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操结束后,整栋楼淹没在杂沓的脚步声里,依稀听见有人在喊:“快!要来不及了。”“行了,别弄了,再磨蹭就要锁门了。”
脚步声渐渐稀拉下来,最后一个人跑过走廊之后,整层楼一片寂静。
每层楼有一个公共卫生间,两个洗面台,我以为,这些人忙碌了一早上,卫生间里定会一塌糊涂,没想到干净得像刚刚打扫过一样,一星水迹都没有,窗口那里,居然摆着一只玻璃的椭圆形花瓶,里面养着一丛青翠的水竹。这已经是我进来后第二次感叹它的干净了,这里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
洗漱完,收拾好房间,便带着小优下楼,说不定庄老太已经在餐厅等我们了。昨天她答应今天带我们出去看房子的。尽管这里不要钱,又很舒服,我还是不得不去租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有个年纪较大的老女人正拿着一只空饭盒从外面进来,见我们下来,笑着向我们指了指餐桌,那里有两只倒扣着的塑料小盆。
一大一小两个托盘,上面分别写着:辛格的早餐,小优的早餐。
我拿着它们问那个人,纸条是不是她写的,她摇头。
那就只能是庄老太了。便问她庄奶奶在哪里,她还是摇头。她似乎不爱说话,但她的头摇得令人温暖,因为她是笑着摇的,让人觉得她在为她的摇头表示歉意。也许我们起得太迟,要不就是庄老太有事,只好先出去了。
她开始在旁边打扫厨房,我揭开了倒扣着的塑料小盆。
我的早餐是一小碗稀饭,一个馒头,小优的早餐是三分之一碗稀饭,半只馒头。真是精打细算哪,半个馒头都不浪费。
馒头倒是不错,很有劲道,似乎是老面发的,比外面卖的好吃。稀饭也熬得不错,跟家里小锅熬的没两样。偷悦的口感顿时抵消了刚才的不快。
小优的半只馒头剩了一小半,稀饭也只吃了几口,说是再也吃不动了。这才觉得,她们的量的确掐得很准,不像我们在家里,小优没有哪顿饭不剩,最后不是倒掉就是我胡乱吃下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见我们吃完,刚才那个女人马上绞了拖把,开始打扫餐厅。
我刷了盘子,按照墙上的程序把碗放进立式消毒柜里。既然庄老太不在,我只好一个人去看房子,到门口一看,那个黑铁门居然是锁着的。
敲了一会,无人出来应声,想起刚才打扫的那个人。
但餐厅已经锁门了,整个院子里安安静静,就像没有住人一样,不免让人心生恍惚,难道早上第六套广播体操的音乐、还有那些做操的人,以及她们忙忙碌碌的声音,全都是我的幻觉?甚至,我和小优刚刚吃下去的稀饭和馒头,也是幻觉?
一楼走廊尽头有间房里依稀有些声音,凑近去一听,果然有人在里面说话。小心翼翼地敲门,门拉开了,里面有三个人,都坐着,怀里抱着一堆毛线活,此时全都睁大眼睛,不出声地看着我。我很客气地问她们谁有大门的钥匙,她们全都不吭声,就像听不懂我的话一样。她们看我的表情也很奇怪,似乎她们知道我是谁,要干什么,但又爱莫能助。
我提到庄奶奶时,其中一个年轻些的说:“庄奶奶出去了。”另外两个马上埋下头去织毛衣,似乎她是她们推选出来的代言人。她们织毛衣的功夫可谓一流,虽然我也有一点织毛活的基础,但她们的指法实在是太快了,别说看清针法,我根本连她们的手指都看不清楚。
又问庄奶奶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年轻女人说了句不知道,也低下头去织毛衣。两只手像两只上下翻飞的蝴蝶,叫人眼花缭乱。
只好拉着小优出来。门一关,她们就在里面唤唤嗡嗡,本想凑上去听听她们在说什么,但又一想,我一个贸然闯入的外来者,有必要偷听她们说话吗?即便听到了,我也未必能懂。
小优高高兴兴地在树底下捡树叶玩,我则在一旁茫然地踱步。越想越觉得蹊跷,明知这里门卫管理森严,明知我今天要外出,庄老太为什么不给那些人打个招呼?白白害得我在这里动弹不得,跟被囚禁了似的。
又一想,没准庄老太此时正在外面帮我找房子呢,昨晚她就说过,叫我不要着急,不过是个住的地方,包在她身上,“不说别的,单看那段时间你对飞比,就值得我这样待你。”
于是安下心来跟小优一起捡树叶,我告诉她,过会儿回到房间,我们可以把这些树叶拼贴在卡纸上,做一片“纸上森林”。小优一听,来了精神,非要我马上回房间去拿纸来(昨天登记时,庄老太为了哄住小优,给了她一些纸和胶带之类的东西)。她现在就要做“纸上森林”。
等我拿了纸下来时,被树下一幕情景惊得目瞪口呆,不知从哪里跑出来四五个小孩,正团团围着小优,比较着谁捡的树叶最好看呢。再一看,飞比也在里面。
孩子们有一句无一句地“审问”小优:“你叫什么名字?”“你住在几号房?”“你什么时候来的?”“你有妈妈吗?怎么没看到你妈妈?”
