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矣,何必圣贤?若别有真乐,则圣贤之遇大忧、大怒、大惊、大惧之事,此乐亦在否乎?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惧,是盖终身之忧也,恶得乐?澄平生多闷,未尝见真乐之趣,今切愿寻之。

(阳明复信):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每与原静论,无非此意,而原静尚有“何道可得”之问,是犹未免于骑驴觅驴之蔽也。

——《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心灵的快乐vs物欲的快乐

陆澄同学在这封信中,提出了一个天底下没有人不关心的话题——快乐。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想要的东西可能不尽相同:有人喜欢权力,有人却觉得当老百姓更自在;有人喜欢金钱,有人却觉得过多的金钱反而是祸害;有人喜欢美色,有人却认为色字头上一把刀;有人喜欢高朋满座,有人却喜欢宁静独处;有人喜欢周游世界,有人却觉得心中的世界更为广阔。但是,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想要快乐吗?估计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快乐。心理学研究指出,当我们感觉快乐的时候,思维会更活跃,表现会更出色,身体会更健康,甚至连生理机能的工作都会更加高效。相关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心中怀有快乐的想法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都会更灵敏,与他人或物体接触时,也能感受到一些更细微的差别。现代的身心医学也已证明,当人感到快乐时,其心脏、肝脏、胃,以及其他的内脏功能,都会比平时更加良好。西方有一些医学家因此宣称:不快乐是一切身心疾病的唯一根源,而快乐则是唯一药方。

姑且不管这个结论是否过于武断,至少我们都得承认:快乐是好东西,也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可是,快乐是什么呢?要怎么才能获得快乐呢?普通人的快乐和心学所说的乐是不是一回事儿呢?

这正是小陆同学的问题。他在给王阳明的信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孔颜乐处”。这是北宋时期,程颢就学于周敦颐时,周老师经常叫程同学去寻找的一种圣贤的快乐,也是儒家修行的入手处。

那么,什么叫“孔颜乐处”呢?

所谓“孔颜乐处”,指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源出《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真贤德啊!吃的是一小碗饭,喝的是一小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头,没人能忍受这种悲摧生活,颜回却能自得其乐且始终不改。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想:“瞧颜回这日子过的,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还乐个什么劲儿啊!”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了。有的人天天山珍海味、住别墅、开豪车,可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大多数时候还是不快乐;而在外人看来过得很惨的颜回,偏偏就能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在世人百思不解的目光中,分分秒秒享受快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颜回的快乐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不管他做什么,快乐始终伴随着他;而世人的快乐却在外面,必须一刻不停地向外追逐。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说过:“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切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而颜回不用追,所以他的快乐不但稳定,而且长久。

世人拼命向外追求快乐,有时候追得到,有时候追不到。追不到固然痛苦,就算追到了,也难免气喘吁吁累个半死。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一样东西还没到手时,看上去总是很美,可一旦到手,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好像也不过如此。于是,我们只好再去追逐新的猎物,并满心期待新猎物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然而,结果往往还是一样。

这种现象,每个人肯定都有体会。如果用经济学的话来讲,这叫作“边际效用递减”。该术语的意思是: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后面新增的每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

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你现在饿了一天,我给你端来一筐馒头,你吃下第一个馒头,感觉最爽,所以该馒头效用最大;吃下第二个,感觉也很爽,但效用已不如第一个;吃下第三个,效用已明显减弱;到你饱得实在撑不下去了,我如果硬逼你再吃一个,你估计会跟我拼命;就算勉强吃下去,最后这个馒头跟第一个比起来,其效用也绝对是负数了。

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占有、消费更多的外物来获得快乐,就无法逃脱“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例如,陕西的“杨表哥”戴第一块名表的时候,感觉肯定最快乐,可随着他拥有的名表越来越多,其快乐便会随之减弱,即便后来的表越来越名贵,可效用还是会依次递减。

可以想见,假如“杨表哥”不落马,他肯定很快就会厌倦戴表,转而追逐新的东西。比如,他可以学习“房叔”“房嫂”们,拼命去占有更多的房产。但是,不管他去追逐什么,也不管他占有多少,“边际效用递减”始终会是罩在他头上的一个魔咒。

