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出自北宋大学士苏轼笔下的诗句,传诵至今九百余年不衰。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一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此诗语多转折,用典甚多,有宋诗的说理过多之嫌,然而全诗富含人生历练,洞察人生悖论,引人思索,依然流传颇广。

全诗最佳是开首二句,大意是:虽然粗丝束发,粗布裹身,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倘若有诗书在胸,气质依然不凡。这对于尚未得志的文人,最具抚慰心灵、提振信心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遂成千古名句。

近年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的引用率看涨。教师讲课引用,领导作报告也引用,读书人大都喜欢引用。大约是社会追名逐利、浮华奢靡风气过重,高雅清醒的人士需要借用此典自警、自省、自励。还有便是社会各界读书热气上升,全民阅读活动渐次开展,人们以此诗句鼓动、号召和互勉。

不过,人们用此名句鼓励人们努力读书学习,却似乎有些误用或者曲解。曾有人著文指出,句中“诗书”一词即为学问,大意是指一个人有了学问,其气质自然提升。其实在古人那里,诗书不仅是学问,也包含文学修养特别是诗词歌赋修养的内容,说到底,乃是概指所有的文化修养。诗词歌赋修养则是全部文化修养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和基础,是有关心灵、品质、气质、感情的修养,故而才有孔子名言:“不学诗,无以言。”然而当今世人多以为学问最是重要,追求的是中考高考硕士博士步步登攀,至于文学修养之事特别是诗词歌赋修养,倘若与考试无关,则往往被忽略不计。倘若与考试相关,则只问标准答案对错,大体是不问赏析的自由与独创,如此一来,也就与诗词歌赋修养的本义基本无关。叶嘉莹教授曾经如此看待诗歌,她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此话道出了诗歌修养的真谛。

诗歌的境况每下愈况久矣!

在文学界、出版界,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说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颇为令人啼笑皆非。甚而,即便如此,写诗的人还有越来越少的趋势。前不久在《中国艺术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画家越来越多,诗人越来越少》,多有为诗歌哀挽之意。其实,真正的画家和诗人都应当是高雅之士,无非当今绘事极受商贾追捧,而诗歌却不受待见,不免令诗人们不忿。总之,这种种说法和现象透露出社会对诗歌普遍的轻慢态度。

中国本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热爱诗歌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诗脉绵延不断。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柳永……诗人群星灿烂。从孔子删诗到唐代以诗取士,到历朝历代均有诗人为官称相,再到今人编就的《全唐诗》《全宋诗》《全宋词》《全元散曲》《全清词》等,足以看出历朝历代对诗歌创作的高度重视。林语堂先生说得有趣,他说古代“所有的中国学者都是诗人,或者装出一副诗人的模样,而且一个学者的选集中有一半内容是诗歌。自唐朝以来,中国科举考试在测验重要的文学能力时,总是包括诗歌创作在内。甚至家有才女正待出阁的父母,有时是才女本人,在择婿时也要求对方能够写一手好诗。阶下囚经常因为能够写几首好诗而为掌握他生杀大权的人所赏识,并且重新获得自由或受到特殊礼遇。诗歌被视为最高的文学成就,被当作测试一个人文学技能的最为可信、最为便捷的方法”。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得严肃,他有一篇文章《读诗》说道: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诗歌被认为是文学中最为高雅的艺术,是文学的皇冠,这是中外文学中几乎一致的看法。在中国文学中,诗歌的地位甚至不是“高雅”一词可以评价到位的。林语堂先生认为: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林语堂先生对于中国诗歌的评价绝非妄言。在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最早也最为明确提出“诗教”的国家就是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教的概念就已经提出。《礼记·经解第二十六》有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所谓诗教,望文生义,即诗以教化,诗以育人,以诗滋润心灵,以诗酿就社会风化。诚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认为,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些都是诗可以教化社会人心的重要论述。诗教在盛唐达到高峰,以诗取士的政策出现,当时的高考指挥棒自然带来了诗歌的创作、传播和欣赏的大发展大繁荣。诗教,乃是中国传统教育对于人类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

曾几何时,几近于宗教地位的诗歌竟如此不受待见。

诗歌的式微,首先责任在于宋明理学勃兴。“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自然难以与张扬人性的诗歌在庙堂上共存。及至明清两代,八股取士,高考指挥棒哪里容得下诗歌之神自由发挥。进入当今市场化时代,社会风气大变,时间成了金钱,效率成为生命,哪里还顾得上踱着方步的诗歌。诗歌进一步遭到冷落实在是势所必然。好在高考指挥棒总还要对民族文化遗产有所反映,这才使得中小学语文课本不曾放弃若干古代经典诗歌。然而,因为考题的标准化要求,又使得有关心灵与品质的诗歌学习变成了一道道令人生疑的选择题,害得可怜的学子们但求早早结束考试,哪里还去回味吟诵诗歌的快感。至于在社会传播和阅读中,诗歌总在一个不尴不尬的地方。社会上,不读诗是普遍的,诗集卖不掉更是普遍的。诗歌本应该首先属于青年,可是,社会上年轻人不爱诗不读诗却甚为普遍。许多人不是忙于生计便是忙于图谋事业发展,稍有闲暇就是急速翻阅“职场谋略”一类书籍,或者在网络上、微博中游**,早就失去踱着方步吟哦诗歌的雅兴,更少有直抒胸臆、言志抒情的诗歌创作。这是最为让人可惜的。可以说,对诗歌这一有关心灵和品质的艺术的轻视乃至蔑视,暴露出社会文化中势利、粗陋甚至鄙俗的一面。

然而,诗歌的国度总归在延续不断,盛衰只是过程。诗教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因而,数千年来,以诗取士也好,不以诗取士也罢,诗歌始终伴随中华民族前行。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社会每有重大变革,总有言志抒情的诗歌热潮相应兴起。清末的诗界革命,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抗战时期的抗战诗歌唱响,四五运动的诗歌狂飙,以及新时期初期诗歌创新探索的实践,诗神从来就不曾离开过中华民族。

在文化建设的讨论中,让社会各界普遍感到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许多政协委员认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与传统诗教可谓一脉相承。如今全民阅读正在蔚成风气,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一类活动,许多机构和媒体在不断推荐供全民阅读的好书。美中不足的是,在向社会大众推荐的许多好书中却鲜有诗歌,更难得见到今人新作的诗集,还是不免令人有些遗憾。希望有关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对诗歌的关心。一个人喜不喜欢诗歌,也许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一个国家,一个号称“诗的国度”的国家的全民阅读不重视诗歌,则事关国家文化大局。作为一个人,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想必更应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