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一些不同意信息和非肯定信息会“污染”沟通的氛围。也许,对于充满敌意或漠不关心的信息,最可预测的反应是防卫。
“防卫”这个词意味着保护自己免受攻击,但如果不是身体上的攻击,那又是什么类型的攻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讨论“展现的自我”和“面子”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我们在第3章介绍过。回忆一下,“展现的自我”包括身体特征、性格、态度、才能以及你想呈现给世界的形象的所有其他部分。事实上,只谈论人们的单一面貌是错误的做法:我们试图向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自我(例如,你可能想给你潜在的雇主留下严肃的印象,但又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个有趣的人)。
防卫性态度可能会切断有效的沟通。在你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是什么触发了你的防卫性回应?你如何应用本章的内容来减少防卫性回应?
当别人愿意接受并承认我们展现出的形象的重要部分时,就不需要防卫了。反过来说,当别人用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来挑衅我们时,我们认为这是在挑战我们想要展示的形象,我们便会抗拒这样的信息。此时,防卫性回应就成了我们保护“展现的自我”和“面子”的过程了。虽然对于威胁面子的攻击行为,做出防卫性回应似乎很合理,但是长久来看,这种回应会侵蚀关系的稳定性(再一次,我们可以回到第11章约翰·高特曼的“四骑士”概念)。
电影电视 被攻击、被伤害:《月光男孩》
在电影《月光男孩》的开场中,一大群学生尖叫着追赶年轻的喀戎(Chiron)。我们很快就知道了原因:喀戎是同性恋,却身处于一个年轻黑人将阳刚视为成功的代名词的世界。由于喀戎的性取向,他成为众矢之的,被一次次地排斥、怀疑、迫害,甚至最好的朋友也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他。
青年时代遭受的种种攻击,在他心头留下了深深的伤疤,即使长大成人也未能褪去。但在电影结束时,观众们却看到了希望:他开始逐渐接受自己,最终也会获得幸福。
医生会宣誓不去伤害他人,而《月光男孩》则暗示我们,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同样应该遵守这条原则。
你可以试着想象自己努力展现的一面受到他人的否定,然后你就可以理解防卫是如何运作的了。例如,假如某位教师在课堂上当众批评你所犯的错误;或是想象一下,你的朋友说你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或者你的老板给你贴上懒惰的标签,你会作何感想。如果这些攻击是不真实的,你很可能会感到威胁。但是你自己的经验可能会表明,即使他人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你有时也会以防卫应对。例如,当你确实犯了错误,表现得自私,在工作上偷斤减两,你可能也会对批评做出防卫反应。事实上,批评越是切中要害,我们的防卫会越强。本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会讨论怎样用不防卫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防卫时,就像它只是那些感受到威胁的人的责任。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解决方法就很简单了:脸皮厚一点,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停止印象管理就行。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不切实际,同时也忽视了那些威胁别人面子的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事实上,沟通高手既会保护别人的面子,也会保护自己的面子。有经验的教师会小心地保护学生的面子,特别是在提出建设性批评时。同样,聪明的学生在向教师提出要求时,会礼貌地撰写电子邮件,并表现出适当的尊重。这些研究发现清楚地表明,防卫是互动的:所有的沟通者都会为一段关系的沟通氛围做出贡献。
应用到实际中,传播学研究者莎拉·翠西(Sarah Tracy)分析了紧急呼叫中心的互动,借此研究防卫在沟通氛围中所扮演的角色。翠西总结说,当打电话的人感觉到接电话的人的问题具有威胁性时,就会变得格外戒备。她提出了一些建议,让气氛变得更融洽。例如,将“告诉我如果……”调整为“你能告诉我如果……”,只要增加两个字,就能软化审问的语气,使其更像是请求而不是要求。这样的变化只需很少的额外时间,而且它们有可能将沟通氛围从防卫性转变为支持性,在拨打应急求助电话时,只是这种小小的转变,就可能挽救一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