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梭,转眼四年。

1969年11月16日中午,耸立在东风基地2号卫星发射场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加注完毕。发射中队二分队长卢大捷穿着加注防护服从脐带塔下来,恰逢三分队长阙昕飞带领盖世华等人进场作最后的射前检查。

阙昕飞问卢大捷:“加注顺利吧?”

卢大捷说:“顺利,比任何一次都顺利。”

盖世华望着卢大捷,笑着说:“累坏了吧!看你把眼睛都熬红了,加注时没有打瞌睡吧。我还想呢,要是卢分队长迷迷糊糊下错口令,那就糟了。”

已经连续工作31小时的卢大捷拍了拍胸脯,说:“再干一天一夜也没问题。下面就看你们分队的了。”

正说着,气象站站长邵紫荆带着气象观测人员进场了。才当上站长的邵紫荆显得特别兴奋,他朝着阙昕飞、卢大捷、盖世华大声嚷嚷:“怎么样?有把握吧?”

阙昕飞胸有成竹地回答:“绝对没问题。”

卢大捷说:“下面就看你的气象了。你这个站长可要管住老天爷哟!”

邵紫荆指着身后的几名女战士说:“没问题,就凭咱这几位姑娘不辞辛苦连续观测,老天爷也会感动的。从今天到明天,都是好天。”他对盖世华说,“就等着你按点火按钮,成败就在你这一指了。”

负责按“点火”按钮的操纵员盖世华说:“放心吧!只要我的手指用力一按,火箭就得乖乖上天。”说着,他的右手大拇指夸张地狠狠朝前一按。

阙昕飞说:“是该成功了。只要这次发射成功,下次就可以发射第一颗卫星了。”

他们正说着,从东边走来了卫星中队一分队长那大泉。他身着一套对襟唐装,头上包一块白头巾,俨然一位陕北老汉的模样。那大泉虽然是技术骨干,但也酷爱文娱活动,打篮球、扭秧歌、敲锣鼓、演节目都能来几下。发射团只要组织篮球队、秧歌队、文艺演出队,冀宝东政委都会点名要他参加。那大泉也乐此不疲,因为此次任务主要是试验运载火箭,卫星中队的事还不多。

阙昕飞看着那大泉的一身打扮,打趣地说:“那大胡子,你们真是走在时间前面呀,火箭还没发射,你们就行动起来了。”

“肯定成功!”那大泉哈哈一笑,“冀政委让我们锣鼓队立即集合。不陪你们了。”说完,匆匆离去。

在距离2号卫星发射场120公里的28号雷达机房内,雷达团总体室技师木林森和桂懿香正在忙碌着。两人入伍后,双双分到雷达团,并立即投入到654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的方案论证,后来又下厂参与了设备的研制和验收工作。

654系统是四机部为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线电测量设备,经过一年多的现场安装、调试和校飞,设备总算正常了。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尚未验收,不能作为正式参试设备。东风基地司令员齐啸天考虑再三,特批654系统参加跟踪测量。

负责技术抓总的木林森把计算机调到最佳状态。负责飞行判决的桂懿香把显示速度曲线、落点曲线、位置曲线和横向曲线的四块安全控制板也调到最佳状态,只等运载火箭起飞。

1969年11月16日17时45分,从调度电话里传来了“点火”口令,紧接着传来“起飞”、“程序转弯”、“火箭飞行正常”等口令。

起飞18秒,桂懿香看到四块显示板上的记录笔齐刷刷一起动作。

雷达团雷团长驻足在图板跟前,看到实际飞行曲线和理论曲线竟如此吻合。他激动得大声命令:“赶快报告。”

桂懿香对着调度电话,兴奋地喊出第一句报告词:“654发现目标。”

此时调度电话里继续传来飞行报时声音:“……50秒,55秒,60秒……100秒……”

四个图板的飞行曲线和理论曲线仍然十分吻合。

桂懿香再次报告:“654跟踪正常。”

“105秒,110秒……”

“不对,火箭出事了。”桂懿香突然看到在一级关机点附近,速度曲线不再上升,落点预示笔停在原地不停地抖动。她大声问雷团长,“是否向指挥部报告?”

“等一等。”雷团长又看了看其他图板,同样感到情况不妙。他问木林森、桂懿香,“会不会是我们设备有问题?”

木林森说:“也有可能。”

桂懿香摇摇头:“不可能四块图板同时出问题。我敢肯定,火箭出问题了。”

“等我问一问。”雷团长拨通了测量处电话,报告说:“落点显示不动。是不是运载火箭出问题了?”

对方在电话里嘿嘿一笑,说:“运载火箭飞得好好的,怎么会出问题呢?是你们设备有问题吧。”说完,啪地挂断了电话。

雷团长拿着发出嘟嘟忙音的电话,尴尬地愣在那里。

“我给阙昕飞打个电话。”木林森拨通2号发射场地下室,找到阙昕飞,劈头就问,“发射成功了吗?”

电话中传来了阙昕飞欢喜若狂的声音:“成功了!马上召开庆祝大会。”

木林森一听傻眼了。他懊恼地对桂懿香说:“阙昕飞说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马上召开庆祝大会。那就是我们设备出问题了。”654系统第一次参试就出问题,而且还是十分严重的系统故障,把一个飞行正常的运载火箭误判为故障火箭。

“不可能。我们的设备不可能有问题。”执拗的桂懿香坚信自己的设备正常。她指着图板对对雷团长和木林森说,“你们看,曲线平滑,没有毛刺。这充分说明设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