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和王若飞早早便到了今晚谈判的地点:德安里一〇一号。这里是蒋介石的军委会侍从室。青砖黑瓦,西式建筑。楼上小屋,楼下大厅,门外狭长的石头台阶之上,竟竖着四根粗大的水泥圆柱。虽说此时灯光闪烁,玻璃透亮,但在那漆黑的夜幕的笼罩之下,尤其在那摇曳的树影的映照之中,依然恍若中世纪一座幽深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堡。

三位国民党谈判代表姗姗迟来,刚刚入座,他们当中的张群便喃喃自语道:

“好热,好热!立秋好些天日了,入夜还不见退凉。哦,前几天《新民报》上有一则社会新闻,不晓得诸位看见没有?说的是家居江北华兴街的一个老太太,入夜时分,酷暑难熬,便跑到嘉陵江边,把双腿泡在江水里面。结果呢,一个浪子打来,竟把她席卷而去,至今下落不明哩!”

接话的是邵力子:

“报纸我没有看,可是这种事情,倒是听人说了。我当时就在想,这有什么法子呢?重庆老百姓多住吊脚楼,竹篱笆就是墙,牛毛毡就是瓦,活脱脱一个大蒸笼!即便不跑出来淹死,呆在家中也会闷死的……”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张群没完没了地道,“不过,与其说吊脚楼是个大蒸笼,不如说整个重庆是个特字号的大蒸笼。不是么,三大火炉,重庆为首。盖其原因,无外乎这里江面窄小,山势陡峭,烈日照射得进来,炎热散发不出去。不信你们伸手摸摸,这大厅里头的桌子、板凳现在都是热的哩!”

周恩来淡淡一笑:

“那就让我们来个趁热打铁吧,既然国共双方普遍交换意见刚刚告一段落。”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张群似乎这才想起了今晚的公干,“那么,请问一下恩来兄,我们是谈谈具体问题呢,还是不受具体问题的限制,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抑或提出新的问题,发表新的意见?”

周恩来的笑容消失了:

“交换意见的四天时间已过,本来昨天就应该商谈具体问题的,因为毛泽东先生约见王雪艇先生之后,你们表示要推迟一天,以便加以研究。至于我们,依旧是前几天提出的11条具体建议,因此,我意可否以此具体建议作为根据。对其已接近者不谈,而对具体事项,不拘形式地加以讨论?”

“讨论具体事项,我没有意见。只是……”张治中语意踟蹰地道,“中共方面三日提案中第九、第十两项,即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颇使政府为难,所以尚须中共方面重新加以考虑才是。”

王若飞微微一笑:

“讨论具体事项,我以为以张文白先生的明确表态为好。我们反正就是这11条,何者可以同意,何者尚须商量,都请你们一一提出,以便讨论之正常进行。”

“我也同意正常进行。”张群正襟危坐道,“要正常进行,就必须拿出诚意,以达成此商谈之目的。然而,兄等此次所提条件,距离实在太远,由此可知我等商谈之基础尚须加强,彼此了解之精神尚须增进。现在时机难得,我以为亟须确定者,当是谈判之态度和精神。”

邵力子连连点头道:

“我和张主席有同感。看了中共方面的方案,总觉得成见过重,鸿沟颇深,根本矛盾尚未消除,方案中第一、第二两条,即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拥护蒋委员长的领导地位,这样的态度就甚好,令人不胜赞佩之至。然亦有数点根本无从讨论,故我以为彼此间之了解与互谅,尚待增进。不知恩来兄以为然否?”

周恩来朝邵力子笑笑:

“具体问题之解决,不免遭遇困难,自在吾人意料之中。为求问题之解决,我们已经作了尽可能之让步。态度与精神也好,了解与互谅也好,与我们让步之行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么,我们究竟作了哪些让步呢?”周恩来扳着手指,“第一,认为联合政府现在不能做到,故此次并不提出,而只要求各党派参加政府。第二,召开党派会议产生联合政府之方式,国民党既认为有推翻国民政府之顾虑,故我等此次根本不提党派会议。第三,国民大会代表,中共主张普选,但王雪艇先生谈话时既认为不可能,中共虽不能放弃主张,亦不反对参加,现在亦不在北方另行召开会议。凡此让步皆为此次谈判之政治基础,可保证此次谈判之成功。国民党是第一大党,我等因有上述之让步,政治既可安定,各党派间亦可和平合作,毛泽东先生有此决心,毅然来渝,即在求问题之解决,如果不希望解决问题,何能远来?”

张群想了想道:

“恩来兄所谈之政治基础,我甚了解。感到困难的,即为张部长方才提到的第九、第十两条。此两条所涉及的军队改编与解放区处置办法,与蒋委员长及政府之主张距离甚远。倘如兄等所提,承认解放区政权,重划省区而治,则根本与国家政令之统一背道而驰了。如若答应了你们,势将导致国家领土分裂,人民分裂,我想,这也未必是兄等愿意的。”

周恩来迅速反应道:

“我愿意就我们所提出的解放区解决办法的四点意见,向你们说明两个原因。第一,我党对国民大会之选举现已让步,我党仅为少数党;第二,国民大会以后无论在政府,在议会,我党亦必仍限于少数党的地位。为此,我党干部之安插与党的政治地位之保持俱发生问题。所以,我党主张凡一省一市我党为多数者,其省政府主席与直辖市市长由我党推荐,占少数者由我党推荐副主席或副市长,此系为让步合作考虑,期使两党不致对立。不然无论在国民大会席上,或国民大会闭幕以后,国民党都是居于第一党,而我党政治地位,尚复有何保障,所以我们坦白提议,要求政府承认我党在所在地区的政治地位,想必不是非分之举罢。”周恩来措词恳切地道,“我党此次所建议之办法,其目的在于促成国民大会之召开;并促成国民大会后全国政局之安定,使两党均可安心。此种办法,与两党所持之原则,并无不合之处。我党所争者,惟在人事与组织,即于政令统一的原则下,我党只求人事与组织之调和配合,而决非于中央体制与法令规章之外,另外成立一种相反的体制与法令系统,我今亟待解决者,为各省、市区域与军队之数目而已。”

