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六月初一,朱棣大军进抵浦子口,与退守在此的盛庸展开激战。盛庸战败,燕军占领浦子口。此刻,应天城已经门户洞开,彻底暴露在了朱棣面前。
六月初三,燕军誓师渡江。然而,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朝廷水师,却仍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劲敌。燕军都是骑兵和步兵,没有水军,而且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所以,即将开打的这次渡江战役,不免令他们有些胆怯。而此刻,建文朝廷唯一可以依赖的也只有这支长江水师了。朱允炆把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水军将领陈瑄身上。
可让朱允炆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一天,陈瑄率领所有的舰船和士兵突然倒戈,投降了燕王。燕军上下欣喜若狂,而朱允炆则感到一片天旋地转。他发现,自己生命中的所有理想,仿佛都在这一刻彻底坍塌了。
朱棣率领大军渡江的这一天,天空中万里无云,江面上波平如镜。
江南的柔风缓缓拂过朱棣的脸庞。朱棣仿佛已经看到了应天府中的金銮殿。
一切即将成为往事。
然而往事并不如烟。
好多年了,朱棣感觉那一道道如刀的北风依旧刻在他的眉梢、两袖、履上、心间。他很想轻轻地取出一刀,小心翼翼地划在朱允炆细嫩白皙的脸上。
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燕军轻而易举地渡过长江,再度击溃了退守南岸的盛庸。随后,镇江守军不战而降。六月八日,燕军进抵龙潭。
应天城近在咫尺。朱棣遥望钟山,心中百感交集,止不住怆然泪下。
近乎绝望之下,朱允炆走出了最后一步棋:割地求和。
然而,这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了。
三年来,朱棣靠着八百勇士杀出燕王府,一步步走到今天,多少次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如今天下已然唾手可得,他怎么可能接受半壁江山,与朱允炆划江而治?!
这一天,曹国公李景隆和几个朝臣带着皇帝的议和旨意,来到了朱棣的大帐中。朱棣斜乜了他们一眼:“烦劳诸位前来,有何见教?”
李景隆嗫嚅着说明来意。
“这是缓兵之计!”朱棣冷笑着说,“回去告诉陛下,本王只求铲除奸佞,别无他意!”
直到此刻,燕王朱棣仍然扛着“清君侧”的道德大旗。即使全天下的人都已经知道这是一句谎言,可朱棣知道,敢于把谎言重复一千遍,它就会变成真理。
李景隆无功而返。黔驴技穷的建文帝仍不甘心,命令谷王朱橞和安王朱楹等在京藩王,再次陪同李景隆前去。
这一次,与其说是诸王奉旨与燕王谈判,还不如说是皇帝给这些藩王们提供了一个叙旧的机会。当燕王与兄弟们畅叙了一番旧情后,诸王才不情不愿地转述了皇帝的意思,说皇帝愿意把齐、黄二人交给燕王。朱棣看着他们,说:“诸弟试想,斯言当乎?否乎?诚乎?伪乎?果出于君乎?抑奸臣之谋乎?”
这一串“乎”,何尝不是诸王的心声乎?!
诸王不无委屈地说:“大兄所洞见矣,诸弟何言!诸弟来,岂得已哉!”其实从一开始,诸王和燕王就是同一条战壕里的,因为皇帝削藩损害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所以,燕王此番大动干戈,实际上是替他们出了一口鸟气,众人心里都在偷着乐,只是碍于朱允炆仍然是皇帝,不得已走了这一遭。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跟即将当皇帝的燕王联络一下感情,表一表忠心。
当然,为了讨燕王的欢心,除了叙旧之外,他们似乎还应该做点什么……
诸王与燕王在叙完旧情后,是否又谈了什么实质性的话题,史籍无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数日后燕王兵不血刃就开进京城的事实来看,诸王跟燕王谈的肯定只有一件事:打开城门。
所谓的谈判再次破裂。建文帝在朝会上止不住潸然泪下。群臣面面相觑,听见皇帝的哭声就像一只孤独的风筝,在空旷的大殿上凄凉地飘**。
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人说去浙江,有人说去湖南,莫衷一是。唯独方孝孺坚持认为,应天城中仍有劲旅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大可以坚壁清野,严防死守,以待四方勤王之师。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就迁都四川,重新集结军队,以图东山再起。
至此,朱允炆终于停止了哭泣。他觉得,到头来还是只有方孝孺和他是一条心。随后,朱允炆下令,由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负责京城防务,由诸王分守各个城门,同时派遣使臣奔赴四方,催促各地火速出兵勤王。
然而,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灾难在一步一步地逼近,朱允炆与方孝孺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勤王之师一兵一卒。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兵临应天城下。
朱允炆感到眼前一片黑暗。
不过,他并未彻底绝望。就像方孝孺说的,京师还有二十万军队,足够跟燕军血拼一阵子,他朱棣没那么容易进来。然而片刻之后,一群太监就哭丧着脸跑到他面前,趴在地上不停地重复一句话——燕王进城了,燕王进城了,燕王进城了……
朱允炆全身瘫软,无力地吐出一句:从哪个门进来的?
