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有位同学,她的爷爷会制一些中药丸散膏丹,老人家生前是开药房的,叫某某堂,一共开了两家分号,一家在汕头,一家在陆丰。

她爷爷的制药本事,是跟一位制药大师学的。这位大师有两个比较出色的徒弟。一位是她爷爷,另一位是她爷爷的师兄,她爷爷的师兄在香港开药房。

师兄弟两个都有拳头产品。香港师兄的拳头产品叫八卦丹。她爷爷的拳头产品叫葫芦丹。

两个产品,名字不同,外观形态也不同,但药物的成分大体相近,且都有解暑除秽、醒脑开窍的功效。

我吃过内地的葫芦丹,凭口感可尝出里面应该是含有冰片或者是薄荷脑,具体成分不清楚。同学说制作药的原材料是寒温并用。但这药给我的感觉非常走窜,含下去整个食道都凉飕飕的。

这个药,制作起来很麻烦,工序非常多,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药物要在夏天的阳光下暴晒十余日(可能是我记忆有偏差,或是暴晒整个夏天),晒的时候需要有人看着药——夏天南方变天快,一看要有下雨的迹象,就得收药,不然药淋湿就废了。

因为不能缺了暴晒这道工序,所以只能在夏天靠全手工制作这种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学的爷爷开办的某某堂,因故关门,也就是说我同学家不生产这种药物了,尽管他们有配方。这种药,她家里不做了,手艺很容易就生疏,慢慢地,家里会的人就少了。再往后,她爷爷过世,她父亲也不在了,家里还能做这个药的,就只剩下她母亲了。后来,她母亲就靠做这种药维持家里的生计。

制作葫芦丹非常辛苦,除了要熬过夏天的酷热,药物还要经过加工、搅拌、打粉和压模等工序,她母亲常遭受药气侵袭。

这种药里有种非常重要的成分,不是冰片就是薄荷脑,这是非常冰凉的东西,不是指温度上的凉,而是药性上的凉。

制作葫芦丹的时候,药物的寒气会侵袭身体。我同学的母亲就被这种寒气侵袭到身体各个关节,像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甚至小指头的关节,这些地方不仅不能碰凉水,甚至都有点轻微变形。

2008年,我回老家开乡村卫生所,她把妈妈带来给我看,这种寒气入骨,类似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之中,或者下雨被水淋湿的情况,寒气直接入到骨头里去了。

当时我只开了一次药,没有一点效果。当然,那会儿的我水平有限,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也有限。

当时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把她妈妈这个病的寒气给祛除。

我是在2006年大专毕业工作了两年,然后在2008年才边工作边念成人本科的。那年她跟我一样在中医药大学念本科,她和我是成人本科的同学,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她学到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

她学完桂枝汤这个方子之后,让她妈妈采取一个措施——每次在制药之前先喝一碗桂枝汤。

她把药物的寒气入侵等同于外感风寒来看,就这么坚持了几年后,本来是为了制药过程帮母亲抵御药物寒气侵袭的,却起到了治疗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她母亲身上的关节疼痛全部消失了,就是桂枝汤起到了驱寒的作用。

桂枝汤里面有什么成分呢?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五味药里面的生姜和桂枝都是驱寒的。所以说,这个桂枝汤真的非常神奇,当然了,如果体质不是属寒的人不要随便喝桂枝汤,喝了会心率加快或呕吐;有痰湿的人也不要随便喝,会胸闷;卫气太虚的人,喝了还会出现自汗的症状。

但是她妈妈骨头缝有陈寒,我完全没想到简简单单的桂枝汤可以成功地把这种数十年的陈寒驱除。

所以,我某天看到微信群里的一个朋友刚被雨淋到,我劝她回家先洗澡,然后喝点姜汤。

人受寒了不一定能马上发作,可能会潜伏很长一段时间才发作。有些老年人的一些头痛发作,追溯起来都是因为坐月子的时候受过寒。我个人接触到的病例里,也是有这种情况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到每一次的受寒,并且每次都要及时把寒气驱赶出去。

另外,那些需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在进办公室前可以喝几口桂枝汤。比如在手术室上班的、在超市上班的、在机房上班的或在冷库上班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前提是患者真的卫阳不足,并且没有痰湿,才可以喝。

桂枝汤虽然好,也不能滥用,一定要在懂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