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生前却丝毫没有享受到该有的荣耀,作品不被世人理解,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在死后更是默默无闻,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才被世人所知。那个时候,门德尔松只有20岁,开始人们对作品和指挥都持观望的态度。《马太受难曲》上演后,好评如潮,巴赫的音乐也得以声名鹊起。音乐家创建了巴赫学会,专门搜寻研究巴赫的作品。此时距离巴赫完成这部作品,恰好一个世纪。

由于巴赫是一个虔诚的路德宗信徒,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宗教作品的创作上,因此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大约有四分之三是宗教音乐,所以被后世的研究者们视为最伟大的宗教音乐家。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到1727年之间。全曲包含七十八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三十五首,主要是耶稣被犹大出卖和被捕;下半部四十三首,描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面。全曲规模宏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十七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以至于门德尔松在担任指挥时,人们会怀疑他能否驾驭由四百多人组成的巨型团体。

《马太受难曲》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它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穿插的音乐,是实用性音乐。巴赫写受难曲时并没有完全遵循宗教音乐的条条框框,而是大胆借鉴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并提高了器乐的作用,让声乐和器乐进行对抗,极大地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在这部作品里,宗教形式与世俗情感已经渗透到一起。巴赫富于创造性的改进在当时引起教会人士的不满,但对音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飞跃。

《哥德堡变奏曲》也许是巴赫最著名的键盘乐曲,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结构和规模最宏大的变奏曲。该变奏曲的主题是巴赫在1725年为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巴赫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成三十段变奏。巴赫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曲式如赋格、卡农、托卡塔、创意曲等都加上,不仅没有显得杂乱无章,反而使这部变奏曲杰作像数学公式一样整齐凝练。

为了便于演奏者正确弹奏,巴赫还在乐谱上作了注释。《哥德堡变奏曲》的结构严谨,表达方式丰富,令之后的作曲家们叹为观止,成为西方音乐一座不可超越的巅峰。

由于钢琴的发展,羽管键琴逐渐没落,这部为羽管键琴而作的作品也因此被人忽视。1955年,加拿大钢琴“怪才”格伦·古尔德将《哥德堡变奏曲》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录音作品,古尔德的精彩演绎使之立刻风靡全球。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管弦乐的代表作品,被后世的音乐家们称为巴洛克协奏曲的典范。

1721年,巴赫应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之邀,创作了六首协奏曲,诙谐欢快,带有明显的意大利音乐风格,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曲子的乐器组合各不相同,巴赫几乎动用了那个时候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表现出创作者对音乐的惊人感悟力。第五号D大调可以说是《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乐曲一开篇就富有宏大的气势,紧接着小提琴、长笛、古钢琴三种乐器就开始了互相的对抗,使听者欲罢不能,最后由古钢琴占主导,演奏出一个优美的华彩段;第二乐章变成了长笛、小提琴和古钢琴的三重奏;第三乐章是快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是赋格风格,在巴赫的精心雕琢下,整个乐章的表现形式显得非常丰富。

音乐世家巴赫

我们说到巴赫,一般是指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J.S.巴赫,但在西方音乐史上,名叫巴赫的人达数十人,更神奇的是,他们都属于一个家族。而J.S.巴赫只是他们中最知名的那位而已。

J.S.巴赫的祖父、父亲和哥哥都是音乐家。虽然他与两任妻子所生的20个子女中只有9人长大成人,但其中有3位成为音乐家——次子C.P.E.巴赫因长居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三儿子J.C.巴赫长居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