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

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

——《题画》

霜落飘飖,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短歌行》

唐氏兄弟长成少年,婚配的问题马上产生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是极为缺乏的,我们只知道伯虎大约十九岁时娶妻徐氏,其弟子重,娶妻姚氏。由于其时伯虎已入府学,并且受到吴中诸耆旧的推重和游誉,婚配当然脱离了商界。徐氏是徐廷端的次女,出身读书人家。伯虎婚后的生活是和谐的。《唐伯虎全集》卷一中有《失题》一首,中有句云:“夫妻八尺床,风雨一双屩。于人无忮求,于世无乞索。”我以为就是叙说他与徐氏的婚后生活的。清寒贫苦而甘为淡泊,人丁缺乏而相濡以沫,所以诗的末尾说:“君能知此趣,吾诗所以作。”

然而好景不长,令人“怅怅”的青春时代刚刚过去,温暖安定的婚姻生活刚刚开始,死亡的阴影就笼罩着寒素的唐家。先是久病的父亲唐广德去世了。临终之时,唐广德还对年幼聪慧的小女儿放心不下。作为长子,而且是府学生员,唐伯虎须担当起家事的重担。他自己说:“迩来多故,营丧办棺,备历艰难,扶携窘厄。”(《祭妹文》)这中间有精力上的困倦,也有经济上的窘迫。

既然命运将唐伯虎推到了家长的位置,他也就打点精神,勉力为之。在自己因操劳过度,大病了一场之后,他主办了小妹的婚事。

然而,妹妹的出嫁似乎没有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福祉。接着,伯虎的母亲去世了。

再接着,出嫁的妹妹偏偏遇上了不善良的丈夫,心情抑郁苦闷,加上身子本来就单薄多病,不久就死去了。对于小妹的死,伯虎是很悲伤的,他写了一篇情深意挚的《祭妹文》,一抒自己的“支臂之痛”。他在文中说,生死本来是人之常理,没有谁能够避免。如果是年老善终,就只会归结为天意,而不会为之感到冤枉,隐然疾痛之心,也会久而渐释。但妹妹偏偏年纪轻轻的就命赴黄泉,自己的悲伤什么时候能够释解呢?

再接着,徐氏夫人也病死了。几本有关唐伯虎的记叙都说他只有两娶。“最有力”的根据就是祝枝山《唐伯虎墓志铭》所说“配徐,继沈”。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伯虎晚年娶妻沈氏是无异议的,但是如果沈氏之前伯虎只有一个妻子的话,那么唐伯虎《与文徵明书》中所说的“夫妻反目”,尤侗《明史拟稿》所说的“尝缘故去其妻”,都是指的徐氏了。但这样一来,又如何解释《唐伯虎文集》中的《伤内》诗呢?伯虎此诗凿凿无误地哀悼自己的亡妻,应该是最可信的材料,而极有可能的是因为继室不贤,夫妻不睦,继而休逐,所以祝枝山的《唐伯虎墓志铭》就不予题记了,“为尊者讳”,这也是墓志铭一类刊石文字的惯例。

对于徐氏的病故,伯虎是很悲痛的,《伤内》诗云: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诗中说,我悲伤得外出也迷失了道路,恳切思念之情又何从送达呢?晚上月亮照在空****的屋里,白天阳光又照耀着周围环境,我注视眼前景物,回忆起往日情景,心动魂悖,不能自已。

父亲、母亲、妹妹、妻子,相继病殁,人生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用伯虎的话说:“夙遭哀闵,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姻嫁,察鸡豚,持门户。明星告旦,而百指伺哺,飞鼠启夕,而奔驰未遑。”(《上吴天官书》)

文中的“百指”,指的是十口之家,伯虎说自己整天家累操持奔走。这些都发生在弘治七年(1494)唐伯虎二十五岁以前。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夜读》

亲人接二连三地亡故,使年轻的唐伯虎深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无情和迫近。生活促使他进一步思考生命问题,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他原本存在的“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经过身边这些亲人的一一离去,他对“生命短暂,及时行乐”这一残酷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他想到人的肉体既然如此容易消亡,何不托化为不朽之功业呢?遂产生了求取功名、一展抱负的进取愿望。他二十五岁时,回顾近年生活的惨痛,曾写有《白发》诗:

