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②。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③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④兮其若客,涣⑤兮若冰之将释,敦⑥兮其若朴,旷⑦兮其若谷,浑⑧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⑨?保此道者不欲盈⑩,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11)。

注释

①古之善为道者:王弼本作是“古之善为士者”,帛书乙本作“古之善为道者”。朱谦之认为此句和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同,所以,我们认为是“为道”而不是“为士”,为道即从事于得道。善为道者,指的是得道的圣人。

②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玄通,玄则深远难测,通则变化无穷,所以深不可识。得道的圣人与道合二为一,道深不可识,圣人自然也是深远难测,变化无穷而不可认识。还有一种解释是,与朴素的道合一的圣人平平无奇,不会受到特别关注,所以没有人认识他。

③豫:和后文的“犹”组合一起,成为“犹豫”,豫,是事前过多思虑;犹,是事后不必要的反刍。犹和豫都是野兽,它们进退多疑,人如果疑惑而无法决定进退时,模样很像这两种兽。

④俨:恭敬谨慎。

⑤涣:涣散。

⑥敦:敦厚。

⑦旷:空阔。

⑧浑:浑厚。

⑨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之所以浊,是因为动。若要清,只需要不动、静下来即可;之所以安(没有生命),是因为静。若要生,只需要动。

⑩不欲盈:不想盈满,不冒进。

(11)敝而新成:推陈出新、去故更新,腐朽化神奇。

译文

古代得道的圣人,精微玄妙而深通事理,高深不可测。正因深不可测,只能勉强描述他。他行动谨慎如在冬天过冰河,他思想戒惧如害怕恶邻,他待人恭敬有礼如同客人对待主人,他不顽固如同冰河融解,他淳朴如未加工的木材,他内心谦虚如同空谷,他含蓄浑厚如同一池浊水。谁能在动**混浊中安静下来而慢慢澄清?谁能在安稳中变动起来而慢慢地生机勃勃?这些得道的圣人从来不自大自满,正因不自满,所以总能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度阴山曰

舜时,中国洪水滔天。舜先是用鲧治水。鲧很倔强,和洪水硬碰硬,洪水到哪里,他就堵哪里。结果,洪水更加肆虐。舜于是命令鲧的儿子大禹接替他老爹的职务。

大禹治水和老爹鲧治水最大的不同是,他尊重水的性格,以格外谦虚的姿态向水“服软”,鲧老爹是到处堵,大禹则是到处疏。最终,他把洪水轻松地引入大海,中华大地露出水面。因这一项对人类有再造之恩的功绩,大禹得到了人们史无前例的歌颂。

但大禹异常低调,回到自己部落后,好像治水的事和他无关一样,仍然过起朴素、简陋的生活。大舜多次派人来找他参加高层会议,大禹却婉拒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部落酋长,天下的事不是我能了解的。

舜大为感动,当他很老时,把大禹叫来说:“禹,我已老眼昏花,主持繁忙的政事感到疲倦,你平日从不懈怠,请接替我总管众民吧!”

大禹连忙摇头说:“我的品德不能胜任啊。”

大舜说:“当年洪水滔天,你既在治平水患中成就功业,又在民众中建立威信。大家说,你既能勤劳为邦,又能节俭持家,不自满自大。所以,你对这个职位胜任有余!”

舜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大禹仍然谦让说:“既然如此,就让所有功臣来占卜,看谁的卜兆最吉就由谁来接位吧。”

大舜道:“大禹!我们占卜公事,是在难以决定的时候。如今我已决定,何必占卜。”

大禹只好接受舜的禅让,成为中华之主。大禹对首领之位的再三推辞是发自真心的谦虚,但这种心理却被后人形成固定形式,甚至形成传统。

古人对“自满”特别警惕,对谦虚高度重视。孔子曾在姬允(鲁桓公)的太庙中发现了一个厚底尖收、口薄敞开的倾斜的器皿,有人告诉他,这叫欹。

孔子马上转头对跟随的弟子们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警示自己的器具。空的时候会倾斜,装一半水就会扶正,装满水则会翻倒。”

弟子们很惊奇,当场做实验。他们向倾斜的欹中灌水,随着水的灌入,欹从倾斜慢慢转正,当水刚好一半时,它恰好正当。而随着继续灌水,它开始倾斜,当水注满,欹毫无客气地倾覆,水洒了一地。

孔子马上说:“哪里会有装满了水而不倾覆的器皿呢!”意思是,任何器皿只要注满,一定溢出倾覆,也就是砸锅。

为什么装满水的器皿砸锅,会牵连到人生中有“人只要自大自满就会倒霉”的真理呢?用老子哲学语境来问就是,为什么满则溢呢?

第一,满则溢的理论不一定完全出自《道德经》,但也体现出了老子的“物极必反”论。即是说,按照天道逻辑,任何事物到达极点必然回返,所以,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是否可以提供科学论证,老子没有。老子似乎只是想告诉你这个结论,你听还是不听,老子不管。这是从天道角度来说的“满则溢”。

第二,从人道角度来讲,满也一定溢。元朝人密兰沙《求仙诗》:“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意思是,一家富贵让千家万户产生怨恨;半世功业利禄名誉地位,积欠下了百世赎不完的罪孽。这就是“满则溢”的答案,如果你还不懂,那你一定听过这些俗话: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

这些话无非是告诉我们,人有了成绩是可以自大自满的,但有两个前提,第一,你对“物极必反”的天道嗤之以鼻;第二,你不在人类世界。如果你在人类世界,那当你自大自满时,一定会倒霉。

大禹为何受人爱戴?因为他在功勋卓著的情况下谦虚谨慎,不自大、不自满,从来不得意扬扬。孔子为何受万人顶礼,因为他一生都在谦退冲虚、引过自责。他眼中只有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来看不到自己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这就是不自满自大,谦虚为王啊!

老子说,只要你不表现出来自大自满,那你就能一直成功。而这种素质,只有得道的圣人才具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老子给出了七字诀:豫、犹、俨、涣、敦、旷、浑。

豫,就是谨慎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犹,其实也是谨慎小心,但豫更偏重客观事情,而犹则偏重心理上的预备。所谓俨,意思是恭敬谨慎,不做出格的事。所谓涣,就是不固执,顺其自然。所谓敦,是敦厚淳朴,这既是美德,也是吸引人的一种技能。所谓旷,是虚怀若谷,宽大能容。所谓浑,是水至清则无鱼的反面。

遵循这七字诀的人,就是老子眼中的有道之士:他敦厚、谨慎、不固执,常常保持着微笑。最重要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在谦虚,让所有人在他面前从不自卑。人人都喜欢这样在其身边没有任何压力的人,而这种人,会让你和他交往时特别地舒服。

七个字,其实只说了一个有道圣人的特质:不盈。只要不盈、不表现出盈,前途就是光明的,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得道圣人最厉害的恐怕是“浊水变清”。这是个魔术,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很多事,其实都在水中过于搅动而使泥水混合,从而变成浊水。遇到浊水时,大多数人千方百计去水中捞取泥巴,越捞水越混浊。此时,只需要静下来,给自己和事情一点时间,那浊水就会渐渐变清。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动,而是不会静。老子认为,有道之人常常能让自己安静,采用一种无为方式解决问题。当然,它在现实中的表现往往成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是非,只有稀泥的混沌之态。这是需尽量避免的,虽然很多时候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