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所写的人参果,虽然长着三岁小孩儿的模样,让唐僧一见到就觉得必是孩儿,绝不肯吃,但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植物的果实。

不过,在更早的另一本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人参果可不只是一个果子这么简单,它还真有点儿像个能说话、会走路的小人儿。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本书中的“入王母池之处第十一”回里,人参果并非生长在镇元子的五庄观,而是生长在西王母的瑶池。它也并不是长在果树上,而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投入池中变成的小人儿,生长速度也与《西游记》中的略有不同:此桃种一根,千年始生,三千年方见一花,万年结一子,子万年始熟,若人吃一颗,享年三千岁。

这本书里的孙悟空被称为“猴行者”,他摘人参果的情节也和《西游记》中大有不同。故事是这样的:一小人儿从池中出来,面带青色,爪似鹰鹞(yào),开口露牙。猴子问道:“你今年几岁?”小孩儿说三千岁。猴行者说:“那我不要。”猴行者又问另一个小孩儿多大,小孩儿说五千岁。想来这第二个也没有成熟,猴行者也没要。总之这个版本的“人参果”能说话,会行走,更像一种活生生的小人儿。当然了,它的本质应该还是一种由蟠桃变化出来的果实精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宋元时期的作品,而《西游记》是明代的书,要晚了不少年。《西游记》里的许多故事都是从前者取材的,这就是《西游记》故事的特色。它不是某一个作者靠着天资,单打独斗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你创作一点儿,我创作一点儿,逐渐形成的。《西游记》就好像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人参果”,是一个经过许多年浇灌、孕育、开花、结果,才终于成熟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