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愈度,荣卫岂及衰。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看到头上早生的白发,联想到亲人的去世,伯虎感到了死亡的迫近,这是人类永远不能超越的大限啊!然而,年轻的生命力和洋溢的才华又激发他奋起抗争,乘壮时求取功名,不屈服于命运。及时行乐与追求功名,这是对待死亡威胁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青年唐伯虎的人生观的内在矛盾。以后,他经过科场冤狱,仕途无望,继室又离去,建功立业之念灰飞烟灭,及时行乐的思想于是发展为他的人生观的主要方面。

要追求功名,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依明代的制度,已经是府学生员的唐伯虎,以后要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明代称乡试为“大比”,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乡试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经过乡试考中举人后才能参加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的会试。经过会试考中的贡士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眼下,唐伯虎要参加的是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应天(今南京)的乡试。他必须在三四年内很好地准备功课。

说到功课,明代的乡试、会试,专取四书及五经命题。其文略仿宋代经义,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这种文体称为八股文,亦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股文格式严谨拘板,内容限制狭窄,无论对个性、对感情的抒发以及形象思维,都是很大的束缚,因此,往往为一些古文学家所不齿。伯虎生性豪放狂宕,对古文及唐诗宋词又极热爱,且钻研极深,当然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功课,加之在情绪上还没有从丧亲之痛中解脱,所以伯虎在复习功课上显得心不在焉。弘治十年(1497)的一天,祝枝山规劝他说:“你想要完成先人的愿望,应当权且从事时文课业,如果一定要依着自己的兴趣,那么就可以脱下秀才衣巾,烧掉科举书籍。现在你徒然挂名府学,但不去看功课书,这是为什么呢?”

伯虎答道:“好。明年正是大比之年,我且试用一年的精力攻读,如果达不到志愿,就丢弃功名算了!”

于是,唐伯虎说到做到,闭门读书,也不与朋友来往,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攻读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由于文字资料不多,我们只能从他的一两首诗词和祝枝山的《唐伯虎墓志铭》中揣想其大概。

唐伯虎主要攻读四书五经,练习作八股文。他的学习方法很特别,不去找时辈同学讨论研究,只是自己将以前用心读过的《毛诗》与四书,再从头攻读,从中化用成典,练习作时文。《唐伯虎全集》现存制义共十七篇,内容当然无可取,但用八股文的眼光来看,还是颇见功力的。他作有《夜读》七律一首,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段的攻读生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全诗明白如话,对衰老迫近的恐惧,对博取官职的向往,溢于言表。诗意当然稍嫌庸俗,只是五、六两句放诞不羁,活脱脱露出了一派才子本色!

无疑,在闭门准备科举考试的这两年里,唐伯虎的头脑中追求功名的欲念是急剧膨胀的,而及时行乐的思想却被压抑着。《唐伯虎全集》卷五有一篇《上吴天官书》就是一篇干谒文字。按古代的习惯称呼,天官是吏部官吏。吴天官大约也是苏州人,所谓“瞻桑仰梓,得俱井邑”。伯虎在这篇书信中诉说了自己的困苦无援,将天官大大地吹捧了一番,最后,“谨录所著执贽”,将自己的作品呈上,希望得到天官的赏识和游誉。当然,这是求取仕进者的“传统手法”,古之贤豪如李白、韩愈等都未能免俗,但也说明了唐伯虎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倾向。试读下面所引《贫士吟》十首,却看不见为人们所熟悉的风流倜傥的唐解元,出现的只是被《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嘲讽的“禄蠹”:

贫士囊无使鬼钱,笔锋落处绕云烟。

承明独对天人策,斗大黄金信手悬。

贫士家无负郭田,枕戈时着祖生鞭。

中原一日澄清后,裂土分封户八千。

贫士居无半亩廛,圮桥拾得老人编。

英雄出处原无定,麟阁勋名勒鼎镌。

贫士舆无一束薪,腰间神剑跃平津。

辕门一出将军令,万灶貔貅拥后尘。

贫士庾无陈蔡粮,撰成新疏凤鸣阳。

明朝矫发常平粟,四海黔黎共太仓。

贫士衣无柳絮绵,胸中天适尽鱼鸢。

宫袍着处君恩渥,遥上青云到木天。

贫士园无一食蔬,带经犹自力耘锄。

讲筵切奏民间苦,豳俗烹葵七月初。

贫士瓶无一斗醪,愁来拟和屈平骚。

琼林醉倒英雄队,一展生平学钓鳌。

贫士灯无继晷油,常明欲把月轮收。

九重忽诏谈经济,御撤金莲拥夜游。

贫士门无车马交,仰天拍手自吟嘲。

声名举借时人口,会见清时拔泰茅。

贫士一无所有,而一旦身跃龙门,就什么都有了,不仅自己丰足,而且泽及于人,出将入相,作威作福。漫画式的幻想,幻想式的漫画,真正是一枕黄粱再现!

