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1]

对幸福人生的追求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孜孜愿望。然而,当问及“你幸福吗”这一话题时,却有种种意料之外的回答。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被央视追问“你幸福吗”,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在莫言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莫言说:“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吗?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莫言的这一感受,代表着时下大部分人的共同感受。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物质空前丰富,人们生活也越来越便利,可为什么幸福指数反而下降甚至感受不到幸福了呢?

一、李渔其人

李渔(1611—1680)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号笠翁,创作有剧本《笠翁十种曲》,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和诗作品《一家言全集》[4]等。

李渔出身游医之家,自幼聪慧,“襁褓识字,总角成篇”。他年少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开阔的视野,崇祯八年(1635)应童子试“独以五经见拔”,深得主试官赏识。不幸的是,李渔生活的时代,正值流寇四起、明清鼎革之际的大动**与变革年代,他生活的浙东一带战火频仍,“才徙家而家焚,甫出城而城陷,其出生于死,皆在斯须倏忽之间[5]”。原本家境富裕,由于战乱,生计日艰,为了养家糊口,李渔选择了亦文、亦商、亦优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他著书卖文,过着阿谀帮闲的世俗生活;另一方面又孜孜地追求着精致高雅的审美生活。从《闲情偶寄》一书来看,李渔凭着他商人的眼光、豁达之个性与独特的神思才情在日常的生活里活得坦然自如。

李渔曾开设芥子园书铺,以从事书籍的编辑、出版与销售为生,独具先锐的商业思维与强烈的版权意识。他编辑的《芥子园画谱》至今仍是一部重要的国画画谱。他认为“笺帖”这种样式要自产自销,来作为辛勤笔耕的酬劳,且不许他人翻刻仿制,警曰“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6]”。唯恐呵斥训诫不足,他还扬言要筹备官司控告,实在有对付不了的倚富恃强之人,则苦口婆心地劝告:“总之天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7]”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保护个人知识产权、维护商业利益,软硬兼施的手段可谓面面俱到。

李渔拥有豁达的人生观念,对世间万物保有浓厚的情感,屡经细致观察,生发出独到的见解与深邃的人生哲理。如在《居室部》“墙壁”篇,他认为:“居室器物之有公道者,惟墙壁一种,其余一切皆为我之学也。然国之宜固者城池,城池固而国始固;家之宜坚者墙壁,墙壁坚而家始坚。其实为人即是为己,人能以治墙壁之一念治其身心,则无往而不利矣。人笑予止务闲情,不喜谈禅讲学,故偶为是说以解嘲,未审有当于理学名贤及善知识否也。[8]”李渔从对墙壁的观察,过渡到墙坚与家坚,城池固与国固;进而引申到“人能以治墙壁之一念治其身心,则无往而不利矣”,禅机自然流露。李渔游走于文学与商业之间,在艺术生活与市民生活中寻找平衡。当时的人们鄙薄他的营生,李渔干脆为自己居所的庐匾题字“贱者居”,其坦诚之性情可见一斑。

在思想和言论上,李渔疑君疑古,崇尚物性。《闲情偶寄》中即秉承着“凡事不必尽准于古”“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性视角,推崇顺应物性并由物及人,最终以“不弗人之性”为基本落脚点。他在《读史志愤》一诗中言“古人不摹古,各自行其意”,在李渔看来,我们不能一开口就像蒙童背书、梨园演戏一般和古人的说法一字不差,而应该拥有思想上的自由,更何况“天下之明理无穷,圣贤之论述有限”,我辈大可言由心生,依照自己的心性无拘地畅所欲言。正如余怀在序言中对李渔的评价:“前人所欲发而未竟发者,李子尽发之;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尽言之。[9]”因此,我们今天仍能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挖掘到他的人生智慧,并照亮自己。

二、《闲情偶寄》其书

《闲情偶寄》写成于康熙十年(1671)冬,最早的版本主要有康熙刻本和康熙十年金陵翼圣堂刻本,书名取陶渊明《闲情赋》之意。此时李渔已年过六十,《闲情偶寄》可以说是他较为成熟的收官之作。对于大半生以来毁誉参半的李渔而言,《闲情偶寄》与他的生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处处显露出他“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豁达,也完整地呈现出其毕生才情。

