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最初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是在1992年,创始人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
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有些人注意力不集中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弗朗西斯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虽然在学习上耗费了许多时间,但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弗朗西斯科发现自己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专注力不够。“你能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学习10分钟?”弗朗西斯科这样问自己。
于是,弗朗西斯科借助厨房的一个定时器,为自己设置时间,因为那个计时器形状酷似番茄,番茄工作法便因此得名。
在设置的时间之内,他摒弃所有杂念,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在他的不断摸索中,番茄工作法诞生了。
番茄工作法的步骤其实非常简单:一个番茄时间是25分钟,而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休息15分钟。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只能短暂集中,并不能保持长久的专注。而番茄工作法把100分钟拆分为4段,在25分钟内保持专心致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这一个个25分钟的坚持,便是专注力培养的过程。
举一个例子,你近期的目标是看完一本书,但因为总是在看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玩,导致那本书看了许久,依旧停留在开始的那一页。那么,如何能快速看完这本书?
首先,你需要尽快处理完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只有把一切影响因素杜绝,才能更好地把控时间。接下来就需要借助番茄工作法,通过时钟、手机等工具,设置25分钟的阅读时间,在25分钟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专注力,事件的完成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的简单性,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25分钟的专注力培养更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而在满足感的背后是一种潜在的激励机制。就拿上面那个番茄工作法的发明者来说,他使用这个方法的初衷跟大多数人一样,是为了培养专注力,他不相信自己连短短的25分钟都不能坚持,于是在这样的挑战之下,提炼出了番茄工作法。
在很多人看来,简单可能等同于没有挑战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简单不意味着没有挑战性。1+12,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带来的可能是积累起强大的后劲。每天早上起来之后,先通过一个番茄时间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列出自己的任务清单,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把这个任务删除,通过计划和番茄时钟的结合,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更加高效专注。
思维方式是可以培养的,思考广度、深度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想法和结论,在我们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其实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比如:当我们嘴里说出玫瑰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便是红玫瑰,难道世界上没有其他颜色的玫瑰了吗?
其实并不是,只是在你的生活中常见或者喜欢的是这个物品的某个颜色,所以当提到这个物品的时候,你的第一想法自然就是那个颜色。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你去吃饭的时候,总是会选择你喜欢的口味;由习惯而产生的思维定式,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这也是番茄时钟的第二个原理。这种暗示会让你在不自觉中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件事情。做多了,身体就会产生肌肉记忆,注意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中起来的。
借助任何外在的形式,其实都只是为了能够实现时间管理,时间有限,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事情,是你的选择。
如果现在的你,不满足现状,不如立即开始改变,学会掌控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