当然,《贫士》十首是勤读经书、苦练八股的唐伯虎于头昏脑涨之际萌发的非非之想。但难能可贵的是在追求功名、热望仕进的同时,他也本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比任何时候都更留心国事,关心民瘼。当时吴县县令赴京陈事,吴县士绅在野外旗亭设帷帐备筵饯别。伯虎是府学生员,又是当地有名的少年才子,因此他也参加了这次饮宴,席上他写了两首词,表现了自己关心民瘼、系念苍生的情怀,是《唐伯虎全集》中不可多得之作。

天子睿圣,保障必须贤令。赋税今推吴下盛,谁知民已病!

一自公临邑政,明照奸豪如镜。敕旨休将亲侍聘,少留安百姓。

(《谒金门》)

君王意在恤黎民,妙选英贤令要津。金字榜中题姓氏,玉琴堂上布阳春。 歌梓道,上枫宸,青骢一骑涨黄尘。九重夜半虚前席,定把疲癃仔细陈。

(《鹧鸪天》)

大概这位吴县县令是位好官,故而伯虎颂扬他政简刑轻,无为而治,地方安定,请求皇上不要将这位县令调京,让他再留任一段时间以安抚百姓。如果说,这还算是饯别词的套话的话,那么下面两点就颇有骨骾了。一是指出“赋税今推吴下盛”。苏州是当时丝织业中心,工商业发达,自然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苛重的征税和勒索的重点。朝廷派出提监织造,到处设立税所,强行加征。他们强要织户每张织机交税银三钱,新织的缯帛每匹纳银三分,才允许出售。又分别在水陆要冲设置关卡,滥征过往商税。加之苏州常发水灾,人民忍饥挨饿,生活尤其困苦。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唱道:“四月水杀麦,五月水杀禾。茫茫阡陌殚为河。杀禾杀麦犹自可,更有税官来杀我。”伯虎在词中直指赋税之重使得“民已病”,揭露了封建弊端。二是希望吴令能为民请命。《鹧鸪天》结尾“九重”,指代皇帝。“夜半虚前席”,为垂询意见之意。前席,向前移动坐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汉文帝接见贾谊时,“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疲癃”,老病之状。这两句意思是:要是皇帝向你询问,请一定将民间的疾苦详细陈述。唐伯虎生性率真正直,卑微的出身和坎坷的生活道路使他可能接近下层群众,体察民间疾苦。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发而为诗词,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说,追求仕进与关心国事民情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关心国事民情与人微言轻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而在这一时期,唐伯虎头脑中报国无门之情油然而生,他写了一篇《惜梅赋》,用优美的语言,创造出一种特殊的音调和气氛,使读者沉浸在一片怨愤凄绝的淡淡的香雾之中。因文属赋体,为便于阅读,谨语译于下:

县衙的庭院里有几棵梅树,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植的。树影稀疏,覆盖一方;暗香飘浮,传播数里。经历着雨雪的侵凌而更加繁盛,承受着明月的照耀而越发奇丽。然而生不得其地,庸俗的事物混杂在它幽娴的姿影周围:前边是衙吏办事的地方,嘈杂而忙乱;后边是关押囚犯的牢狱,传来囚徒悲泣呻吟的声音。虽然梅花本身对这种环境还是能适应的,但按人的意思来考察却并非相宜。既不能够作为美好的果实贡献于商朝的炊器,也不能够作为微薄的犒劳贡献于曹魏的军队。既不能够将孤傲的树根寄托于绿竹之间,又不能顺应疏懒的野性生长在水边。为未遇到喜爱梅花的驿使而惆怅,听见频频吹奏《落梅花》的羌笛而惊醒。只恐怕容易到飘零的时候,虽然姿态清绝又有什么办法呢!别人还以为这些梅树生长得不是地方,劝说我将它们砍伐。唉呀!我听说过美好而祥瑞的幽兰,因为对着门户生长,就遭到夷除。这是古人的缺点,我想仁者不会这么做的。我曲折地绕行几步,借梅树下的一席之地,对着它寒艳的姿影而饮酒,嗅着它清远的香气而赋诗,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寥寥数百字,却敏感地记录了一个存在于心灵之中的佳境。无疑,所生非地的寒梅就是身处劣境的作者的生动写照。“既不得荐嘉实于商鼎,效微劳于魏师”,上句出于《书经·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高宗命傅说做相的比喻之辞。梅酸,盐咸,作调味品,比喻傅说为国所需。下句用曹操行军时“望梅止渴”的故事。两句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书生要报国,首先要取得科举胜利。为了在困顿中燃起希望之火,弘治十一年秋天,唐伯虎终于踏上了应试南京的征途。动身的时候,伯虎想得很多,他想起了当酒店业主的父亲的期望,想起了早死的可怜的妻子和妹妹,他还想起了早两年自己曾写了封信给文林,文林读后觉得文字奇伟,将信给刺史曹凤看,曹凤大为惊奇,叹道:“此龙门燃尾之鱼,不久将化去。”(阎秀卿《吴郡二科志》)自己果真是一条化龙之鱼吗?在南京,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呢?

