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梅花开喜迎新春,

闻听说大英国来招工人,

修铁路保马路整理房舍,

绝不派战斗事扛枪当兵……(1)

经由山东威海卫向海外输出华工,并非今日始,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初,英殖民地南非矿业开发面临大发展的机遇,英国商人纷至沓来,一时间南非开发热越烧越旺。随之,劳动力资源不足而制约着矿业的开发。于是,精明的企业家便把劳动力市场转向远东中国市场。相比较之后,最有利可图的是威海卫市场,比当时的香港更具有开发价值。利润一旦达到一定比例,便可以驱使许多人去冒险。何况威海卫是一个没有风险的地方。

1904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维瓦特斯兰矿业协会组织精干队伍,来威海卫进行为期十几天的考察之后,与威海卫英国洋行签署联合招募华工和在威修建华工营的合同,并迅速付诸行动。此事获得英驻威海卫行政长官洛克哈特的大力支持,他亲自到济南去拜会山东巡抚杨士骧,以求得在山东境内招工得到官方支持,很快便打开了通过威海卫招收华工的局面,当年就有2000多人被运到南非德兰士瓦金矿做工,并有几百名华工被运往日本统治下的韩国去打工。

1907年,威海卫殖民政府又把这种劳务输出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海参威、苏门答腊等地。之后,一直时断时续地延续到一战爆发之前。

在威海卫北大营,短短几天内发生的巨大变化简直连华工们自己都难以置信。他们除了享用免费供应的上等饭食,穿着统一配发的制服,剪掉跟随自己多年的辫子。更为新鲜刺激的是,他们已经开始接受初步的军事训练,要永远告别过去那种自由散漫的生活。

因为华工是直接在前线为协约国军队服务,他们不仅要接受军事化管理,还必须由英国教官带领,在北大营海边的沙地上,进行严格的队列和行军训练,每天早晚分别操练军事技能两小时,出操、跑步、走队列、紧急集合,军事体能训练、武器使用,一样少不了。

北大营里的训练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发美尔在他的第一次训词中就明白无误地告诫每一个中国人,半个月军事训练结束后,有资格留下的,才是大英帝国需要的合格华工。

从那以后,宽阔的大操场上每天打太阳升起到残阳西下,几乎是片刻不停地响彻着英国军官的口令声、呵斥声、军棍击打在华工身上的“噗噗”声,以及挨打者惊心动魄的惨叫声。

在最初四五天时间里,几乎所有华工都被训得走起路来趔趔歪歪,解大便也没法蹲下去。但是,为了不被赶出北大营,能够吃上这碗难得的洋饭,挣上多得来连他们想也不敢想的洋钱,再大的苦,他们也只能心甘情愿地咬紧牙关挺过去!

更要命的是英国教官除了在训练场上的严酷要求,还制订出许许多多让中国人很难适应的规矩。

英国军官在中国士兵眼中既是上帝,也是魔鬼。他们给中国人提供了好得来令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生活条件,可是,他们在中国人面前时时事事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却让人无法忍受。

比方说,像吐痰这样的小事也明确地写进了内务条令之中:随地吐痰,违者责打5军棍;罚银5元。

英国人不单严管中国人的嘴巴,甚至对中国人的肛门也决不放过——洋人也讲究得真是太过分了,连供士兵们拉撒的公共厕所也修造得比中国大户人家的客厅还干净——条令规定:大小便后一律要冲洗便槽,违犯者处理与随地吐痰者同。

中国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和城市贫民,随地吐痰、到处拉屎撒尿习以为常,就连揩屁股自小就从来不知道要用什么手纸,竹片儿、土坷垃凑上去顺手一刮拉,也不管干净不干净就了事。祖祖辈辈都这样儿过来了,中国人不照样活得精精神神,活蹦乱跳,有模有样,可偏偏到了英国人这儿,就绝对不行了。

拿如此苛酷的条件来要求随心所欲惯了的中国人,这不是存心和咱们过不去吗?

当然,不少条令华工也是能够心悦诚服接受的,比方说保持宿舍、饭堂、操场的卫生,袜子、**要经常换洗,每天早起必须洗脸刷牙,穿着必须整洁。还有吃饭时严禁大声喧哗,吃多少拿多少,不准浪费粮食等等。华工刚入营的时候,违犯各种条令者如过江之鲫,英国人毫不留情,依照条令,有多少收拾多少,一律严惩不贷。

被罚得最惨的,是从威海卫当地招来的农家子弟潘憨子,还不到半个月,他当众被扒下裤子打了4次屁股,月银不够罚,把下月的也提前垫罚了5块。潘憨子拉屎撒尿加吐口痰丢了大把银子,心痛得差点一头扎进大海。众人都知道他家里穷,因为他每个礼拜天从早到晚忙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往家里担粪,一路上健步如飞,上午两担,下午两担。他是中国人里个头最高最大的一个,体壮如牛,力大无穷,饭量也特别惊人,别人一顿吃两三碗,他狼吞虎咽,能吃五六碗。

打小,潘憨子整天最惦记着的就是怎样填饱自己的肚子。他家住在离北大营五六里地的羊亭村,父亲除了做庄稼,也是乡间响器班子里的唢呐手,但凡有红白喜事,便带上他去挣几文小钱花花,他也偶尔能吃上一顿饱饭。

所以对他来说,能当上华工,就犹如从地狱登上了天堂。

潘憨子第4次被罚后悲痛欲绝,没想何玉中却主动送了20块银元给他。

有如此贵人相助,潘憨子当即就伏身倒地给何玉中磕头。

何玉中一把将他拉起来,豪爽说道:“无须如此,我一个人每月挣那么多银子,营里伙食又好,没啥用度,大家能聚在一起漂洋过海,也是缘分,相互帮帮,不过分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