也许,社会上广大的“表哥”“房叔”“房嫂”们之所以会那么疯狂地攫取外物,正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致。换言之,当“表哥”“房叔”“房嫂”们占有的外物越来越多时,他们会郁闷地发现:自己的快乐反而越来越少了。为了找回戴第一块表、买第一套房时的那种快乐,也为了弥补效用递减带给他们的一次比一次更深的不满足感,他们只好变本加厉地去追逐和占有更多外物。

就这样,他们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恶性循环。

用古人的话讲,这就叫“欲壑难填”,也叫“饮鸩止渴”。我们今天社会上的诸多富豪和权贵,其物欲之所以膨胀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原因恐怕正在于此。就像吸毒一样,吸越多瘾越大,瘾越大吸越多。这些人一来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别的快乐,二来又没办法戒掉毒瘾,最后只好一条道走到黑,至死方休!

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心灵快乐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想要通过占有更多的外物去获得持久的快乐,其实是不靠谱的。国外有个研究机构,曾经对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的生活质量做过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在贫困线以上、占总人口80%以上的人来说,他们的幸福、快乐与自我满足感,通常与收入水准无关。

既然通过物质追求快乐的方法不靠谱,那么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就靠谱了吗?

恐怕也不靠谱。

理由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不怀疑世上的确有这种物质极度贫困、精神极度丰富的圣贤,可问题是,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谁愿意做这样的人呢?如果你是男生,你愿意做颜回吗?如果你是女生,你愿意嫁颜回吗?

你们肯定都会说不。

由此可见,在今天要找到靠谱的快乐,既不能像“表哥”和“房叔”们那样疯狂追求金钱和物质,也不能像颜回这样毫无经济基础。换言之,一定的物质基础加上一定的闲暇,最有助于一个人找到心灵的快乐(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这一点了)。

所以,假如你现在恰好过着小康生活,那么恭喜你,你比别人都更有条件来参加心学的“快乐训练营”培训。

当然,假如你还在读书或刚刚毕业,抑或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离小康生活尚远,你也别泄气,因为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并不用等到低级需要完全满足之后才能追求高级需要。此外,假如你已经很有钱了,公司很快就将上市,但你还是想寻求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我们当然也欢迎。

现在,请各位同学各自找好座位,我们的培训课程马上开始。

圣贤之乐vs常人之乐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小陆同学的问题。

他问的是:圣贤之乐与我们平常说的七情之乐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么平常人一旦满足了欲望,都能快乐,又何必做圣贤呢?如果另有真正的乐,那么当圣贤遇到大忧、大怒、大惊、大惧的事,他的乐还在吗?再说,君子之心必须常存戒惧,这是终身的忧患,怎么能乐呢?我平生多有忧闷,还不曾体会到真乐的趣味,现在迫切希望找到这种乐趣。

小陆同学说了一大堆,其实概括起来就两句话:一、圣贤之乐是什么?二、如何找到这种快乐?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七情之乐”这个概念。

《礼记》云:“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七种情绪,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它是世界上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不因肤色、种族、文化、国家的不同而有差别。所谓“七情之乐”,就是指平常人的快乐。

对于小陆的问题,阳明老师的回答是:圣贤之乐就是恢复心灵本来的状态,这种快乐虽然与平常人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在平常人的快乐之外。尽管圣贤别有真正的快乐,但这种快乐也是常人本来具有的,但常人不知道自己有,反而自己招来了许多忧愁苦恼,把快乐迷失了。虽然置身于忧愁、苦恼、迷失之中,但真正的快乐其实未尝离开。只要一念开启,反身而诚,乐自然就在那里。可你还在纠结于怎么得到这种乐,这就叫骑驴觅驴。

考虑到阳明老师的回答是针对小陆的,比较艰深,所以本人作为较早接触心学的学长,就帮同学们总结几个要点,并且做一些补充解释。

一、圣贤之乐与平常人的快乐是不同的。

圣贤的快乐是心灵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快乐,就像斯宾诺莎所言:“快乐不是对美德的奖赏,而是美德本身。”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外、自然生发的,它本自具足,基本上不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所以王阳明称其为“真乐”;而平常人的快乐却是绝大部分建立在外物的基础上,必须得到了外物、满足了欲望之后,才会感觉快乐,所以二者不同。

二、尽管圣贤之乐与平常人的快乐不同,却并不在平常人的快乐之外。

这句话乍一听比较费解,但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圣贤之乐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离尘绝俗、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平常人经过心学的训练后都能体验的。换言之,圣贤之乐虽不等于平常人的快乐,但绝对是“平常心”之乐。

正因为此,王阳明紧接着才会提出下面这一点。

三、圣贤之乐,常人本来具有,可惜迷失了;虽然迷失,却从未丢失。

王阳明在这里使用的逻辑,与他一贯的逻辑一样,都是在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你本来就坐拥“宝藏”,干吗老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呢?天理就在你心里,你往外求什么?良知也在你心里,你向外找什么?真正的快乐还是在你心里,你却成天辛辛苦苦在外面寻找快乐,这不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吗?

