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媒介沟通都是语言信息。视频通话显然提供了非语言信息,社交网站上的照片也一样。无论如何,即便是基于文本的电子通信也会有一些非语言特征。
当我们打字时,最明显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就是使用表情符号,用键盘输入这样的字符:“:-)”表示微笑,或“:-o”表示惊讶。现在,许多程序把这些字符组合转换成图形图标,也就是人们所知的表情图标。表情符号和表情图标有时可以澄清仅靠文字无法明确表达的含义。例如,看看下面的每个图标如何为同一句话创建了不同的含义。
然而,表情符号和表情图标的含义可能是不明确的。笑脸可以有多种含义:“我真的很高兴”、“我只是在开玩笑”或“我在逗你呢”。其他在线交流的标记也一样。感叹号(有时不止一个)可以用在句末,甚至可以单独使用,来表示不同的情绪状态。在句末使用省略号(……)可以表示不愉快、思虑或困惑,也可以作为话题转换的标志,类似于你在面对面交谈时可能会通过面部表情或停顿等非语言线索传达的信息。此外,像“嗯”或“哦”这种语气词,也可以表达从愉快到不赞成等多种含义。即使只是点击“喜欢”或“+1”也包含许多内容和相关的含义。本节的“研究焦点”栏目描述了文本消息末尾使用简单句号的潜在影响。
非语言信息的内容确实重要,信息的发送时间也同样重要。如果你曾经因为一个朋友没有及时回复你的信息而感到沮丧,那你就能感受到及时性在媒介沟通中的作用了。在本章的后面,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时间管理,但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时间管理是线上沟通的一个重要特征。
研究焦点 句号的力量:发送短信的时候
某个周六的晚上,你给朋友发短信,问他们是否想聚一聚。你会得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表情符号,还有一些人使用肯定的词,如“好的”“是的”“没问题”,不加标点符号,但也有一些人在回答最后加了一个句号:“当然。”
标点符号会影响你对信息的理解吗?根据丹妮尔·冈拉吉(Danielle Gunraj )教授和她的团队研究发现,他们认为:“会的。”研究人员向126名大学生展示了一系列与上述案例类似的问答交流。有些被设计成短信,有些是手写的笔记。当短信回复只有一个字,后面还加了一个句号时,学生们会认为它们没有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回答真诚。值得注意的是,句号的存在并没有对手写交流产生影响,这表明这是短信中独有的一种现象。
尽管这项研究规模不大,却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一位权威人士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这证实了“以句号结束你的短信真的很可怕。我们都知道这一点,语法见鬼去吧,它看起来确实太不友好了”。语言学家大卫·克里斯托 (David Crystal)宣称:“句号在这个时期充满了情绪,已经成了某种表情符号。”他认为句号可以用来表示讽刺、挖苦甚至是冒犯。
也许这对一个小点来说意味着太多了。但这就是非语言沟通的本质:它是模糊的,以关系为导向的,有时甚至比它所伴随的文字更重要。
这也是说明“人不可能不沟通”这一原则很好的例子。沟通者对于别人什么时候回复自己的帖子、邮件和短信有一定的预期,他们可能会对延迟回复做出消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