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今东京)。他的家庭在明治维新前是江户世袭的“名主”,维新后家道中落。中学时开始学习汉诗文,大学时期写出汉诗文集《木屑录》,并开始使用“漱石”这一笔名。1905年(39岁)因发表长篇小说《我是猫》一举成名,从此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确立了自己描写超凡的世界及超人情的独特风格。1907年其创作进入第二个高峰时期,《梦十夜》等小说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晚年的夏目漱石(1910年以后),开始追求一种遵循天道的自我超越的人生态度,达到了所谓“则天去私”的心境。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中长篇小说。他的文学作品,深受汉文学的道德观念及西方文学中近代理性的影响,他所追求的潜藏于人类存在深处的个人主义这一近代主题,得到弟子和晚辈们的传承。他和森鸥外一起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双璧”。夏目漱石一生为多种疾病所困扰,1916年,在与病魔的抗争中逝世,享年50岁。
夏目漱石的《梦十夜》(1908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包含十篇散文,是他对人类的理想、命运、历史、爱情、艺术等人生主题的象征性思考。这种思考深入到梦中无意识世界,显得极其奇幻细腻和深刻,被评论者与鲁迅的《野草》相提并论。[64]从风格和立意上说,这十篇散文确实也和《野草》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这里,鲁迅受夏目漱石影响的痕迹明显可见,例如他也喜欢通过描述梦境来表达某种微妙的感觉和深刻的哲理,在《野草》23篇短文中,直接以梦为题材的就有9篇。1921年(夏目漱石逝世5年后)鲁迅也曾和周作人商量翻译《梦十夜》等小说,拟编入《现代日本小说集》,后因该篇太长而换了夏目漱石另外的一篇。[65]鲁迅还承认自己最喜欢的日本作家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66]以这种眼光去读这十篇文章,我们会发现它们与《野草》一样有着瑰丽的文采、奇妙的构想、深邃的哲思和过目难忘的意境;但也和《野草》一样,感觉细腻,寓意深远,十分难以理解。通过对《梦十夜》的解读,我们也许可以对鲁迅的《野草》有更准确地把握。本文下面将对《梦十夜》逐篇作一个试解。
《梦十夜》中所有这十篇微型小说都是以做梦的方式来讲述的。第一篇讲述“我”的女人将死,嘱咐“我”用珍珠贝壳挖坑将她埋葬,用“天河降落的星尘碎片”做墓碑,并请“我”在她墓旁守候一百年,允诺“我一定会回来看你”。“我”答应了,并照女人说的埋葬了她。然后是漫长的守候。无数次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我”开始还在默数,后来就完全记不清了,就这样等啊等啊,直到后来,“我眺望着满布青苔的圆墓碑,不禁想着,是否是被女人骗了”。但就在这时,墓碑下方长出了一株百合花。“之后自遥不可知的天际,滴下一滴露水,花朵随之摇摇摆摆。我伸长脖子,吻了一下水灵灵的冰凉雪白花瓣。当我自百合移开脸时,情不自禁仰头遥望了一下天边,远远瞥见天边孤单地闪烁着一颗拂晓之星。此刻,我才惊觉:‘原来百年已到了。’”
读到这里,我们的心不禁为爱情的坚贞而感慨万千。这种爱情并不是没有动摇和怀疑的,但它毕竟坚持了百年,也就是说,坚持了一生。日本文学史上,把爱情不是写成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写成一种承诺,甚至一种“义”,这是有传统的。例如日本最早的神话传说《古事记》中就有一个“赤猪子”的故事,说一位美丽的少女赤猪子在河边洗衣裳,被天皇看见了,天皇就对她说:“你不要嫁给别人了,不久我一定来接你。”天皇回宫后却将此事忘记了。赤猪子每天都在等待天皇召见,一直等了80年,最后想,我好不容易等了一场,一定要让天皇知道我的心情。于是备了礼物去见天皇。天皇知道后大为吃惊,并深为自责,但已无可挽回,只好用赠诗和送礼来表示歉意。[67]当然,一旦涉及“义”,事情就不仅关乎两情相悦,而是超出单纯的爱情,成为一种生存的信念和原则了。夏目漱石这一篇也是如此,那颗终于等到的“拂晓之星”,就是超越有限人生的信念和原则,正是它引导和支撑我们忍耐孤独和寂寞,在整个一生中都信守着自己的承诺。
