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执

《陪都新闻》是一出纪实性与戏剧性相结合,具有新意和特色的革命历史剧。它以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震惊一时的李少石事件为主要情节线索,以表现我党光明正大,坚持实事求是为主题思想,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党的领袖人物,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周恩来同志的形象。

《陪都新闻》中的周恩来同志,是在“双十协定”签字前夕,突然传来李少石遇难的噩耗时出现的。在蒋介石集团假和谈真备战这场激烈的斗争中,李少石不幸遇难,使他悲愤交集,疑虑重重。为判明真相,他亲自进行调查,与张治中深谈。事情必须彻底弄清楚,和谈成果绝不轻易放弃。《陪都新闻》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周恩来同志面临复杂情况,掌握政治大局的这个基本点,表现了他严谨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恩来同志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处理李少石事件这场戏写得相当动人。追悼会上劝说廖梦醒接受张治中送的那面中华民国国旗,则又生动地体现了党的统战思想,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民主革命先驱者的情怀。最后,免田贵福一死,成为全剧对周恩来同志正确处理李少石事件作出的了结。从强烈的戏剧效果中显示了我党政策的感召力,与蒋介石草菅人命形成鲜明的对比。

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卓有成效地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剧中周恩来同志与张治中的纠葛,一定程度反映了周恩来同志这方面的业绩。作为《陪都新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剧中写了周恩来同志以坦率和真诚,不断提醒张治中对蒋介石应有的警惕,他在张治中揭露蒋的阴谋时,道出“你中有我”直言,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剧中还以若干的细节表现他们深厚的友情和周恩来同志关心人,细致、周到的性格特征。周恩来同志与张治中之间相互信任,他们有着实现国共合作的共同愿望,都以李少石事件的发生,为和谈前途担忧,但却各自代表一方,彼此都有各自的立场。周恩来同志以蒋介石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心存疑虑,张治中相信当局对党代表安全做过周密部署,不以蒋介石为疑。周恩来同志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愤怒谴责,明明不是冲着张治中的,但使对方却又不免于内疚,深感有负于我党。由此种种构成两人的纠葛,是有戏剧性的,但不是对立面的戏剧冲突。剧中作为对立面的冲突而存在的,则是周恩来同志台词中说的那个“确实干过许多不好的事,但这件事情不是他(蒋介石)干的”。李少石遇难,事出偶然,但在“双十协定”前夕发生,它就必然成为谈判斗争的一个内容。《陪都新闻》里面写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细节:当事情调查清楚,蒋介石感到于己有利,立即作出“要中共按期签字”,以图捞取政治资本的盘算,可算画龙点睛了。可惜前面缺乏铺垫,如前面能对他玩弄阴谋,假和谈,拖延时日做点文章,李少石事件发生使人感到悚然,后面有上这样一笔,总体上看来,是不是要好一些?

《陪都新闻》对周总理的刻画,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作者们把笔触深入到了领袖人物的感情领域。李少石不幸遇难,给周恩来同志带来巨大的悲恸,作者们放开笔墨渲染了周恩来同志对死者、生者(李少石的遗孀和遗孤)出自内心的真情。接过柳亚子手中李少石遗诗不忍卒读,李湄要为父亲报仇,闻之潸然泪下……不能作这样的设想,如明知事出偶然,他会不会如此动情,李少石为党的事业献出了生命,党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这是革命同志亲如骨肉之情,也是人之常情。纵观全剧,既有诉之于理的,如周恩来同志对大局的掌握,对李少石事件的判明。也有诉之于情的,如周恩来同志在李少石遇难后产生的两次幻觉。有理,有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人和戏剧色彩的丰富性。

《陪都新闻》有较强的戏剧性,而又具有纪实性的特色,剧中如开场在国民党军委礼堂宴会上传来李少石送柳亚子回沙坪坝返回途中突遭袭击牺牲的噩耗,周恩来同志没有立即向毛主席报告,为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提出让宪兵司令部张镇于宴会结束后护送毛主席回红岩村,以及宋庆龄在市民医院主持追悼会,蒋介石悬赏缉拿凶手等,都是见诸文字的史实。《陪都新闻》从周恩来同志一段深情的回忆和一群报贩频频叫卖声中引入剧情,随剧情发展,周恩来同志的继续回忆,报贩们匆忙出场,这种烘托气氛的艺术的手法,也是具有纪实性特点的。

重庆谈判那场尖锐激烈的斗争,已过去四十年了!当年为国共合作作出贡献的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和广大爱国人士,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作者们在剧中塑造了与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当年三赴延安,对蒋介石勇于直谏,不畏风险,为国共合作竭尽全力的张治中将军的形象,对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们在剧中虚构的张治中夫人洪希原与田贵福之间的情节,有很强的戏剧性。这一虚构情节,可说是党中央充分肯定广大国民党官兵,曾为抗战流血牺牲,有功于国家、民族的思想指导下,作者们精心设计的产物。

《陪都新闻》具有新意令人可喜,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前面已经谈到的不足之处,关键在于蒋介石这个人物,还需要再下点功夫。此外,感到宋庆龄赴林园的作用,还未很好地写出来。台词比较逊色,我以为这些都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工的。

刊载《重庆日报》1985年11月1日

20世纪60年代初王觉与重庆市话剧团演职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