四、只要一念开启,反身而诚,乐自然就在那里,无须骑驴觅驴。

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身而诚”是儒家修行功夫的命脉所在,也是王阳明反反复复强调的心学的命根。我们曾经介绍过“诚”这个概念,它是自己对自己真诚、自己对自己负责,也是成为自己、成就自己的意思。孟子此言,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愿意向内求,给自己的心灵输送营养,它必定会给你提供源源不绝的快乐。

OK,话说到这里,个别利根的同学可能已经悟到了,可绝大多数同学还是睁着迷茫的眼睛,一脸懵懂。下面,我们就来回答一下这些同学的问题。

一个世界首富还需要心灵食粮吗?

一个男同学举手提问:“你说,圣贤的快乐就是心灵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快乐,可你不觉得这种快乐跟赚钱的快乐、出名的快乐比起来,还是有点儿虚吗?”

这位同学很诚实,把很多同学想在心里却不敢说的问题提出来了。

首先,我必须澄清一点误解:当我们说心灵成长与人格完善是一个人真正的快乐时,绝不是说这个人不能同时拥有赚钱和出名的快乐。事实上,恰恰是一个人的心灵与人格越健康,他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各种快乐才会越长久,越没有副作用。

我不知道这位同学在提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下意识地把这两种快乐对立了起来。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心灵的快乐与物质的快乐,圣贤之乐与常人之乐,根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孔子他老人家早就说过:“若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执鞭之士”是指市场上的看门人,相当于现在的保安。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可以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啥事儿他都愿意干。由此可见,你完全没必要在心灵的快乐与物质的快乐之间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你应该相信,任何人都有资格同时拥有这两者,包括你自己在内。

其次,你说心灵成长与人格完善的快乐有点儿虚,其实一点儿也不虚,它是一种实打实的快乐。打个比方,假如你在沙漠中走了好多天,水早喝光了,快渴死之前,突然看到一眼清泉,你狂奔过去喝了个痛快,这种快乐是不是实打实的?比起赚钱和出名的快乐,它难道就虚了吗?

而你之所以会觉得心灵的快乐虚,只是因为你很少意识到心灵的干渴,更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眼清泉,所以,你也就体验不到让心灵痛快喝水的快乐。

这,就是阳明老师所讲的迷失。

这时候,只要你把习惯向外看的眼睛转回来,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灵,你必定会发现:它已经因为极度的干渴而奄奄一息了。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你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焦虑、烦恼、痛苦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你生活中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心灵迷失,却又盲目向外追逐快乐所导致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没有一种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

一心追逐那些貌似快乐的事物,往往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所以,你必须赶紧给心灵打点滴,并且日后定期给它补充营养,让心灵慢慢复苏,逐渐成长,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到那种自然生发、不假外求的快乐。

这,就是孟子所讲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位男同学听完,若有所悟,但还是有些疑虑,说:“可是,我每天都很忙,天天要加班,我怎么有时间去给心灵补充营养呢?还有,心灵的营养是指什么东西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这里有一封家书,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我觉得对大家可能会有所启发。

亲爱的约翰:

就像我们身体上有食欲一样,我们也有精神上的食欲。但许多人却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总在使他们的心灵忍饥挨饿,也只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充实它一下,却总忘不了满足他们脖颈以下的消费。

也许我的看法有些悲观,我们正处于无限制满足脖颈以下却在忽视脖颈以上需求的时代。事实上,你经常听到有人说漏吃一顿午餐是件大事,却听不到“你最后一次满足心灵饥渴是在什么时候”的声音。难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上的富足者吗?显然不是。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精神饥渴的人随处可见,那些生活在沮丧、消极、失败、忧郁中的人,他们都迫切需要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召唤,但他们几乎全都排斥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任由心灵黯淡无光。

…………

每一个达到高峰或快达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积极的,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清洁、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充实心灵。就像食物成为身体的营养一般,他们不忘每天的精神食粮。他们知道如果能充实颈部以上的部分,就永远不愁填不饱颈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忧愁老年的财务问题。

…………

我们的心灵是以供应它的事物而行动的。我相信,放进心灵中的事物对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所以问题显然是:我们要怎样喂养我们的心灵——找什么时间去补充精神食粮?