飞比站出来说:“小优有妈妈,我看到过她妈妈。”
“那她就没有爸爸。”
“我当然有爸爸,我爸爸是做气象研究工作的。”小优哼着小鼻子说。
“瞎说,有爸爸又有妈妈的人,不会到这里来,这里的人,只有妈妈。”
“不对,爸爸妈妈和小孩,他们三个人永远在一起。”小优大声背着故事书上的句子。
“你算老几?你说在一起就在一起?那我问你,你爸爸在哪?你妈妈在哪?你们三个人为什么没有在一起?”那个大男孩步步逼近小优,小优就快哭了,两眼却狠狠地瞪着他。
我喊了声小优。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远远地看着我。小优啥着眼泪站在那里,我向她伸出双手,她却不像以往似的,朝我奔来。
我走过去,像在幼儿园那样跟他们打招呼,可他们谁都不吭声。他们似乎还不会跟人礼貌地打招呼。
他们当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刚才冲小优喊“你算老几”的那个男孩了,约摸八九岁的样子,表情倔倔的,一看就不好打交道。我避开他,问那几个小一些的:“你们都住在这栋楼里吗?”他们点头。
“你们的妈妈呢?”想想刚才他们对小优的“审问”,又想想起庄老太昨晚在洗澡间说过的话,觉得他们可能真的只有妈妈。
“她们出去做事了。”
难怪大门要锁起来,很可能只是想把孩子们关在里面。
我把纸交给小优,她马上忘掉刚才的不快,兴致勃勃地做起手工来。飞比和另外几个小孩走过去,争着要给小优打下手。这下倒把那个大的给孤立起来了,他不屑地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开始往树上爬。树干很粗,是经过多年修剪的老树,光秃秃的没有枝娅,爬起来很费事,也许他已经很用力了,但旁夕、看起来,他不过是可笑地抱着树干蹭痒痒而已。
我对他说:“找根绳子来,在树上缠几道脚蹬就可以了。”
他看了我一眼,想了想,进屋去了。
不一会,他出来了,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绳子,他看我的表情柔和了很多。我帮他往树上缠起来。还没缠完,他就迫不及待地往树上爬。这个年纪的小孩,手臂的力量已经足够了,身子却还很轻,没几下就爬了上去。
这下他可成了那些孩子的榜样,个个甩了手上的树叶,争先恐后往树上爬。
男孩继续往上爬,爬两步朝下面笑一下:“你们也想上来?做梦!”
孩子们果然爬不上去,个个回头央求地看着我。我说:“我们不玩爬树,我们玩别的。”我记得三楼房间里有只小板凳,心里有了个主意。
我让树上的男孩帮忙,把绳子穿过树枝挂了下来,再把板凳牢牢地固定在绳子上,一个简易秋千架就做好了。我让小优先来给他们做示范,稍微**了两下,小优就高兴得尖叫起来:“高一点,妈妈再推高一点。”
两招让我在瞬间成了孩子王。小孩子们认为那秋千架是我给小优做的,全都一脸讨好地望着我,希望我能抱他们上去**一**,一旦上去,就恨不得再也不要下来。表情倔倔的大男孩开始在树上叫我阿姨,我吩咐他下来,站在秋千架前做护卫,以防万一哪个孩子手没抓牢,从板凳上掉下来,我则在后面轻轻地推。孩子们按照我的命令,站在一旁排队等候,**满五十个就下来,换另一个上去。
“……九、十、十一、十二……”孩子们齐声数着,连最小的飞比都开始跟着一起学数数了。
要开午饭了,我带着小优去洗手,那些孩子也跟在小优后面,排着队去洗手。我注意到,那个大男孩有点尴尬,他本能地想跟上这支洗手的队伍,但他的自尊心又阻止他这么做。我只好叫他:“过来帮帮忙。”我临时给他找了个差使,让他负责帮孩子们持袖子,省得他们拖拖拉拉把衣服打湿了。
负责开饭的还是那个年纪大些的笑眯眯的女人,“今天他们总算玩出点正经名堂来了,多亏了小优妈妈。”
“咦?你知道我的名字?”