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

——《风雨浃旬……奉寄孙思和》

弘治十一年(1498)秋,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据《明史·选举志二》,顺天(北京)乡试称北闱,应天(南京)乡试称南闱。南京正是南闱,即明朝江南科考举人之地。伯虎生性豪宕,除了参加科举考试外,还畅游了南京的名胜古迹。

南京,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三国吴称建业,晋称建康,明改为南京。据说蜀汉诸葛亮观察南京形胜,长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览》卷156引晋张勃《吴录》)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均建都于此。这些历史陈迹,当然加深了唐伯虎的兴亡之感。而当时南京的繁华,商店林立、酒楼栉比,又给性好冶游的唐伯虎带来了新鲜的刺激。南京佳丽云集,以有明一代号称极盛,故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谈者据为乐土。据余怀《板桥杂记》记叙,明代南京妓女分为三等,分布于南市、珠市和旧院三个区域:“南市者,卑屑妓所居;珠市间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在焉。”而秦淮河两岸河房则更为风流薮泽,真是山温水软,风月撩人,一河脂粉,两岸笙歌。南京冶游,最时兴携名妓乘画舫以游秦淮。每年自夏初至仲秋,秦淮河水涨波**,常有游船数百,震**波心,清曲南词,十番锣鼓,腾腾如沸,各擅所能。一到夜晚,则烛笼炫耀,倩妆倚栏,桨声灯影,声光缭乱。这些画舫名妓多以吹弹歌唱为能事,或歌南曲,或唱小调,合以丝竹鼓板,五音和协,豪迈者令人吐气扬眉,凄婉者亦足以销魂落魄。知音者或于酒阑时倾慕再三,必请妓女重唱一二,而客也歌而和之。唱者以知音互赏而忘倦,听者也以雅会难逢而忘返(见武舟《中国妓女生活史》)。乡试分三场,八月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考试之前,那些应试的生员忙于复习,当然无暇亦无心冶游,而一旦考完出场,考生们大多呼朋聚侣,勾栏买醉,追歌征舞,借以放松积年来紧张的神经,满足自己的声色之欲。唐伯虎旅食南京时,也于试后参加了很多文酒之会和声色之游。

有一次,在一位士绅家,文士云集,大家有感于南京繁华,命题作《六朝金粉赋》。唐伯虎笔不停挥,用流丽妩媚的行书首先写成。大家围观诵读,当读到“一顾倾城兮,再倾国;胡然而帝也,胡然天”这几句时,啧啧称赞,叫好不迭。秋榜未放,而苏州才子唐伯虎的大名早已传遍了南京城。

当时,南京有一个妓女能够作诗,常与文士结交,也常参与文酒之会,有“诗妓”之称。她听说苏州生员唐伯虎风流俊俏,诗画全才,十分倾慕,却又无缘与伯虎结识。伯虎知道后,故意穿上破敝的衣服,装出一副落魄寒酸的样子,从那个“诗妓”的画舫前穿过。这时“诗妓”正凭栏顾盼,一见伯虎那瑟瑟缩缩的样子,禁不住嘲讽地一笑。伯虎是何等聪明之人,早已窥见“诗妓”庸俗的内心世界,于是扬手对她说:

“倚楼何事笑嘻嘻?”