你是否会听到过伐木者的产量会下降,是因为他没有抽出时间来磨利他的斧头?我们花费金钱以及很多时间,去修饰头脑的外表,刮胡须、理头发,我们有没有必要花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来化妆头脑的内部呢?

当然有,而且可以做到。事实上,精神食粮随处可得,例如书籍。经由伟大的心灵撞击而写成的书籍,没有一本不是洗涤并充实我们心灵的食粮,它们早已一劳永逸地为后人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可以在其中任意挑选我们想要的。伟大的书籍就是伟大的智慧树,伟大的心灵之树,我们将在其中得以重塑。

……那些拥有成功人生的人,无疑都能体认到……心灵像身体一样,必须定期给予营养才行,身体、心理与精神方面的营养,都要分别照顾到。

约翰,没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回家的路,除非我们不想回来。让心灵之光照耀我们回家的路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写这封信的是什么人吗?

有人猜是学者,有人猜是教授,有人猜是作家,有人猜是科学家,有人猜是艺术家……算了,大伙都别猜了,告诉你们吧,这个人是洛克菲勒。

没错,就是20世纪美国的那个“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富豪和全球首富,也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首富,其财富总值约合今4000亿美元以上;假如洛克菲勒活到今天,他的资产将是2011年世界首富卡洛斯(墨西哥,740亿美元)的5.4倍,是排名第二的比尔?盖茨(美国,560亿美元)的7.1倍,是排名第三的沃伦?巴菲特(美国,500亿美元)的8倍。

而就是这样一个超级牛人,却不抽烟、不喝酒、不赌、不色,一生勤俭自持,出门从不住豪华酒店,并且在人生的后40年致力于慈善事业,陆续捐出大部分财产,资助教育、医疗与科学研究事业,如世界顶级的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以及中国北京的协和医院等,都是他捐建的。

当然,洛克菲勒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各种针锋相对的荣辱毁誉一直伴随着他,就跟历史上的所有牛人一样,你很难直接给他贴一张善或恶的标签。但无论如何,洛克菲勒还是坚信,他人生的使命就是: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人们身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然后用这些金钱发展有益于人类的事业。

对我们来讲,记住这一点就够了。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看他写给儿子的这封信,应该就不会感到很意外了吧?会不会有谁觉得,自己比洛克菲勒还忙,所以没时间照顾心灵?或者有哪位同学觉得,自己比洛克菲勒还牛,所以不需要照顾心灵?最后,我想顺便问大家一句:“你最后一次满足心灵的饥渴是在什么时候?”

同学们都笑而不答。

我想,你们应该都听懂我的意思,也听懂洛克菲勒的意思了。

为什么要让别人决定我的行为?

一个女同学举手提问:“请问学长,小陆的问题中有一句话:‘当圣贤遇到大忧、大怒、大惊、大惧的事,他的乐还在吗?’对此问题,为什么阳明老师没回答,你也没解释?”

嗯,还是女同学细心。是这样子,阳明老师没回答,是因为这个问题太琐碎,他重在解决小陆的根本问题,所以这个可答可不答。现在你既然问了,阳明老师又不在,我只好不揣浅陋替老师说一下,如有谬误,还请大家指正。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隐藏在小陆自己的问题里了。因为小陆问的是,当圣贤“遇到”让人忧、怒、惊、惧的“事情”时,他还乐不乐,而不是问当圣贤“产生”忧、怒、惊、惧的“情绪”时,他还乐不乐。我们暂且撇开乐不乐的问题,先来注意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前者是说遇到不好的事情,后者是说产生不好的情绪。由此可见,遇到事情和产生情绪并不是一码事儿。换言之,当一个人遇到可能让他“忧、怒、惊、惧”的事情时,他并不必然会产生“忧、怒、惊、惧”的情绪,你说是不是?