第二夜的梦是讲述武士修道的。师父责备“我”无法开悟,是“人类的渣滓”;“我”则怀着复仇的怒火去打坐修行,发誓一旦修成,首先就要夺师父的性命——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武士道的精神是:“若无法开悟,只能自刃。武士一旦受辱,怎能苟且偷生?不如死得壮烈。”所谓开悟就是领会到“无”的境界,一切皆空;但对于武士来说,一切皆空并不是一无所为,而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首先就要杀掉自己最痛恨的人——师父。所以武士道精神的意义就在于以“无”的名义鼓舞人类你死我活地互相争斗仇杀。作者在这一篇中对武士道修行者(“我”)的这种自相矛盾做了辛辣的讽刺,即越是急于复仇便越是努力修行,但摆脱不了仇恨的修行如何能够开悟?“我”只好强忍住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郁闷去苦修苦练,这种苦闷“四面八方都被堵住了,找不着出口,状况极为狼狈”。最后虽然勉强达到了对周围感觉都好像“消失了”的效果,但“这并不表示‘无’已现身在我眼前。我只是马马虎虎坐着而已。然后,隔壁房间的座钟开始响起来。我吓了一跳,右手马上搁在短刀上。时钟又敲响了第二响”。这说明这种“开悟”的迹象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只要一有响动,世俗的贪、嗔、痴立即现形,支配着“我”的潜意识和本能。本篇对日本武士道的批判类似于鲁迅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批判,因为武士道在当时的确是弥漫于整个日本国民中的普遍的狂热气氛。
第三夜的梦讲“我”背着自己瞎了眼的孩子前行,想找个地方将他丢弃,但瞎孩子却引导着“我”的行走方向,进入了一片森林里面。孩子与“我”对话如同平辈,甚至还有些居高临下,料事如神,仿佛知道“我”的内心想法一样。在林子里,孩子说:“那天也刚好是这样的夜晚吧。”“我”问道:“什么?”答曰:“还问什么?你不是心里明白?”这时“我”也的确感到自己好像明白,“只是不太知道详情。只感到好像也是这样的夜晚,也感到再往前走的话,就会万事明白了。更感到若真万事明白的话,可了不得,所以得在还不明白时早点丢了这孩子,这样才能安心下来。我又加快了脚步”。到底明白什么,这里始终没有说清,但却有两个预感,一是“再往前走”就会明白,一是如果真地明白了,那“可了不得”,所以不如在尚不明白时趁早丢了孩子,“这样才能安心”。
这几段话的意思很晦涩,但接下来似乎有些提示,即这孩子“像一面镜子,能把我的过去、现在、未来,即使再些许的事实也能一览无余地全照出来”。表明这里所讲的与历史有关。历史既古老又幼小,内心明白一切,但他又是个瞎子,并且是“我”的儿子,因为“我”自身就在创造历史。这个历史能知道大的方向,但却看不清眼前的具体事物(瞎子),只能摸索着前进,所以对于创造历史的“我”来说似乎是一个拖累;但作为历史传统,它是想丢也丢不掉的。当“我”自以为可以随意地抛开历史传统时,它好像是很轻的;但一旦“我”意识到“我”将永远背负着历史并承担谋杀历史传统的罪名时,那孩子“立刻像一尊地藏菩萨石像般异常沉重起来”。文中提到“文化五年(1808年)”的那次传统的断裂,孩子说:“今年正好是你杀了我满百年了呢!”《梦十夜》发表于1908年,1808年则是外国(英国)军舰首次开入日本港口的一年,从此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到了国内外各种力量的不断冲击,最终酿成了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这就是所谓“我曾经杀死过一个盲人”的所指。文章中的“我”象征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人又背负着历史;而人背负历史的方式恰好又是背叛历史而冒险进取,创新开拓,而不是先弄“明白”了再往前走。所以“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必然会同时背负杀害历史传统的罪,必须由地藏菩萨这位地狱的冥王来审判。