“诗妓”果然出口成章:“笑你寒儒穿布衣。”

伯虎续云:“锦绣空包驴马骨,那人骑过这人骑。”吟罢仰天大笑而去,“诗妓”满面羞惭,半晌都动弹不得。(见《风流逸响》)

当然,这是嬉笑怒骂之类,算不上艳遇。伯虎应试南都确有真正的艳遇,并且后世也传为奇谈。考前的一日,伯虎偶然出外走走,经过一座小楼,楼上珠帘卷处,有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向他注目。也许是在哪一次文酒之会中听过伯虎吟诗唱曲,也许是在邻舫隔舱见过文士们向伯虎围拥索画,这少女认出了楼下驻步的书生就是思慕已久的唐伯虎。伯虎也惊羡少女的美艳,四目相见,情愫已通。原来这少女是某指挥使的千金,她久慕伯虎才名,岂肯将机会放过?但她也知道伯虎是应试生员,试前功课甚紧张,于是暗写手书,嘱使女送交伯虎,约他八月十五日试毕后,半夜前来赴会。伯虎得信大喜,藏在箧中。过了几天,伯虎偶然外出,他有个朋友不经意翻动他的箱箧,猛地看到了这封信,即将信藏了起来。等到八月十五日考试完毕,这个人设下计谋,请来很多宾客,强拉着伯虎喝酒。伯虎坚辞不脱,你一杯我一杯地被灌醉了。于是他的这个朋友就假冒伯虎,前往女家赴约。半夜,他与少女相会,正在欢乐时刻,被少女做指挥使的父亲觉察,一怒之下,将男女两人都杀了。等到唐伯虎急急赶往女家赴约,在半路上听见人家纷纷传说,某指挥使家发生奸情,作奸男女均被杀。伯虎听后大惊,慌忙躲避了。(见《唐伯虎轶事》卷二)

唐伯虎应试南京偶逢艳遇是一奇事;因偶然的阴差阳错免了幽会之祸,又是一奇事;南京之行不仅幸免于难,而且高中榜首,更是一大奇事。弘治十一年应天乡试放榜,唐伯虎得中第一名解元。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招待考官及新科举人,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着实热闹了好几天。江南乡试解元,在科举场中是“含金量”很高的,因而具有很高的荣誉,得到这个荣誉就表示他立刻变成全国第一流的文士和名人了。

当时阅卷者有洗马梁储,他看了唐伯虎的试卷后,叹道:“难道士子中还有这样的奇士吗?今科的解元就在这里!”放榜后,梁储回到京城,在一次宴会上,对将于明年总裁会试的詹事程敏政说:

“我在南都取录了一批明年可来京师的人,其中唐寅为最,他才华横溢,其实应天乡试解元还不足以表现他的大才呢!请您将来奖掖他。”

程敏政说:“我早就听说了,唐寅是江南奇士啊!”

于是,梁储就将伯虎的文章呈献给程敏政,程敏政也非常赞赏他。这样一来,在参加会试以前,唐伯虎的才名早已传遍京城,声誉鹊起,成了达官贵人竞相拉拢的对象。

虽说伯虎受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影响,看不起举业,但虚荣和苦学求仕的成功感却使他对这种世俗的荣誉欣喜不已。在他的印章当中,有一方阳文印“南京解元”,还有一方阳文印“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扬扬得意,眼空一世,即使在他后来遭受科场冤狱、绝意仕途时,也念念不忘打在画上;又有一方阴文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所谓“第一”,当然也暗指这次江南乡试第一。凡此种种,与其说是伯虎迎合世人的俗见,还不如说体现了这次获得解元在伯虎自己心目中的分量。他此时的沾沾自喜、扬扬自得与非非幻想,集中表现在《领解后谢主司》一诗中:

壮心未肯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诗中直率地表白了自己求仕的“壮心”,一方面对这次乡试的成功表示欣悦,一方面又对明年的会试寄予殷切的希望。他踌躇满志,仿佛今年的胜利就是明年的预演,蟾宫折桂,唾手可得。然而,痴情转化为幻梦,幻梦融注着痴情,弘治十二年(1499)的京师之春,等待着伯虎的却是一场巨创至痛的灾难。

附 惜梅赋 原文

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侵小雪而更繁,得陇月而益奇。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前胥吏之纷拏,后囚系之嘤咿。虽物性之自适,揆人意而非宜。既不得荐嘉实于商鼎,效微劳于魏师;又不得托孤根于竹间,遂野性于水涯。怅驿使之未逢,惊羌笛之频吹;恐飘零之易及,虽清绝而安施。客犹以为妨贤也,而讽余以伐之。嗟夫!吾闻幽兰之美瑞,乃以当户而见夷。兹昔人之所短顾,仁者之不为。吾迂数步之行,而假以一席之地,对寒艳而把酒,嗅清香而赋诗,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