太监们答:金川门。
明白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朱允炆目光空洞地望着苍天。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人间福祸无常。
王道理想,盛世蓝图,一切恍如昨梦。
燕王来了,我就得走了。可是,我能往哪里走呢?
六月十三日这天一大早,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他们负责防守的金川门。所以,旌旗蔽日、浩浩****的燕王大军,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应天城,而且军容齐整,锣鼓喧天。
此时此刻,李景隆、朱橞等人,正毕恭毕敬地站在金川门下,向气宇轩昂的燕王朱棣和这支威武之师行注目礼。
朱棣走向权力巅峰的最后一步,顺利得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
燕军的先头部队到达皇宫时,建文帝的寝殿忽然窜起了熊熊大火。等到这场诡异的大火被扑灭后,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不知所终。
朱棣到来时,只看见一地的瓦砾和烧焦的尸体,没有看见朱允炆那张细嫩白皙的脸庞。这多少令朱棣有些失落。他曾经无数次地揣想过朱允炆这一刻的表情,可现在看来,这一幕已经永远看不到了。
不过这样也好。死了干净,一了百了!
可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会相信他死了呢?
此刻,正在清理废墟的士兵刚好从瓦砾堆里抬出一具焦黑而弯曲的尸体。朱棣立刻“断定”它就是朱允炆,于是命令士兵放下尸体,蹲在旁边久久地端详。然后,朱棣一头扑在这具形同木炭的尸体上,失声痛哭:“傻小子啊!你何至于走到这一步啊!”
燕王的悲痛之情迅速感染了在场的人,士兵们无不陪着他哀戚落泪。
很快,建文皇帝自焚而死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
旧主既然死了,天下自然要有新君。
朱棣进入京师的当天,兵部尚书茹常就率领群臣叩首劝进,说国不可一日无主,请燕王即刻登基。朱棣婉拒。次日,诸王与文武百官再度上表请燕王即位。朱棣表示,自己起兵纯属无奈之举,目的是铲除奸恶,安定社稷,效法周公,辅佐成王。如今虽然少主“自绝于天”,但应该选择一位有才德的人当皇帝,自己才德浅薄,如何当此大任?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篡位的帝王登基之前,都要履行一道必要的手续,或者说,要和拥戴他的臣子联手演一出好戏。而这出戏都有一些大同小异的台词。此时,诸王和群臣对接下来的台词当然是了然于胸。他们恳切地说:“殿下为太祖嫡嗣,德冠群伦,功施社稷!宜居大位,使太祖万世之鸿业永有所托,天下之生民永有所赖!不宜固让,以孤天人之心。”朱棣再度谢绝。
篡位的手续虽然简单,但必须尽量搞得曲折,因为非如此,不足以证明当事人是在众望所归或者说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登上皇位的。对此,历代的篡位君臣都很默契。所以第三天,就轮到燕王的将军们劝进了。他们说,自起兵以来,燕王“战必胜,攻必取,实由天命之有归!”然而,朱棣觉得火候还不到,所以又推辞了。
第四天,诸王再请,群臣又劝,燕王还是不答应。
第五天,亦即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看见大戏已经进入**,可以圆满闭幕了,于是拜谒了太祖的陵墓,随后既无奈又勉强地说:“诸王群臣既然以为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主持宗庙社稷,那我就勉为其难了,不过宗庙事大,我虽然不得已而答应了,但是你们还是要鼎力协助,以弥补我的不足才好!”
是日,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宣布明年为永乐元年。
建文帝和他所代表的朝廷,就这样被朱棣的大手轻轻抹掉了。接下来要抹掉的,当然就是那一帮铁骨铮铮、忠心耿耿的建文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