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云南玉溪。1918年,聂耳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他学会了演奏二胡、三弦等乐器,并担任学校乐队的指挥。1925年,聂耳小学毕业,并考入云南联合第一中学,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1931年,聂耳进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担任小提琴手。

1932年11月份,聂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了“苏联之友社”的音乐小组,并组织创立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两年之后,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并于1935年升任音乐部主任。为躲避国民党逮捕,聂耳东渡日本,并借此机会在日本深造。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聂耳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也是中国救亡音乐的一面光辉旗帜。他的很多音乐作品,都与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以及抗日救亡有关,群众影响极其广泛。聂耳的创作,主要集中于他任职于百代唱片公司期间,前后只有两年多时间,作品总数不足40首,但很多都成为传唱极广的经典曲目。按照乐曲的类型区分,聂耳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群众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以及儿童歌曲,其中群众歌曲以《义勇军进行曲》最富代表性,劳动歌曲以《码头工人》《大路歌》为代表,抒情歌曲中有《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等优秀作品,儿童歌曲中则有《卖报歌》等佳作。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最初是聂耳为上海电通公司所拍摄的故事影片《英雄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首歌曲激励人心的歌词以及旋律很快传遍了中国各地乃至海外。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决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路歌》由孙瑜作词、聂耳谱曲,创作于1934年,是电影《大路》的主题曲。《大路》是一部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劳动的影片。为了更好地反映筑路工人的生活和情感,聂耳深入到筑路工地,和工人一起劳动和生活,十分准确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感受,最终完成了《大路歌》的创作。劳动号子的呼喊,将筑路工人的筑路热情以及追求自由和崭新的生活的决心,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毕业歌》

《毕业歌》创作于1934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毕业歌》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唱的,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歌词“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激励了无数身处苦难的中国人,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毕业歌》随着影片公映,对促进我国革命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学生高唱着《毕业歌》投笔从戎,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