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④。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⑤。
注释
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闷闷,暧昧不明,混混沌沌,不苛察是非。李隆基说:“政教闷闷无为宽大,人则应之淳淳然而质朴矣。”
②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察察,明察秋毫,这里指的是非要分出是非,吹毛求疵;缺缺,狡诈的意思。王安石说:“闷闷者,无所分别。唯其无所分别,则常使民无知无欲,故其民淳淳。察察者,有所分别也。有所分别,则其民不能无知无欲,而常缺缺矣。”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河上公说:“夫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
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奇,邪;妖,恶。陆佃说:“盖有正者有正,正者所谓正,正者无正是也。夫唯无正,故能超乎吉凶之表,而无祸无福,以知其极也。若夫未能致于无正之地,而流于吉凶之域,则一祸一福,其运如轮,其循如环,终于迷而已矣。”王安石说:“种种分别,遂生妄想。”
⑤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方,是四隅有棱,其棱皆如刀刃可以伤人,所以称为割;廉,棱也;刿,伤的意思。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圣人纵然光芒万丈,也必须守道,道就是低调。低调是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不要放肆;身在祸中时要责己,于是,福停滞,祸远离。
译文
国家大政无为宽大,它的民风肯定淳朴;国家大政明察秋毫,它的百姓则斤斤计较吵闹不已。灾祸,福气倚靠在它旁边,福气,灾祸潜伏在它下面。谁能知道这个终极道理呢?没有永远的正,正可以转化为邪,善可以转化为恶,反之亦然。世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太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不割人,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目。
度阴山曰
宿命论者说,人一生的饭是有数的,多吃一顿就少吃一顿,少吃一顿就多吃一顿。如果能以不吃为吃,那就能成仙(饿死也是成仙的一种)。
道家色彩浓厚的《淮南子》记载了这样的故事:边境一家人的马突然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丢了匹马的确是祸事,可祸事中潜伏着好事啊。
众人以为他因失马气糊涂了。几天后,他的马居然回来了,而且还领了一匹胡人的良马。众人来向他祝贺,他却丧气地说,看上去是福气,有可能是大祸啊。
这人的乌鸦嘴果然灵验,几天后,他儿子骑胡人的马摔断了腿。众人都跑来问他,我们是该安慰你还是该祝福你呢?
此人说,提前祝福吧。
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所有健康男子都被征调前线,边境附近的健康男子后来在战场上死掉了十之八九。但此人的儿子因为腿瘸而免于征调,保存了性命。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祸福相依”,主人公看上去像个神经质,总胡思乱想,结果是每次都让他蒙对了。故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好事可以变坏事,而坏事又能变成好事。但好事和坏事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如太极图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无间道》中的两方内鬼一样,互相潜伏。当好事出现时,坏事就开始冒头。而坏事发生时,好事也摩拳擦掌,准备上场。
倘若你真相信“祸福相依”,那你就可以像孔子那样预测未来。《列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人做好事做了三代,仍然坚持不懈。某天,他家的黑牛违反生物规律生下了小白牛。家长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这是好事。”一年后,这家的家长无故瞎了眼,而家中的黑牛再次生下小白牛。
这次,家长派儿子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是好事。”
儿子担心孔子聋了,没有听清,就把黑牛生白牛,老爹眼睛瞎的事又说一遍。孔子肯定地说:“放心,这是好事。”
儿子只好回家告诉父亲说,孔夫子认为你眼瞎是好事。
该家长说:听孔子的。
一年后,家长的儿子也瞎了。
两个人在导盲犬的引导下见到孔子,追问道:“这还是好事吗?”
孔子看了看两人,想了想说:“放心,好事。”
两年后,敌国来袭,所有男子都被政府投入战场,在一场大会战中,男子皆死。由于父子是盲人,所以没有上战场。战争结束后,父子二人的眼睛突然恢复,既保存了性命又痊愈了眼睛,可谓双喜临门。
他们觉得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预言家。事实上,孔子根本没有预言能力,他只是抱着“祸福相依”的规律,而且,长久的灾祸之后福气一定能来。正如长久的福气之后,灾祸肯定来一样。因为“祸福相依”的通俗说法就是,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
老子的“祸福相依”还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道理:祸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看正面是祸,看反面是福。比如半杯水,你可以说它只剩半杯水,也可以说它还有半杯水,其实都是半杯水,关键看怎么理解。再比如,你多活了一天,就肯定少活一天。“多活了一天”是福,“少活了一天”则是祸,二者一回事。一枚硬币,有正反面,怎么看则是你的事。
那些在遇到灾祸时不动如山的人,一定是对老子的祸福潜伏论心知肚明,他知道灾祸到来,好运也就不远了。而那些在遇到好事往往心事重重的人,也一定了解老子的祸福相倚法则,他知道好事到来,灾祸也动身了。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的大人物,无论遇到什么好坏事,都能泰然自若的原因。
事实上,无论祸福兴亡悲欢,都是人生,都是经历,只需站在五十年的角度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祸来不必哀伤,福来不必高兴,因为祸福都在向自己对立面迅速逆转着。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控制它不逆转呢?有两个办法:一是无为,让自己永远在祸中,反省自己,不动声色地看它向福走,这是无为;二是有为,在福中不要不知福,不要骄恣。
如你所知,第一个办法并不是很好,没有人愿意长久身陷祸中;第二个办法又不被老子认可。所以,人生只能是祸福循环,悲欢交替。可能,这才是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