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都有虚荣心,我们喜欢被赞美。我们装饰自己的身体和周遭的环境,希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会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状态绝佳;我们拍照是为了让别人记住自己。银,也许比其他任何元素都更能迎合我们的虚荣心。它可以映出我们的身姿,点缀我们的生活。人们很看重白银,因为它可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求知欲鼓励人们去发现。但如果不是被巨大财富所**,很难相信是否会有那么多人劳心费力去探索南美洲最深、最黑暗的角落。黄金国和银山的故事吸引着欧洲人逐渐深入美洲大陆。虽然发现了大量的黄金,但传说中黄金遍地的隐秘之城却依旧是一个神话。不过,银山却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这座“富饶之山”位于玻利维亚南部,在1545年被偶然发现。这里的白银储量非常高,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占世界银供应量的80%,至今仍在开采。
虽然有几种元素以它们的发现地命名,但银却给自己的产地命名。阿根廷是银山故事的起源,这个国家名字的意思就是“由银制成”。普拉塔河是阿根廷和乌拉圭边界的一部分,它被翻译成“白银之河”,因为从这条河输出的白银涌入欧洲,被制造成货币、餐具和药物。
用银铸造的硬币从物理层面体现了它的价值,它能避免日常使用中遇到的磨损。银被用来制成装饰品,可以彰显拥有者的财富和品位。把它打磨成光洁的镜子,人们用它凝视自己,根本停不下来。银对可见光的反射性很好,所以看起来是近乎纯洁的银白色。这种反射率仅仅在紫外线波段略有下降,因而产生一种温暖的淡黄色调,这正是我们最想要的。
在一系列化学物质的攻击下,银依然能保持它的光泽,但它并不是一点反应性都没有,只是很难被制成有用的化合物。事实上,这些化合物已经通过很多方式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这些含银的化合物不是在镜子中提供短暂的反射,而是永久地固定图像。含银化合物接收到人脸上反射出的光,被还原为纯银。他们明亮的脸颊和暗淡的笑容被铜板的银记录下来。这种达盖尔银版摄影技术后来用玻璃取代铜板,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用来记录富商和名流的底片。银幕之所以叫银幕,是因为在赛璐珞上覆盖了一层含银化合物,它们记录了被数百万人崇拜的明星的身影。
含银化合物还有其他作用。从中世纪一直到20世纪,硝酸银的别称是“苛性之月”[1],用来除去疣。但银对人体健康的帮助不仅仅是美容:银对于人类的毒性相对较低,但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力非常明显。
据说,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自己专属的水。水是专门筛选的泉水,煮开后放在银质器皿里[2]。在很多井底发现了古代银币,这种行为可能存在依据,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习俗。如今,银颗粒被嵌入医疗设备的塑料里,比如静脉注射管和导管,目的是防止感染。
银不会做错事,但人类有时会受到蛊惑。有人被银的抗菌特性迷惑,吞食了含银物质,甚至过量,继而导致了银质沉着病,也叫银中毒,患者的皮肤和眼睛会因为银沉积而变成蓝灰色。这种病从表面上看非常独特,而且症状持续较久,但并不致命。
银的魅力也会让人堕落。无论是寄予电影或写真的成名渴望,还是号称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或者仅仅因为三十块银币就可以把每个人都明码标价[3]。
[1] Lunar Caustic,因为银被炼金术士与月亮联系起来。
[2] 传说居鲁士大帝只喝“乔斯佩斯河”的水,他的军队备有大批装有开水的银器的马车。
[3]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犹大因为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因此“三十块银币”的说法常用于文学和演讲中,指代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信任、友谊或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