本书包含尤桐和余怀的两篇序言,以及李渔的《凡例七则》,特别校订收录许翰章编写的《李笠翁年谱》,以便读者结合他的人生历程更好地理解其人生美学。正文原为八部十六卷,《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六部,包含服饰装扮、园林建筑、器具古玩、饮食烹调、种树栽花、医疗养生等诸多生活美学门类;《词曲部》与《演习部》论述戏曲创作和导演,是自成体系的戏曲理论,大量引用了戏曲原文和专业词汇,对大众读者而言较为晦涩枯燥,且已为学人合编成《李笠翁曲话》,故此次不再收录。本书还插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画作,其中部分选自《芥子园画谱》,均出自李渔本人之手,以便于直观呈现其美学观念。

本书《声容部》就妆容、仪态、服饰等方面提出女子应做到举止自然优雅,才貌德行兼备。李渔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时代偏见所致,他主张教习妇女诗赋歌舞,把她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完善的个体。当然,李渔在讲到女子时,常常落脚于“床榻之用”,较为偏颇。

《居室部》阐述了居室设计理念,包括环境的营造和家具的设计,例如“床令生花”“暖椅”“凉杌”等设置都令人身心愉悦。再如房间建造的活檐,收放自如,一檐两用,雨天时正撑来接收雨水,晴天时反撑作为遮阳的顶格,阴天则收起,避免遮挡光线使屋内过于昏暗,这些都是以生活实际为旨,实用美观而又讲究天巧自然。

《器玩部》中谈论了当今人们常常感到头疼的收纳问题,包括几案、橱柜、碗碟、茶具等日常的器物应当如何使用与摆放,琐碎平常的生活也可以富有情趣。在这一章节,我们走进笠翁的起居之所,细致观察古人如何从容应对生活所需、处理烦琐家务,品味笠翁一以贯之的雅致精心。所谓境由心生,唯识所现,无论我们的居室环境如何,拥有如实的观念,知如实,见如实,就能够从日用而不知的麻木中走出来,体会到一花一世界之美妙。

《饮馔部》讲饮食的宗旨,略谈了笋、蟹等几种食物的烹饪原则。李渔认为饮食的核心在于讲求自然本真的风味,提倡“后肉食而首蔬菜”,其养生观念在亚健康泛滥的今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在对待禽类肉食上,应当考虑到物种的稀缺问题,对易于繁衍的普通鱼类可大快朵颐,而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不能抱着“物以稀为贵”的错误观念,要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甚至体会一切有生命物体的痛痒悲欢,字里行间透露出李渔保护生态平衡的世界观。

《种植部》中李渔认为生命万物与人性相通,不只是动物,植物也通人性。他对各种植物花卉,并非只泛泛关注它们的外表,而能够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并加以品评。例如种菊之人整日辛勤劳作,但赏菊的人只知道眼前花好,而不谈栽培过程中人力的艰苦付出,无异于陷**于饮水忘源之境。李渔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常常保有同理心和同情感,在人与人、人与外在世界关系越来越冷漠的当代社会,这一份同情与柔肠弥足珍贵。

《颐养部》主要谈养生,李渔提出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行乐方式,不同时节也有不同的养生之法,人生时时、处处皆可行乐。其中讲到止忧的方法有五种:谦以省过,勤以砺身,俭以储费,恕以息争,宽以弥谤。通过积极培养谦、勤、俭、恕、宽正向的心理,对治过、奢、争、谤等不良心理,通过个体内心的调整来化解忧愁,这与现在盛行的心理疏导方法相契合。

李渔的作品较早就流传到国外,1705年日本平凡社和东洋文化协会连续出版了日文版《闲情偶寄》,传播了园林亭台、居室器玩与声容服装等方面的内容。但有些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六部当中每一类只谈几种呢?其实李渔在凡例中已谈道:一本书如果追求每件事都很完备,力求无一遗漏,就难免出现支离补凑的弊病。《闲情偶寄》虽不似百科全书般面面俱到,但做到了开创新例,提出许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智慧与美学经验,立足于实际生活所悟,立意于高雅旨趣,并充分结合物理人情,本身独具哲学思辨特色。

