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浩如烟海。

先秦诸子,都能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从容潇洒。孟子滔滔不绝。庄子汪洋恣肆。都足为后人取法。

中国自来文史不分。史书也都是文学。司马迁叙事写文,清楚生动。他的作品是孤愤之书,有感而发,为了得到同情,故写得朴朴实实。六朝重人物品藻,寥寥数语,皆具风神。《史记》、《世说新语》影响深远,唐宋人大都不能出其樊篱。姚鼐推崇归有光,归文实本《史记》。

中国游记能状难写之情如在目前。郦道元《水经注》写三峡,将一大境界纳为数语,真是大手笔。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以鱼之动态写水之清幽,此法为后之写游记者所沿用,例不胜举。

韩愈文章,誉毁不一,我也不喜欢他的文章所讲的道理,但是他的文章有一特点:注重文学的耳感,即音乐性。“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读来朗朗上口。“上口”是中国散文的一个特点。过去学文章都要打起调子来半吟半唱,这样才能将声音深入记忆,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文化有断裂。有人以为“五四”是一个断裂,有人不同意,以为“五四”虽提倡白话文,而文章之道未断,真正的断裂是四十年代。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几乎没有“美文”,只有政论。偶有散文,大都剑拔弩张,盛气凌人,或过度抒情,顾影自怜。这和中国散文的平静中和的传统是不相合的。

“五四”以后有不多的翻译过来的外国散文,法国的蒙田、挪威的别伦·别尔生……影响最大的大概要算泰戈尔。但我对泰戈尔和纪伯伦不喜欢。一个人把自己扮成圣人总是叫人讨厌的。我倒喜欢弗吉尼·吴尔芙,喜欢那种如云如水,东一句西一句的,既叫人不好捉摸,又不脱离人世生活的意识流的散文。生活本是散散漫漫的,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的。

文章的雅俗文白一向颇有争议。有人以为越白越好,越俗越好。张奚若先生在当文化部长时曾讲过推广普通话问题,说“普通话”并不是普普通通的话。话犹如此,文章就得经过加工,“散文”总是散文,不是说出来的话就是散文,那样就像莫里哀戏中的人物一样,“说了一辈子散文”了。宋人提出以俗为雅。近年有人提出大雅若俗。这主要都是说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总得要把文言和口语糅合起来,浓淡适度,不留痕迹,才有嚼头,不“水”。当代散文是当代人写,写给当代人看的,口语不妨稍多,但是过多的使用口语,甚至大量地掺入市井语言,就会显得油嘴滑舌,如北京人所说的:“贫”。我以为语言最好是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

我和这套文丛的作者都不熟,据闻大都是中青年文艺理论家,他们的文章较有深度,有文化气息。他们是可能成为当代散文的中坚的,希望他们既能继承中国散文的悠久传统,并能接受外国散文的影响,占一代风流,掮百年余韵,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