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④。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从事于无为;事无事,从事于无事;味无味,品味于无味。这九字箴言的意思是,反对主观有为,主张无为。
②大小多少:这四个字,让所有注释《道德经》的专家学者眼前一黑,各种解释铺天盖地,各执己见。我们挑选韩非的解释: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这一解释只是为了照顾“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有条件的解释。没有人知道老子这四个字到底想说什么,还有一种可能是,老子不小心把写着玩的四个字写到了竹简上。
③报怨以德:用德来报答别人对我的怨恨。王雱说:“以直报怨者事也,以德报怨者德也。”曹道冲曰:“报怨以德,仇雠便绝;报怨以怨,相报无尽。”
④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只做小事,最终却成就大事。赵佶说:“为之于小,故能成其大。”关注于小,小积累、质变为大。
译文
行动不造作,做事不生事,玩味无味。大从小处生来,多从少处起源,用道德来回馈怨恨。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简易开始做起;天下的大事注定从细小处开始。因此圣人始终不做大事而做小事,所以才能做成大事。轻易许诺的人一定失信,总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注定遭遇更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把事情看得艰难,所以终究没有困难。
度阴山曰
无为到底是不是不为?老子在本章给出答案。
先来看卖油翁的故事。有个叫陈尧咨的神箭手在家门口炫耀箭术,当观众越聚越多后,老陈以迅雷之势射出十箭,箭箭中靶心。观众狂呼乱叫,只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老陈很难受,认为自己受到侮辱。他轻蔑地问卖油翁:“你为何不叫好?”
卖油翁笑道:“你的箭术没啥稀奇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老陈很生气,他又问卖油翁:“你凭什么轻视我的箭术?”
卖油翁回答:“凭我倒油的经验!”
说完,他拿出一个葫芦,在葫芦口放上一枚铜钱(古代铜钱外圆而中间有四方孔)。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他用勺子舀了一勺油自然地将油从铜钱的四方孔中倒入葫芦。油倒完,钱币方孔未沾一丝油迹。
陈尧咨看得目瞪口呆,卖油翁却很不屑地说:“我这手艺没什么可炫耀的,熟能生巧罢了。”
无论是陈尧咨出神入化的箭术还是卖油翁娴熟高超的倒油神技,都建立在熟能生巧上。熟能生巧的关键就是“熟”,若想熟,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简单的事重复做,最终,你就会把自己训练成无意识而行动的高手。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就是老子所谓的“无为”。
若要理解这句话,必须看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的声音居然符合音律。这一顿神操作把梁惠王看呆了,他问庖丁:“你解牛的技术怎会如此高超?”
庖丁放下刀,开始长篇大论:“说来话长,我开始宰牛时,眼中是一头完整的牛。不停地宰杀三年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依照牛的生理结构,在它各种骨头相接处游刃有余。好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他的刀是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普通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他的刀是砍骨头而将刀砍坏的。而我的刀已用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但和新刀没有区别。在我眼中,牛看着是一整只,其实早已分割完毕。我要做的只是用刀进入,哗啦一声,它的骨和肉瞬间解开,好比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当我解牛时,我感觉是毫无意识的工作。解过牛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解牛对于庖丁而言,是精神上的享受。因为他不由自主地完全沉浸在解牛的工作中,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特别喜欢一件事时便很容易沉浸其中,不知时光飞逝,更不知事情进度。好像是在云里雾里,无比悠然地完成了事情,完成后也没有多么疲惫,而是心满意足。庖丁的这种精神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
但若想达到这种无为状态,必须经历另一种形式的无为,那就是“为”。老子的“无为”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一种是“不为”。陈尧咨和卖油翁以及庖丁出神入化的技术,全靠长年累月的训练而获得,训练本身就是老子“无为”中的第一种形式“为”,它是我们经过无数次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轻松自如的状态。而第二种形式的“无为”要么是干脆不为,努力做到无为(为无为)、少生事(事无事)、味无味(追求平淡、简约),要么通过第一种形式的无为(为)来达到。
老子说“圣人终不为大”,其实说的是圣人不会盯着大,不会一门心思在“大”上,而是盯着“小”,只做“小”。比如卖油翁,他在平时向铜板孔倒油时从来不想自己能成为倒油高手,庖丁解牛时也从来不想自己成为解牛大师。二人只是尽量做好眼前的事、手中的工作罢了。这就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正因为二人没有好高骛远,追求“大”,只认真地做“小”,最终却成就了他们的“大”。这当然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是任何人从枯燥的“有为”到悠然自得的“无为”的必经之路。
把习惯变成本能是“有为”,用本能去做事,就是“无为”。当我们用本能做事时,几乎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事,自动自发,没有外力,一切都顺其自然、顺理成章。那种精神状态就是老子敦敦教诲我们的“无为”。
本章中有句极具争议的话,即“以德报怨”。据说孔子听到这句话后,气得死去活来。他质问:“如果用德来回报怨,那用什么来回报德呢?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啊。”孔子的话正确,所谓“以德报怨”要么是境界已高出全部生物接近神佛,已达“无德无怨”境界;要么就是狡狯的诈术:做出“以德报怨”的姿态,寻找机会完成对目标的绝杀,实现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