尉在八路军报务人费的协助下,满头大汗地把电台架设好,向重庆发出了一连串的信号,报道了平安到达的消息。
延安7月的傍晚,晚霞已经升起,凉风吹来,散发着一天的暑热。美军观察组的成员在黄华和陈家康的陪伴下在山道上散步。陕北高原夏夜的凉风里带着熟透了的庄稼的气息,扑向这些远方来客。
晴朗的夏夜,星空下的延河边上响起了他们快乐的歌声:
“……
我愿在南方的棉花地里,
那儿有永不忘的过去的岁月,
……
迪克西,好哇!好哇;在迪克西兰,
我将坚持生活和死在迪克西,去吧,
快到南方的迪克西去吧!
……”
延安,这个中国的“迪克西”,完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这些美国人的面前,他们对这里追求探寻的结果将会影响整个中美关系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