第四夜梦见的是一个类似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式的荒诞故事。喝酒的老爹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和岁数,人家问他住在哪里,他只回答“肚脐里头”;问他要到哪里去,也只有三个字:“去那边。”他玩给小孩子看的“手巾变蛇”的游戏虽然一再鼓吹和许诺变出蛇来,却一直没有兑现。“我”等了又等,“一个人孤单地一直等候着”,可是老爹却走入河中,再也没有出来。这一篇的解释余地很大。如果联系上一篇来读,“老爹”也可以看作就是历史本身,他虽然已经有“一大把银白胡须”,但“他的脸光滑细腻,看不出有一丝皱纹”。他“大口地干酒”,不时地“呼出一口长长的大气”。玩游戏时不断地鼓噪,声称“等一下会变”,但最终什么也没有变出来,连他自己也消失在河水中了。而“我”则一直还在等待着。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它总是激起人们的期望,希望有所改变,但实际上只是玩了一个无聊乏味的游戏而已。
第五夜同样是一个关于等待而不得的梦。这次是“我”在临被处死前等待自己的恋人,大将同意“我”在翌日天明鸡啼之前和恋人会面,过了鸡啼的时辰则将被处死。“我”的恋人骑马在黑夜中飞奔,即将临近的时候,突然在路边响起一声鸡啼,马儿的前蹄刻印在岩石上,随即马和恋人一起坠入了万丈深渊。原来,模仿鸡啼害死恋人的是“天探女”,即佛教传说中的恶作剧的小鬼。所以“我”把天探女视为永远的敌人。这里的“大将”当然是指命运了,命运从来不做作,很朴实,而我们每个人虽然最终都是命运的俘虏,但却可以坚决不向命运投降。我们可以在命运所规定的期限内与自己的恋人即理想会面,宁可献出生命,也要为理想而奋斗。然而,在一切时代,天探女式的伪报晓者都是人类社会的瘟神,因为她提前使我们的理想葬送在深渊中。
第六夜梦见的是镰仓时代(13世纪前后)的著名雕刻大师运庆正在为护国寺雕刻仁王像,但围观者包括“我”在内都是现代人。运庆不顾周围人们的议论,专心工作,以熟练的技巧任意挥锤进刀,木屑纷落之处,仁王轮廓已现。一旁观者评论道:“不难啊!那根本不是在凿眉毛或鼻子,而是眉毛和鼻子本来就埋藏在木头中,他只是用凿子和棒槌将之挖掘出来而已。这跟在土中挖掘出石头一样,当然错不了。”这一评论显然脱胎于文艺复兴雕刻巨匠米开朗琪罗[68],是一种非常机智的说法。但也极容易引起误解。例如“我”就受到这种说法的**,以为“原来所谓的雕刻艺术也不过是如此。若真是如此,那不管是谁,不是都能雕琢了?想到此,我突然兴起也想雕琢一座仁王像的念头”,于是回家找来工具,试图对屋后柴房里的一堆橡木块实施自己的计划。结果当然是失败了。“我将所有木头都试过一次,发现这些木头里都没有埋藏仁王。最后我醒悟了,原来明治时代的木头里根本就没有埋藏仁王。同时,也明白了为何运庆至今仍健在的理由。”
艺术和历史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事后的评价都是很容易的,所谓“事后诸葛亮”很轻松地就能够指出历史事件和艺术形象的来龙去脉,好像那是一些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必然的事物,问题只在于如何发现它们,按照它们本身的形态和规律将之揭示出来。但是实际上,要进行艺术创造和采取历史行动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家和历史英雄都要有天才和开拓精神。所以这种行动一旦做出,就具有永恒性,它是不可模仿的,一次性的。运庆“至今仍健在的理由”就在于不再有人能够达到运庆的灵感,所以这种灵感是不可取代的,有它永恒的生命力;相反,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运庆的成就,运庆的名字早就湮没了。由此可见,所谓雕像本来就埋藏在木头中,这是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说的话,因为在他眼中,万物都是他心中的艺术形象的化身,他在万物中看到的其实是他自己的心像。其他人要想达到这一境界,也必须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而他所看出的形象当然也就是他自己独创出来的形象了。
做一个艺术家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因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艺术家。同样,每个人也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尽管他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但只要他达到创造的自觉,这些条件就全都是他用来创造历史的材料。你只有在创造了历史以后才能说,“历史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如同说“雕像本来就在木头中”),但不是在此之前。
