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传习录·上·陆澄录》

吃饭睡觉也是一门学问

“未发之中”,语出《中庸》,原文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之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发动时,内心保持一种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状态,就叫作“中”;情感表现出来时,都能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符合自然常理、社会规范和伦理准则,就叫作“和”。

《中庸》认为,“中”与“和”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旦能够“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当社会上的人们能够普遍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便能各安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各得其所而生长发育了。

很显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事实上,在红尘中打滚的芸芸众生,到底有几个既能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时的“中”,还能做到发而皆中节的“和”,是颇有疑问的。尤其是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纠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来说,又有谁能在每天的待人接物之中,保证所有情绪的发动都能中规中矩、适度恰好呢?即便没事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内心能够保持“寂然不动、不偏不倚”呢?

坦白说,这样的境界对我们而言,即便不是神话,也早已成为传说。

有僧问大珠慧海:“修道时如何用功?”

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所有人不都这样?难道他们同师父一样用功?”

慧海说:“不同。”

问:“何故不同?”

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你自己回想一下,在你的记忆中,有哪顿饭你能够细细品尝饭菜的滋味,而不是“百种须索”?有哪天上床你能够老老实实倒头便睡,而不是“千般计较”?

如果你能够像慧海禅师那样“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就算你不具备一个禅者的智慧,至少能拥有一个凡人的幸福。遗憾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点。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传习录》卷下)。

我们吃饭的时候,咀嚼的往往不是饭菜,而是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和生活上的各种麻烦;我们上床的时候,得到的往往不是休息,而是对过去的回忆或懊悔,对未来的筹划或担忧,或者对现状的不满和焦虑。所谓“百种须索”,就是说我们很善于把各种各样的东西装进内心,结果就是把心灵变成了一个拥挤不堪的垃圾回收站;所谓“千般计较”,就是说我们很喜欢计较生活中的各种得失利害,结果就是把人生变成了一份枯燥无味的财务报表。

这就是现代人的悲摧境遇。

在这一点上,古代人的幸福指数或许比我们高一些,但根本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还在红尘中讨生活,你就很难做到“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未发之中”,也很难做到“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

按照朱熹对《中庸》的理解,“未发之中”是生命的本体,是人人皆有的“天命之性”,所以,修道的功夫只要放在“发用”(表现于外)上就行了,亦即让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即可。

王阳明却认为,体与用同出一源,既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表现于外的种种情绪都很难做到适度恰好,那就证明他的“未发之中”是有欠缺的,亦即他的本体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障蔽。所以,说“未发之中”常人都有,是不恰当的。换言之,学人修行的重点,应该是直接从“未发之中”入手,去除心体上的障蔽,而不是在外面的待人接物上用功。

不难看出,朱、王在这一点上的差异,正是理学与心学的根本不同之一。

在朱熹看来,理在外,功夫自然要向外做。

在王阳明看来,心即理,搞定自己的心才是根本。

我们的心就是污染源

假如朱熹和王阳明是两个环保主义者,要去治理一条受到污染的河流。朱熹采取的办法,很可能是天天到河里去捡垃圾、抽污水,虽然辛辛苦苦、勤勤恳恳,但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而王阳明则会直溯上游,先把那家天天往河里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工厂关了,然后再回头清理河面,便能事半功倍、轻松搞定。

毫无疑问,王阳明的办法才是我们想要的。

而那家24小时都在制造污染的企业,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如果我们从未整治、清理过自己的“未发之中”,那么我们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作用于外的种种行为,当然大部分只能是“垃圾”和“污水”了。

“如果你的心是一座火山的话,你怎能指望会从你的手里开出一朵花呢?”(纪伯伦语)

因此,要想让我们的情绪、行为都能“发而皆中节”,不再给自己制造垃圾,不再向外界排放污染,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

那就是——心灵环保。

我们的下手处,就是这个“未发之中”。

如何打造你的“心灵密室”?

古人所谓的“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内心状态,用今天的话说,其实就是内心的安宁、平衡与淡定。那么,要怎样才能在这个喧哗与**的世界上,在这种纠结如麻花、忙碌似轮转的生活中,做到安宁、平衡与淡定呢?

答案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打造一个“密室”。

何谓“心灵密室”?

梁启超说过:“欲学为大人物者,在一生中,不可无数年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年中,不可无数月住世界外之世界;在一日中,不可无数刻住世界外之世界。”

所谓“世界外之世界”,既不是指月球火星,也不是指净土天堂,而是指你的精神生活,你的内在自我——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反观内省,你就可以随时从浮躁喧嚣的生活中抽身而出,进入这个超然物外、恬然自处的“心灵密室”。

为何要有“心灵密室”?

梁启超说,自古以来,天下从来没有哪一颗“昏浊营乱”的脑袋,可以“决大计、立大业”的,凡是“大人物大豪杰,其所负荷之事愈多愈重,则其与社会交接也愈杂愈繁”,所以,就非得有一个“世界外之世界,以养其神明”不可。否则的话,这个大人物、大豪杰必将被“寻常人所染,而渐与之同化”;就算不被污染同化,脑子也会坏掉(脑髓亦炙涸),“而智慧亦不得不倒退”。

因此,只有懂得为自己打造一个心灵密室,并且时不时进去住一阵子的人,才能做到“清明在躬,则志气如神”。

那么,如何打造“心灵密室”呢?

