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意识”是一个很好的提法。

写字作画,首先得有**。要有情绪,为一人、一事、一朵花、一片色彩感动。有一种意向、一团兴致,勃勃然郁积于胸中,势欲喷吐而出。先有感情,后有物象。宋儒谓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之理,是有道理的。张大千以为气韵生动第一,其次才是章法结构,是有道理的。气韵是本体,章法结构是派生的。

作画写字当然要有理智、要练笔,要惨淡经营,有时要打草稿。曾见过齐白石画棉花草稿,用淡墨勾出棉花的枝叶,还注明草的朵瓣,叶的颜色。他有一张搔背图稿子,自己批注曰:“手臂太长”。此可证明老人并不欺世,“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练笔起稿不是创作,只是创作的准备。创作时还是首先得“运气”。得有“临场发挥”。郑板桥论画竹:谓“胸中之竹已非园中之竹,纸上之竹又非胸中之竹矣”,良是。文与可、朱升之竹觉犹过于理智,过于严谨,少随意性,反不如明清以后画竹之萧散。曾看齐白石画展,见一册页,画荔枝,不禁驻足留连。时李可染适在旁边,说老人画此开时,李可染是看着他画的。画已接近完成,老人拈笔涂了两个黑荔枝,真是神来之笔。老人画荔枝多是在浅红底子上以西洋红点成。荔枝也没有黑的。老人只是觉得要一点黑,便濡墨飞了两个墨黑的小球,而全画遂跳出,红荔枝更加鲜活水灵。老人画黑荔枝是原先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一时兴起,是谓“天成”。黄永玉在蓝印染布上画了各式各样的鸟,有一只鸟,永玉说:“这只鸟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

写字画画是一种高度兴奋的精神劳动,需要机遇。形象随时都有,一把抓住,却是瞬息间事。心手俱到,纸墨相生,并非常有。“殆乎篇成,半折心始”,有时也会产生超过预期的艺术效果。“惬意”的作品,古人谓之“合作”,——不是大家一起共同画一张画,而是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的作品。“合作”,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精品”。搞出一个精品,是最大的快乐。“提刀却立,四顾踌躇”,虽南面王不与易也。

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有“精品”。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艺术是有偿劳动,是要卖钱的。但是在进入艺术创作时,必须把这些忘掉。艺术要卖钱,但不能只是想卖钱,而是想要精品。

搞出一件精品,便是给此世界一点新东西,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种,要创造。世界上本没有“抒情记录片”,有之,自伊文斯开始。他拍了《鹿特丹之雨》,才开始有“抒情记录片”这玩意。吾师乎!吾师乎!

老是想钱,制造出来的不会是精品,而是“凡品”。萝卜快了不洗泥,是糟踏自己。老是搞凡品,是白活了一场。

生年不满百,能著几双屐。不要浪费生命。

言不尽意,诸惟保重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