女同学目光茫然,好像没听懂。

这样吧,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作家,爱憎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有一天,他跟一个朋友在报摊买报纸,那朋友接过报纸时,很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那个报贩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

离开报摊后,作家越想越怒,对朋友说:“刚才那小子也太神气了吧?”

“他每天都这样。”朋友说。

“那你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更怒。

朋友看了作家一眼,说:“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同学们,你们回想一下,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都跟这个作家一样,总是不由自主地让外面的事情决定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谁能像那个作家的朋友一样,自作主宰,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转?能做到的同学举一下手好吗?

没人举手。

好吧,我承认,我跟大家一样都做不到,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经常活得不快乐的原因。我们的心,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他人和外部环境所控制:地铁天天挤得要死,我们抱怨;开车出门总是找不到停车位,我们生气;有些家伙开车总是变道抢位,连转向灯都不打,我们愤怒;上网跟人讨论个话题,动不动就碰上各种“杠精”,把我们气得七窍生烟;老板天天晚上叫加班,连双休日都不放过,我们捶胸顿足,可捶破了也不是老板的胸,顿折了也还是自己的足。

这一切值得吗?

不值得。明知这些都不值得,我们为什么还是不能让自己快乐?

因为习惯。我们对这些东西一直都是这么反应,从来没想过可以自作主宰。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让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本来与我们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情,我们却要让自己对号入座;二、对于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我们潜意识里老是想掌控。

不快乐是一种习惯,快乐也是一种习惯。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说过:“快乐的习惯,能使一个人摆脱(或基本摆脱)外界环境的支配。”因此,改变对号入座的观念,放下掌控外物的态度,我们就能摆脱外界的支配,找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快乐。

而儒家的圣贤,对自己的心都了如指掌。他们很清楚,快乐纯粹是内心的事——能给我们制造不快乐的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的观念、想法和态度,亦即我们自己的心。反之,快乐也是。

所以,小陆的那个问题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当圣贤遇到大忧、大怒、大惊、大惧的事情时,他们通常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让这些东西决定我的情绪和行为呢?”然后,他们就会拂袖转身,该干吗干吗去了——此贤者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彼圣人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个时候,还有谁能怀疑他们的乐不存在了呢?

事实上,阳明老师之所以不屑回答小陆,就是因为心学的主要功夫之一,便是养成快乐的习惯,甚至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源泉。用王阳明的话说,就叫“常快活便是功夫”(《传习录》卷下)。可是,小陆学了好几年心学,却还在提这种小儿科问题,难怪阳明老师会骂他“骑驴觅驴”。

听完这个解释,这位女同学显得挺满意,不过还没等我歇口气,她马上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小陆问阳明老师:‘君子之心必须常存戒惧,这是终身的忧患,怎么能乐呢?’对此,您和阳明老师好像也都没讲。”

虽然本节课已经超时,其他同学也已哈欠连天、坐立不安,但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所以我还是耐心作了回答:“小陆同学提这个问题,说明他读书不太认真,所以对‘戒惧’二字产生了望文生义的错解,以为‘常存戒惧’就是一个人整天都要活得紧张兮兮。其实,‘戒惧’之说出自《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意思就是‘慎独’。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自己的心负责,不欺人,不自欺,这样才能打造一个‘至诚’的内心世界。

“所以,‘常存戒惧’的本义,就是我们上节讲过的觉知、觉照,用阳明老师的话说就是‘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功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传习录》卷下)。

“而且,阳明老师一向认为,这种致良知的功夫是‘活泼泼的’;‘人若复得他(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传习录》卷下)。

“如此气象,何等洒脱自在,何等逍遥快活,又怎么能叫‘终身的忧患’呢?又怎么会和‘乐’对立起来呢?

“儒家固然强调忧患意识,但那是指一种‘居安思危’的社会责任感,一种‘民胞物与’的人文关怀。所以,越是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就越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着‘浩然正气’的人,一个‘坦****’的君子。怎么这种精神到了小陆嘴里,就变得那么畏畏缩缩,一副惨惨戚戚的小人之相呢?”

小陆同学这么拧巴,难怪阳明老师理都不理他。还好他没去学禅,要不禅宗祖师肯定一棒打过去,看你小子再胡言乱语!

最后,我想把阳明心学的衣钵传人、泰州学派掌门王艮的《乐学歌》送给小陆,同时也与诸位共勉: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於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好了,本节课已严重超时,就上到这里,祝同学们都能找回心灵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