第七夜梦见了一艘毫无目的地的大船,只见到船在喷吐黑烟,破浪前行,但船上的人谁也不知道将驶往何方。水手们安心于“身在浪上,以橹为枕,漂啊漂吧!”但“我”却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往何方”,甚至觉得“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船上有倚栏低泣的女子,有研究天文学和神学的外国人,还有沉浸在音乐中的男女,他们全都不关心船只的方向。“我越来越感到无聊。终于下定寻死的决心。因此某天夜晚,趁着四下无人时,断然纵身跃入海里。”然而,正当双脚离开大船的一刹那,“我”突然后悔了,觉得就这样死去太可惜了。只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向水面落去,“船只一如平常地吐着黑烟,从我身边驶过。此时,我才醒悟到,即使不知船只将驶往何方,我仍应该待在船上的。遗憾的是,我已无法实行了悟后的道理,只能怀抱着无限悔恨与恐怖,静静地坠落于黑浪中”。
此篇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于整个社会的矛盾心态。无目的的大船象征着当时的日本,日俄战争后,它正开足马力向大海驶去,但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目的。“我”已经在船上,离弃大船意味着自杀;但“我”又不愿意与一艘前途不明的大船共命运,于是选择自杀。但是自杀了就更加不可能搞清船的目的了。所以“我”最后了悟到的道理就是:继续留在船上,但尽量弄清船的前进方向。这将是痛苦的,疑惑、动摇、彷徨在所难免(“非常不安”),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总比自行了结、沉入海底要更有意义。鲁迅当年就是选择了这条充满痛苦和荆棘之路,而不愿以沉默和闲适(精神上的自杀)来逃避和自欺。
第八夜的梦围绕着一个“看”字。在梦里“我”进入到一个理发店,三四个穿白制服的员工异口同声地喊着欢迎光临。“我”坐在镜前,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以及身后的一些景象,但凡是“我”所感兴趣的,由于镜子的限制都看不完全。如庄太郎带着他的女人走过,“我”想仔细瞧瞧女人长什么样,“可惜两人已走远了”;豆腐小贩吹着喇叭经过,也“害我老挂在心上”;有个熟悉的艺伎出来,和“我”道了寒暄,“可惜对方老不出现在镜中”。开始理发了,穿白色制服的高大男子一言不发,也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开始动剪。他所说的唯一的一句话是:“先生,你看到外面那卖金鱼的吗?”“我”说没看到,他也就没再开口。这时突然有人大喊危险,似乎是一辆脚踏车和一辆人力车闯了进来,冲到了白衣男子身上。“才刚看到,白衣男子即双手抓住我的头,把我的头扭向别处。脚踏车及人力车都消失了。”接着,“我”听到了从小熟悉的卖糕小贩的叫卖声,“所以很想再看一眼,可是卖糕小贩却不肯出现在镜中”。这时,“我将全部视力集中在镜角”,发现身后柜台内坐了一位女子在数钱。正当我看着时,白衣男子却吆喝洗头,等我站起来,却不见了数钱女子的身影。直到最后“我”走出理发店,才看到白衣男子唯一让我看的那位卖金鱼的小贩,他“目不转睛地望着眼前的金鱼,完全不为周围的喧哗景物所动”,比起前面那些生动的人物来,实在无趣。“可是在我盯着他看的当儿,他依旧纹丝不动。”
所有这些描述给人一种郁闷的感觉,想看的东西不能看,受到镜子的限制,让看的东西则毫无生趣。在理发店里,人的视觉完全被操纵了。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理发店,“白衣男子”就是一整套舆论控制机器。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不满的心情。
第九夜的梦讲述了一个悲哀的故事。武士出门打仗,早已抛尸疆场,家中的女人和孩子却还不知。每天夜晚母亲都要背着孩子去神社祈祷,求八幡宫的弓箭之神保佑夫君平安无事。当母亲祷告时,孩子在背上会哭起来,无论哭得多么厉害,母亲都不会终止祷告。然后是放下孩子,将他用腰带系在柱子上,自己在石板路上来回拜祭一百次。孩子的哭声牵动着母亲的心,实在哭得太惨时,也只好半途而废,把孩子哄安静后再从头开始,直到拜满一百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如此让母亲昼夜牵挂,夜晚更不能安眠的父亲,其实早就因流浪武士的身份而丧命了。这个悲哀的故事,是母亲在梦中告诉我的。”对战争和武士道精神的批判在这里极具人道的感染力,武士的光荣是以女人和孩子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他们才是活生生的祭品。武士死了,只有母亲才把这个故事代代相传。