稍有沉默。

邵力子瓮声瓮气地道:

“兄等办法,不过是相安一时之方针,决非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王若飞盯了邵力子一眼:

“检讨我们两党之关系,非自今日始。自抗战以来,彼此之间即存在许多问题,盖由于两党作法之不同与所处之环境各异,故我党今日始有敌后军队与解放区之政权。现在抗战已胜利结束,我们要求和平民主团结,以求中国军令政令之统一。此一原则彼此都是同意的,但解决问题,必须根据事实。我党所提建议案,其中第一、第二两项即系承认国民党之政权,并拥护蒋委员长之领导地位;而我党今日所要求于政府者,亦无非在于事实之承认。此种既成事实,如不蒙政府合法承认,则客观上仍然存在。今日我党客观之事实如何?即拥有120万军队,16个解放区政权。此种事实,如不承认,而要用武力解决,则不仅为今日之国情所不容许,而且为我党坚决反对!”

周恩来补充道:

“我党不仅事实上拥有敌后军队与解放区政权,而且拥有百余万党员。此百余万党员如何安置,必须有一过渡办法,我党所以要求几个省与几个市便即为此。”

王若飞又想到什么:

“我党既有百余万党员,与百数十万军队,又有许多由人民产生之解放区及政权,而一般党员官兵等皆期望以和平民主的方式,过渡到团结统一,故我党建议成立北平行营与北方政治委员会。”

邵力子连连摆手:

“解放区为战时之状态,现在战事已结束,此事不应再提。”

周恩来当仁不让:

“此乃名词问题,因为事实仍然存在。只要按事实解决问题,名称是可以变更的。”

张群在一旁冷笑道:

“中共的政治地位,不必与解放区相提并论。中共不要以为有了解放区作政治基础,始有其政治地位。中共要保持并提高其政治地位,不在坚持所谓解放区之承认,而须就整个国家的组织来研究。即如蒋委员长已允诺国民大会增加代表名额,中共亦有代表参加共商国是,共策大计。至于解放区取消后,一切人士中央自可于法令规章范围以内尽量设法调整。只须于国家政令之统一无妨碍,任何方式都是可以商量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没有商量的余地。”王若飞反驳道,“就是说,承认中共之政治地位,必须承认中共解放区之事实,及其军队与人民所建立之政权等,否则恐难期待问题之解决。”

争论之中,久未发言的张治中突然改变话题道:

“就中共建议案里要求将中共军队编为48个师的问题,前天我与恩来兄谈及中国在此次战后,已成为世界五强之一。我们必须朝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决不可再蹈军阀时代的覆辙,决不可恃其武装向中央要求地盘。且就中共立场而言,是否必争地盘,争军队始可保证其地位呢?余以为不然。中共此时如愿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则其在国家的地位与国民中之声誉,必更高于今日。”张治中瞟了周恩来一眼,“我为兄等计,最好能将抗战期间所有中共之将领列名呈报中央,何者应委以实职,何者应授以勋章,编余人员应如何安插,中央会考虑全体抗战将士之功劳,必然秉公酌情办理。且余以为中共要保持如许军队,实为一累赘。抗战之后,敌人已被打倒,我们正致力于和平建设,吾人尚要保持如此庞大之军队,岂非决无意义乎?”

邵力子接过话题道:

“我想中共即令无一兵一卒,国民党亦不能消灭它,中共军队少一点,国民党也不敢进攻它;反之即使中共军队再多,亦决不能打倒国民党……”

周恩来打断了邵力子的话,眼睛却死死地盯住张治中:

“兄等以封建军阀割据来比拟中共,我不能承认!我以为两党已拥有武装,且有18年之斗争历史,此乃革命事业发展之结果。今日我等商谈,即在设法避免双方武装斗争,而以民主之和平方式为政治之竞争。我们认定;打是内外情势所不容许,只能以政治解决。本此宗旨,我党已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知中央对于此事之解决所准备的具体方案如何?”

张治中避开周恩来的目光,声音却不像刚才那样气壮如牛了:

“恩来兄以守为攻,我是一点准备也没有的。这似乎不大公平。中共方面所提出的11条具体建议,不过是我们今日讨论的问题。问题尚在讨论之中,且意见相左,各执一词,又如何谈得上中央对于此事之解决?至于解决的具体方案如何?那更不是今天的事情了。”

“张文白先生一时提不出具体方案来,这是可以理解的。”王若飞心平气和地道,“不过,意见相左,各执一词,却不是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理由。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兄等个人的意见,而是中央的意见。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我们需要中央给予中共9月3日之提案一个明确的答复。”

张群老谋深算地道:

“两位仁兄如果承认我们三人能够代表中央的意见的话,那么你们需要的东西是有的:我们把今日谈话的要点集中一下,或者说概括一下,形成简明扼要的文字,然后依次附于你们的11个条款之后,我想,这就是中央给予你们的明确的答复了。”

“果能如是,不胜感激。”王若飞紧追不舍,“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这份文字材料呢?”

张群皱皱眉头:“下次吧。下次继续商谈的时候,我把它交给你们就是。”

周恩来提醒张群道:

“交给我们之前,请你先让蒋委员长过目,因为只有他才能确认这是否就是中央的意见。同样的,中共方面还有什么建议,我们也将和毛泽东先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