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王阳明看到许多弟子都坐在地上,毫无表情,像是睡过去的石头。王阳明就把那些石头都敲醒了,问他们:“在想什么?”

有弟子愉快地说:“什么都没想,心里空空的,犹如在太空遨游,真是爽快。”

王阳明说:“你这不是我提倡的静坐,这是枯禅,和那群老和尚们没什么两样。”

弟子不太愉悦了,说:“您不是教我们要静坐,安定纷乱的情绪,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光明良知吗?”

王阳明说:“我是要你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弟子惘然失措。

王阳明就说:“佛家和道家讲物我两忘,不但把心外的物忘了,连心内的也都忘了,甚至连心都忘了,这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在安定思绪不要胡思乱想后,要一心一意地省察克治。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然后克掉它。

“这一功夫绝不要间断,如同你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杜绝的决心。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再打个比方,就好比是猫逮鼠,眼睛盯着,耳朵听着。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态度坚决,不给老鼠喘息的机会。既不让老鼠躲藏,也不让它逃脱,这才是真功夫。如此才能扫尽心中的私欲,达到彻底干净利落的地步,自然就恢复良知了。”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王阳明这样做是不是神经过敏?坏的念头,人人都有,而且时刻都有,比如看到美女,百分之九十的人会想到床。老舍写过一部小说,里面的男主人公看书时一看“女”字旁的字就想入非非,但那男主人公是个真正的汉子。

其实,这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注脚,你的心一动(知),其实就已“行”了。不要认为一个小私心无伤大雅,时间一久,肯定会出大问题。

民国厚黑学大师李宗吾说:“小私心就如星星之火,你就是不踩灭它,它也不会燎原。”当然,这只是李宗吾的一面之词,没几年后,就有一位后来的伟人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于我们的私心就像是呼吸般永恒存在,所以我们就要时时刻刻留意他,这即是王阳明提倡的“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字面即使是,肯定有事。有什么事?就是狠斗私心。狠斗私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光复良知。千万不能忘记这件事,这就是“勿忘”;但你也不要拔苗助长地去光复良知,不要着急,慢慢来,这就是“勿助”。

可世间有些人就是着急,恨不得一天内就能把良知光复,然后一劳永逸,永远活在极乐世界。王阳明对这种心态提出警告说:“你们呀,做功夫时千万不要着急(助长)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几乎没有人生下来就具备圣人的心性。所以说,光明良知的学业必然是一起一伏、一进一退的。千万不要因为我从前用了功夫,到现在这功夫不管用了,我却还勉强装出一个没有破绽的样子,这就是助长。这种做法的危害就在于:连从前的那点功夫也给遗弃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错误。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来就走。这就是假装一副没有跌倒的模样来,其实疼痛与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各位只要经常怀着一个‘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别人嘲笑你、诽谤你、称誉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你不要管,只是闷头在良知上用功,时间久了,你就能体会到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