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总要谦虚一番,很少称为“自赏”的。这又何必。庄子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写作时有过什么激动,在作品里倾注了什么样的感情,是不是表达了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不是恰到好处,可以“提刀却立,四顾踌躇”,这只有作家自己感受最深。那么“自赏”一下,有何不可?

有不少人问我:“你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是哪几篇?”这倒很难回答。我只能老实说: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哪一篇最满意?”一般都以为《受戒》、《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

山西的评论家兼小说家李国涛,说我最好的小说是《职业》。有一位在新疆教古典文学的教授说他每读《职业》的结尾都要流泪。这使我觉得很欣慰。

《职业》是一篇旧作,近半个世纪中,我曾经把它改写过三次,直至八十年代,又写了一次,才算定稿。

为什么我要把这篇短短的小说(我很反对“小小说”这种提法)不厌其烦地一再改写呢?

第四稿交给《人民文学》后,刘心武说:“为什么这样短的小说用这样大的题目?”他读了原稿,说:“是得用这样大的题目。”

职业是对人的框定,是对人的生活无限可能的限制,是对自由的取消。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就会死在这个职业里,他的衣食住行,他的思想,全都是职业化了的。

小说中那个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孩子是一个真人。我在昆明的文林街每天可以看到他。我最初只是对他有点怜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学龄儿童”,却过早地从事职业,为了养家。他的童年是没有童年的童年,他在暂时摆脱他的职业时高喊了一声街上的孩子摹仿他的叫卖声,是一种自我调侃,一种浸透苦趣的自我调侃。同时,这也是对于被限制的生活的抗议。

第四稿我增写了一些别的叫卖,作为这个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叫卖声音的背景。有的脆亮,有的苍老,也有卖杨梅和玉麦粑粑的苗族女孩子娇嫩的声音。这样是为了注入更多的生活气息。这样,小说的主题就比原来拓宽了,也深化了。从童年的失去,扩展成为:

人世多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