“不知道你的名字我怎么给你备饭呢?我们这里要看到名字才能备饭的。”
我问她孩子们平时是怎么玩的,她说不出个名堂来,“突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他们是怎么玩的,反正就是疯疯赶赶,打打闹闹,一会儿这个哭,一会儿那个喊,就数今天玩得最好。”
吃过午饭,我让他们各自回去睡会儿午觉,下午两点再来树下集合。
小优刚刚上床,就听见门外有响动,推门一看,孩子居然跟着上三楼来了,这会儿都站在我们门外,轻轻喊着小优。
“不行!”我轻轻喝止了他们,“睡完午觉才能玩。小优已经睡了,两个小时以后,才是游戏时间。”然后就关了房门。
小优其实也有点兴奋,我马上使出催觉秘方:用睡意蒙陇的声音给她讲故事。讲着讲着,她的眼睛开始发直,眼皮开始打架,最后完完全全合上了。
趁她睡觉的时候,我把秋千架做了改良,在板凳上又加了两道绳子,这样一来,孩子就完全固定在秋千架上了,不担心会甩出去。说实在的,刚才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的时候,我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我的童年,那时,我们家旁边也有树,树下也有一起长大的玩伴,我们一起**秋千,跳房子,踢毽子……我从包里摸出两枚硬币来,再加一条手绢,一个好看的毽子就做成了。就算只在这里待一天,我也要小优这一天过得快乐,必须如此。当我把她从那个家里带出来时,已经硬性剥夺了她许多东西,已经很对不起她了,今生今世,每时每刻,我一定要拼尽全力,让她快乐。
两点,小优打了个呵欠,准时醒来,一见我就叫:“我要**秋千。”
r1有点重,费力一拉,一个东西热乎乎地倒在我脚边,吓得我差点没叫出声来。
孩子们东倒西歪在门前睡了一地,就连那个最大的孩子,也靠着墙壁睡得口涎直滴。原来孩子们中午一直没走。
一个个叫醒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房去睡,他们七嘴八舌,但基本是一个意思,怕我们走了。
“我说过我们要走吗?”
,’你都没有穿上那样的衣服,当然不会久待。”大些的男孩指着那个在餐厅打扫的女人说,她此刻正端着一只饭盒往楼下走。
看来这种卡其色的长衣长裤就是这些女人的制服,我还以为它们只属于那些卖饭团的女人呢。
转眼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问餐厅里那个女人,饭钱是不是交给她。她依旧笑眯眯的。
“来我们这里吃饭的客人,都不要钱。”
“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这里经常有客人来?”她正要走,我一把抓住了她,我有太多的话想问她。
“不经常,很少。”
“关于我,庄奶奶怎么跟你交代的?”
“她没交代什么。我们这里一般不会有人来,但只要来了人,就要像一家人似的招待她。这是谁都知道的规矩。”她的表情让我感觉自己某种无端的猜测实在是很鲁莽。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西门坡一号呀。”
“不是,我是问你,这里……它是个单位吗?是什么单位?反正我瞧着不像是个家庭。”
“它就是西门坡一号。”看她那表情,我觉得也不用再往下问了,问也是白问。
晚饭吃的是饭团,外加一碗番茄土豆汤。
奇怪的是,我没在餐厅看见那三个织毛衣的女人,餐厅里只有我和这帮孩子们,那个女人偶尔出来晃一下。她的工作似乎除了做饭就是打扫。我再次拉住她问,怎么不见上午我见过的那些织毛活的女人出来吃饭。她说:“孩子和大人是分开吃的,要么孩子先吃,要么大人先吃,但晚上一般是孩子先吃,因为大人们的事情还没做完,而孩子们又睡得早。”
想了想,又问她:“这里的大门锁着,却没有门房,进出的人怎么开门?”
“要门房干什么?自己有钥匙呀。”
“你是说,你有钥匙?”
她直摇头,“我没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钥匙的。”
罢了,安心吃饭吧,一切等庄老太回来了再说,我直觉,她一定能给我一个权威的解答。
吃完饭,又给孩子们讲了几个故事,正要打发他们回到各自的房里,外面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卖饭团的大军回来了,每回来一个人,自行车就在大门那里发出呕哪一声响。一个孩子冲到窗边,大声道:“我妈妈回来了。”说完拉开门就往外跑,生怕有谁缠住了他似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在门口发现了妈妈,只有那个最大的孩子站在窗前一动不动,我走过去问他:“你妈妈还没回来吗?”
他不吱声,脸板得难看。
又间他在哪里上学,他梗着脖子说:“你为什么不先问问我,有没有在上学?”
这下轮到我大吃一惊了,都这么大了,难道还没上学?
正要再问别的,他一拧身,擦着我呼呼呼地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