正如李渔所讲,文章有“草”“木”之分,有些文章初刊时或像草般青翠可爱,而日渐枯萎后,会被毫不吝惜地烧掉。草一年一生,树则百年一伐,即便年久陈腐,不成栋梁之材,人们也不忍直接把它当成柴火对待。《闲情偶寄》正如树木一样具有强盛的生命价值,它所关注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在经历,即使三百年之后,依然可以成为案头常备的生活艺术指南。

三、对生活美育的探讨

生活美育是一个关乎幸福的命题。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的本身。”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同样提出,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使普通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儒家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因为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要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而美育的功用恰在于怡情养性。当代许多人嫌生活枯燥,烦闷无聊,没有幸福感,感受不到世间万物的新鲜有趣,其关键在于缺乏美育。

至于何为生活美学,仪平策教授阐释道:“是指人类将美的意义、价值、理论、根源安放于一切日常生活之中的美学,并在其中展现出具体的审美活动。”刘悦笛认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是好生活,一个是美生活。好生活就是有质量的生活,美生活就是有品位的生活。生活美学是美好生活的理想所在,而生活美育为美好生活提供动力源。在生活美育的视野里,强调人人都是生活美育的教师,所教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人人也都是生活美育的学生,是自己的学生,即为自我教育的真谛。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是自始至终的,因此生活美育是终身教育。而李渔的《闲情偶寄》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可视为生活美育的范本。

李渔的生活美学可精要概括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心”不仅指人心人性,也指物性,人性与物性相应相合,才能够尽善尽美。同时,这里更需要明确的是人生态度与价值立场上的本心。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够顾及他物的性情,李渔不喜“盆内之花”“笼中之鸟”“缸内之鱼”,正是由于囚鸾絷凤的做法令物性局促不舒,从而自制鸟笼,除尽拘囚迹象。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他设计的湖舫便面“摇一橹,变一像,撑一篙,换一景”,尽现风摇水动,刻刻异形之美,则是遵从了山川流转之性。“居处习见,能移性情”,眼前所见常常能够改变我们的心境和情绪,李渔居室的“无心画”与“梅窗”等使得四季之景皆作天然图画,营造出化板成活、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而“活”“生”二字皆是依靠顺应物性而实现的。遵循这样的原则才促成了“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这样极具立体环绕效果的独创设计。在个体心灵层面,李渔强调避忧和寻欢,指出止忧之法有五,认为我们的身心都是“数月之调和,不敌一朝之紊乱”,所以时常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远离激烈的情绪困扰是其重要的“养生之道”。

《闲情偶寄》的凡例谈及,在革故鼎新的盛世中,读者应当可获知一两件前所未见的事情、一两句前所未闻的言辞,以“阔视听,新耳目”。而创制别具匠心的样式,绝不意味着引人奢求标新立异,而是要求摒弃过多无度的追求,做到物尽其用,因地制宜,暗含了戒奢从俭的风尚。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渔不仅有鸿篇巨制的格局观,更能够注重细节,以洒扫房屋为例,道出“一事不做而生十事”的道理,提醒人们应当注意生活细节,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雅致。

总的来看,李渔所推崇的是传统的中国美学范式,强调在真假、虚实、远近、内外等相对立的因素之间创造美,其中的核心在于“中和”,实现一种和谐持中、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化境”。审美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当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心中皆自生一种“化境”,这一点笠翁在文中鲜明呈现,读者正是理解了这一种心境,才能够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

四、最后的话

树娟是一位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较为平衡发展的青年学者。大学本科期间,她参与了我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广西粤剧演剧形态资料库建设研究”,协助我完成了梧州、玉林等地粤剧演剧田野调查,展现了较强的实践调查与科研能力,并出色完成了国家级大学本科创新项目《广西粤剧演剧生态调查与研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正是这一路的精进与坚持,才有了她进入南京大学跟随解玉峰先生在词曲学方向继续深造的资粮。如今转眼已是第三个年头,我很惊喜地收到她寄来的《闲情偶寄》注释本。通读全书,她的注释细致翔实,文从字顺,明白易懂,基本能够满足大众读者的理解要求,而《闲情偶寄》所指向的生活美育更能为时下茫然的人们带来启示。生活与学术于树娟而言,才刚刚开始,愿她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幸福,让学术寄寓在美好的生活中,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