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占据了苏伊士港,奥斯曼占据了开罗,双方共同开凿运河,日后也会平分运河的利益。”

朱瞻壑耐心的向海伦讲解了一下埃及现在的局势。

“没想到曾经凶名赫赫的马木鲁克王朝,就这么轻易的被你们灭亡了!”

海伦听完之后,也是愣了好一会儿这才喃喃自语道。

“这世上哪有长盛不衰的王朝,你们那边的罗马帝国,不也曾经强盛无比吗,可是后来照样经历了战乱和分裂,现在也只剩下一个分裂出来的拜占庭帝国在苟延残喘,以我的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亡于奥斯曼之手!”

朱瞻壑听到海伦的话,也是心中有感,于是叹了口气道。

“可你们华夏不是一直强盛吗,就算偶有异族入侵,但你们依然可以再起崛起,建立一个强盛之极的大帝国!”

海伦却不等同朱瞻壑的话,她这段时间在研究华夏的历史,从上古神话传说,到历朝历代的兴衰,特别是那些浩瀚的史书,更让她感到震惊,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民族如此执着于记录历史。

“是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华夏的确一直很强盛,主要是我们祖先四处扩张,将周围能够打下来,并且能占据的地方全都纳入帝国的版图,除了北方的草原,周围几乎没有能够威胁我们的力量。”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忽然又叹了口气道:“但帝国的威胁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国内,历朝历代,只要我们内部不出问题,外部的威胁就不足为惧,可每个王朝建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强盛,总免不了走向衰落,最终我们华夏陷入到一个王朝兴替的怪圈之中,基本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撑过三百年。”

“殿下这么说,难道觉得大汉和大明也不行吗?”

海伦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问出了心中的想法道。

“大明做为华夏王朝之一,最终依然逃不过王朝轮回的命运,至于我们大汉……”

朱瞻壑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脸上也露出思索之色。

“大汉怎么了?”

海伦好奇的追问道。

“对于大汉日后的命运,我也说不准,现在我做的这一切,也都是在大汉的将来做准备,至于大汉日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也无法预知!”

朱瞻壑最终摇了摇头道。

自从朱高煦率兵出海,并且在天竺建立大汉之后,他们父子的命运,就已经走向了未知,至少朱瞻壑无法从原来的历史上,预知他们父子的命运,而且大汉在他的治理下,注定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帝国,因此对于大汉日后的命运,朱瞻壑也完全无法预料。

看着心事重重的朱瞻壑,海伦也感觉十分疑惑,在她看来,大汉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了,能和他们相比的,也只有朱瞻壑的母国大明。

朱瞻壑做为如此强大帝国的继承人,本应无所畏惧,可在海伦看来,朱瞻壑却经常露出忧虑的表情,考虑的事情也太过长远,偏偏对方又极为博学,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知,这让海伦一直觉得朱瞻壑身上有太多的谜团。

其实海伦的看法并没有错,朱瞻壑有时候的确想得太多,但做为一个穿越者,太清楚后世的历史,他又太想改变历史的走向,可历史的惯性实在太大,所以有时候朱瞻壑的一些看法也会比较悲观。

与此同时,大明北京皇城内,朱瞻基坐在武英殿中,一张脸阴沉似水,下面的一些大臣也都不敢发出任何声响。过了好一会儿,朱瞻基终于抬头扫视了一下众臣,这才开口问道:“你们觉得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面对朱瞻基的询问,下面的杨荣、杨溥等人也全都低头不语,谁都不愿意做这个恶人。

原来就在前几天,交趾新王李齐,正式得到朱瞻基的册封,随后就将一些原来被俘虏的大明官员交还给大明。

这些官员大都是在交趾战乱时,被各路叛军抓获的,其中黎善抓到的人最多,后来黎善死于李齐之手,于是这些俘虏就落到李齐手中。

不过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够活命,并不是各种叛军心善,事实上在交趾之前的叛乱中,有不少宁死不降的大明官员,最后都死于叛军之手,而这些活下来的官员,却是向叛军投降,甚至有人还主动把城市献给叛军,只为换取活命。

这批李齐交还的官员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以交趾都督蔡福、都指挥朱广、薛聚、于瓒、指挥鲁贵、千户李忠等人的官职最高。

特别是都督蔡福,他不但主动投降,而且在投降之后,还教给交趾叛军制作攻城的器具,甚至还为他们提供交趾各地驻军的情报等等,给大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怎么都不说话了?蔡福等人到底该怎么处置?”

朱瞻基看到众人全都低头不语,当即冷哼一声再次质问道。

“陛下,交趾之败,非是一人之罪,但蔡福等人身受皇恩,却不思为国尽忠,反而投敌卖国,臣以为应该严惩!”

杨荣这时终于站出来表态道,今天内阁是他当值,所以他必须站出来表态。

“这么说来,杨爱卿是希望朕将所有人全都处死了?”

朱瞻基抬眼看了杨荣一眼,这才冷冷的问道。

“陛下误会了,臣觉得大部分人罪不致死,只需革除官职即可,至于蔡福、朱广等人,其罪难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杨荣犹豫了一下终于再次说道。

他其实早就出来了,以朱瞻基的态度,今天不杀几个肯定难以平息对方心中的怒火,但一百多人肯定不能都杀,因此只能挑几个带头的杀了。

“你们觉得呢?”

朱瞻基不置可否,而是再次向其它大臣问道。

“臣附议!”

吏部尚书蹇义、兵部侍郎王骥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赞同道。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投降的人,除了蔡福等少数人,其它绝大部分人都是被逼无奈,如果都杀了,肯定会让朝中官员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挑几个罪无可赦的杀了,让朱瞻基出出气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