第十夜梦见的是一个唯美主义者的故事。庄太郎是镇内长得最俊的男子,他唯一的癖好就是坐在别人的水果店前观赏来往的漂亮女子,同时也观赏店里的漂亮水果。但他既不买水果,也不吃水果,只是看和称赞。对女人也是如此。有一天来了一位美女,买了一大篮水果,庄太郎自告奋勇给她送去,但竟然从此一去不返,七天后才疲惫不堪地回来,并且病倒在床。原来他跟随女郎来到一处峭壁,女子要他从悬崖上跳下去,否则就要被猪舔。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猪(以及浪曲师云右卫门[69]),但为了保命,他选择了不跳崖。于是来了一头又一头猪要来舔他,都被他用棍子打落山崖。但他打得越多,猪也来得越多,草原上数以万计的猪像一大片乌云般排着队向他涌来。庄太郎拼命奋勇地打猪鼻,整整打了七天六夜,终于体力不支,“结果被猪舔了,躺倒在峭壁上”。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可笑。在一般现实的人看来,被猪舔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值得和跳崖并列为一个选项;就算被舔,不是也毫发无损地回家了吗?但对于庄太郎来说,这可是生死攸关的事,他几乎在以性命捍卫自己的唯美标准。他对美女的追求并不怀有现实的目的,而是完全超功利的,唯美的。他对女人的欣赏正如他欣赏水果的色泽一样,是因为他“非常中意她身上衣服的颜色。而且,对女子的容貌也心动不已”。他本人也很讲究仪表风度,他那顶巴拿马草帽就是他表示礼貌的道具。应该说,他是一个追求纯美的理想主义者,在这方面甚至有某种洁癖。但可悲的是,纯美的理想把他引向了遭到玷辱的命运,这绝不是他始料所及的,所以他回家后大病一场。作者这里讲的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者通常不可避免的下场:即使理想得到实现,也随即就变质为使自己恶心的东西,或者伴随有大量丑恶的东西。在这方面,“我”同意阿健所说的“最好不要随便看女人”,意思是最好不要有什么美好的理想,因为要保持这种理想的纯洁性,“庄太郎可能会回天乏术”。但这种悲哀也绝不是世俗之人如阿健之流所能理解的,因为阿健所说的不要看女人,纯粹是从功利的角度说的,不但是说庄太郎没有得到女人,却惹来了一场病,而且是惋惜阿健想要的那顶巴拿马草帽,因为“帽子大概是阿健的吧!”
作者对理想和理想主义者的这番沉思,与前面他对历史的沉思一样,是相当深刻的。
上述解读有对当时的时代环境的联想,也有一些哲理的分析,但从文本上看,这十篇小说所表达的只是一种感觉和趣味,并不是概念先行的故意打哑谜。夏目漱石是当时“余裕派”文学主张的鼓吹者和代表人物,鲁迅在编《现代日本小说集》时于“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中特地将夏目漱石表达自己文学观的一篇序言大段抄录:“有余裕的小说,即如名字所示,不是急迫的小说,是避了非常这字的小说。如借用近来流行的文句,便是或人所谓触着不触着之中,不触着的这一种小说。……或人以为不触着者即非小说,但我主张不触着的小说不特与触着的小说同有存在的权利,而且也能收同等的成功。……世间很是广阔,在这广阔的世间,起居之法也有种种的不同:随缘临机的乐此种种起居即是余裕,观察之亦是余裕,或玩味之亦是余裕。有了这个余裕才得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于这些事件的情绪,固亦依然是人生,是活泼泼地之人生也。”[70]所谓“不触着”“余裕”,皆有不直接干预现实之意,按理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很不相同。然而鲁迅却并未责难一词,而是称赞他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辞精美见称……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71]。这是极高的评价。鲁迅的《野草》,在某种程度上也应作如是观,他不仅有“金刚怒目”的杂文(匕首和投枪),而且也有想象丰富、轻快洒脱的散文。当然其中的精神是一贯的。
(本篇引用译文参看《梦十夜》,李振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