答:给自己找一段独处的时间,暂时抛开生活中的所有羁绊和牵挂,进入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那个被现实遗忘已久的内在自我。然后,做一些跟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静坐,禅修,听一些感动心灵的音乐,看一些启迪人心的影片,阅读智者哲人写的书,尝试着培养并加深自己对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学、宗教等人文领域和精神事物的兴趣和感悟力。久而久之,你就能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的平静而丰富的内在世界,从而再造一个崭新的自我,重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灵密室”,也是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世界外之世界”。君不见,阳明之悟道,释迦之成佛,耶稣之创教,穆罕默德之得天启,莫不出于其一生之数年、一年之数月住于“世界外之世界”?君不见,龙场驿山洞之于阳明,尼连禅河畔之于释迦,约旦河荒原之于耶稣,希拉山洞窟之于穆罕默德,皆为其不可不无之“心灵密室”?

让全世界“果粉”顶礼膜拜的苹果教父乔布斯,也从19岁起就拥有了自己的“心灵密室”——一个由东方精神、佛教禅宗、禅修冥想、直觉体悟编织而成的超越外在环境的精神世界。从这个内心世界中,乔布斯获得了一种观察外部世界的新的眼光,也获得了一种足以改变世界的惊人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乔教主”之所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传奇,苹果系列产品之所以成为创造力、想象力、追求完美和不竭**的代名词,正是得益于乔布斯所拥有的不同于常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

乔布斯去世前几年,曾经谈起19岁那年的印度之行对他一生所造成的影响。

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运用思维,而他们运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得多。直觉是非常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

在印度的村庄待了7个月后再回到美国,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禅对我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响。我曾经想过要去日本,到永平寺修行,但我的精神导师要我留在这儿。他说那里有的东西这里都有,他说得没错。我从禅中学到的真理就是,如果你愿意跋山涉水去见一个导师的话,往往你的身边就会出现一位。(《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著,管延圻等译)

当然,心灵修行绝不是圣人悟道的专利品,也不是企业领袖引领时代的独门秘籍,而是所有普通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不管你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为何,就在日常生活的当下,你随时可以给自己打造一间“心灵密室”,踏上修行之路。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就像乔布斯的精神导师对他说的那样:“那里有的东西这里都有。”这位导师的意思,绝不是说美国禅修中心的师资力量很强,不亚于日本,而是要告诉他:禅的修行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因为你要寻找的东西是“人皆有之,不假外求”的,你又何必远涉重洋,去追求你本来就有的东西呢?

所以,给自己打造一间“心灵密室”,绝非要求你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阳明、释迦、耶稣、穆罕默德,他们的悟道固然得益于在一段时间内远离红尘,但这样的远离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其目的并不是逃避世间,而是要借由这样的修行获得一颗更为澄明的心灵,并且怀着一种救世的悲悯重新回到世间,净化世间。

换言之,真正的“心灵密室”,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或处所,而是一种超越流俗的心态和境界。一个修行人如果暂时选择了背对人群和社会的姿态,那并不等于他在逃避和厌离,而是意味着他将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建与人群和社会的关系。

诚如王阳明所言:“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传习录》卷中)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主题本来挺不错的,就是鼓励年轻人不要按照长辈的安排生活,要勇于改变现状,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可惜剧情有些狗血,从头到尾一直在怂恿年轻人辞掉工作出去旅行,还美其名曰“生存体验”。尤其不靠谱的是,编导还借剧中人物之口,鼓吹旅行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大山大水的胸怀”,可以极大地提升年轻人的精神境界云云。

我觉得这种逻辑实在搞笑,如果去看看大山大水就能拥有“大山大水的胸怀”,那么中国人只要多多游山玩水,精神素质是不是就大大提高了?而且中国的大山大水很多,只要我们舍得花钱旅行,每个人的胸怀是不是都将变得无比广阔?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心灵和旅行的关系,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是怎么说的吧:“当人们想要回归自身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寻找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乡村、山林、海滨等,而这也是你一心向往的,但这完全是一种俗不可耐的向往。因为,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他马上就能进入完全的宁静。我坚信: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既然如此,那就不断让自己进入这种静修,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吧。这个原则是如此简单而又基本,一旦付诸实行,就能完全地净化心灵,令你消除所有的烦恼而重返家园。”(《沉思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这首诗,堪与奥勒留的上述观点相互印证。想得到内心的宁静,完全不必去找大山大水,就算你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境”中,也一样可以听不见车马的喧闹。为什么?因为只要你拥有一个远离尘嚣的“心灵密室”,你的生活自然而然就与浮躁的现实拉开了距离。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碧岩录》)

禅修何必一定要在山水之间呢?只要灭却心头的火焰,你的世界自然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