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动员群众参加起义,扩大和巩固战果起了重大作用。它们的实施加深了官绅地主的仇恨,使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革命终归于失败。因此,探讨农民军及其政权实行的政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客观上起的效果如何,是了解明末农民战争胜利和失败的关键。由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这方面比较典型,材料也稍许多一点,本文将以大顺政权的政策作为探讨的依据。

在李自成起义军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最重要的是三年免征赋税和与此相关的对明朝官绅追赃助饷。有的同志从研究封建社会内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发展着眼,比较重视大顺政权的均田政策,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就明末社会的现实而言,由于农民无法承受明政府的赋税大批逃亡,耕地抛荒的现象异常严重;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军所到之处明宗藩和官绅地主大批被消灭或者逃窜他方,出现了大量无主之地。这样,土地问题自然不那么突出。要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安心生产,必须改变明朝的赋税政策。史实表明,大顺军和大西军提出“三年免征”政策以后,农民们犹如久旱逢甘雨,纷纷站到起义军一边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整个明末农民战争是在免粮的旗帜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