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中,朱棣沉着脸坐在书案后,朱高炽与朱瞻壑站在两旁,夏元吉与张辅等内阁大臣也全都在场,一个个都是面色凝重。
朱瞻壑看了看朱棣,又看了看在场的其它人,随后暗自叹了口气,之前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朱棣派去调柳升回来的人还没到日本,石见国那边就爆发了大战。
而且这场战争来的十分突然,石见国的驻军之前刚打败吉川氏,本以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人敢招惹他们,结果足利义持就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杀入石见国中。
毫无准备的大明驻军在前期的确打退了足利义持的几次进攻,但因为准备不足,再加上足利义持联合了多个大名,从多个方向一同杀进石见,导致驻军也抵挡不住。
于是石见国的驻军也立刻向柳升求援,结果柳升倒是反应很快,亲自率领五千兵马,乘船杀到石见国,本以为可以摧枯拉朽般打败足利义持这些人。
却没想到柳升因为太过轻敌,刚开始时三战三捷,最后竟然轻易的被引入足利义持的圈套之中,导致五千兵马惨败,最后要不是驻守在石见银矿的黄将军出兵救援,说不定柳升和他手下的五千兵马就要全军覆没了。
经此一战,足利义持的大军士气如虹,大明在石见国的驻军也只能收缩兵力,最后退守在银矿周围,借助银矿周围的防御死守。
除了银矿之外的大部分区域,现在都已经落入到足利义持手中,而银矿的防御虽然坚固,但久守必失,万一这里也被攻克,那整个石见国都要易主,之前大明在银矿上的投入,也将彻底便宜给别人了。
“都说说吧,这件事怎么办?”
朱棣沉默了许久,终于声音低沉的开口道。
柳升的战败出乎朱棣的预料,毕竟之前朱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能十分轻松的镇守日本,甚至还曾经亲自指挥大军打败倭国的进攻。
所以在朱棣看来,柳升做为久经战阵的老将,镇守日本更不在话下,却没想到他竟然阴沟翻船,明明是去救援别人,结果却因他的失误,导致石见国的战线崩溃,反而加速了石见国的陷落。
“陛下,安远侯虽然战败,但日本布政使司还有大量的驻军可用,如果及时发兵救援,应该还有挽回的可能!”
这时只见张辅第一个站出来表示道。
做为打下日本布政使司的功臣,张辅对日本的局势也十分关心,只是连他都没想到,柳升竟然会这么大意,在石见国那种小地方翻了车。
“陛下,臣愿意火速赶往日本,主持日本的战局!”
这时朱勇忽然也跳出来表态道。
朱勇因为多次立功,已经获得朱棣的信任,因此前段时间刚被任命为内阁辅议,虽然还不算真正的内阁大臣,却已经有参与内阁议事的权力了。
“日本路途遥远,光是消息传回来,就需要月余时间,等你赶过去,恐怕战事都已经结束了。”
朱棣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所以现在最大的希望,还是日本布政使司那边能够及时反应过来,从而再次派出援兵,改变石见国的战局。
“陛下,臣以为此事全怪安远侯太过大意,才导致石见国的危局,臣以为此事过后,必定要将其拿下问罪,以儆效尤!”这时吕震站出来表态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有人负责,毫无疑问,柳升肯定要负最大的责任。
“臣附议!”
吕震的话一出口,立刻有其它大臣站出来表态。
其实除了柳升外,还有另外一个人需要对此事负责,那就是朱瞻基,石见国的银矿开采事宜,本就是由朱瞻基负责的,石见国的兵力驻守,也是归朱瞻基掌管,现在石见国大部分地方失守,朱瞻基肯定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不过朱瞻基的身份特殊,吕震这些人都十分知趣,所以谁都没提他的名字,免得惹朱棣不高兴。
但别人可以不提,朱高炽这时却不好装傻,于是只见他上前一步道:“父皇,瞻基镇守石见银矿,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有失察之罪,请您责罚!”
“现在还不是论对错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石见国的这次危局!”
朱棣烦躁的一摆手道。
从大明派兵过去救援,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所以现在只能被动的等日本布政使司那边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及时救援,只有解决了这次危机,才会轮到处理柳升和朱瞻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面对朱棣的不耐烦,朱高炽也只好退了回去,随后朱棣又和众臣们商议了许久,却依然没有任何对策,最后只得命令锦衣卫,尽量将日本那边的最新战报送回来。
其实这就是国土太大的弊端,如果边疆发生战事,传回国都往往都是按月来计算,所以当初朱棣不顾所有人反对,无论如何都要把国都迁到北京来,为的就是能够及时的掌握北方边疆的动向。
最后离开武英殿时,朱勇把朱瞻壑拉到一边低声问道:“瞻壑,你觉得石见国的事会怎么收场?”
“不好说,柳升败的太快,实在让人出乎意料,不过石见国还有驻军,另外日本布政使司还有兵力未动,如果救援及时的说,说不定还有翻盘的可能。”
朱瞻壑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刚才在武英殿里,朱瞻壑从头到尾都没有出声,一是因为他不方便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二来就是因为局势不明,别看足利义持现在似乎士气如虹,但大明照样还有翻身的可能。
“唉,要是我在的话,肯定不会让局势变成如此糟糕!”
朱勇恨恨的一跺脚道,想当初他在日本的时候,足利义持这些人根本不足为虑。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咱们又鞭长莫及,唯一的办法就能等静观其变,希望日本那边能够出现奇迹吧!”
朱瞻壑叹了口气再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