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即位后,马上颁布了一个奸臣榜,建文朝廷的六部九卿大臣全部榜上有名。而“首恶”之人,当然就是削藩的始作俑者黄子澄和齐泰。
二人名义上被建文帝逐出朝廷,实际上是奉密诏出外募兵。黄子澄在太仓被擒,被押回京师后,由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口口声声称“殿下”而非“陛下”,然后高声说:“臣知殿下以兵力取富贵,不知殿下即此位!……况富贵瞬息,何足轻重!殿下向来悖谬,不可为训,恐子孙有效尤而起,无足怪者!”
朱棣暴怒之下,把黄子澄的一家老小六十五人、宗族姻亲三百八十人,全部押到他了的面前。一时间,朝堂上哀号震天。黄子澄面对家人,泪如雨下,心如刀绞。朱棣命他写下自己的罪状,黄子澄写道:“本为先帝文臣,不职谏削藩权不早,以成此凶残!后嗣慎不足法!”
朱棣忍无可忍,命人当场砍断他的双手,然后又砍断双脚。四肢全无的黄子澄仍不屈服。朱棣就命人一刀一刀地将其磔杀。
黄子澄就这么在四百多个亲人的面前被砍成了一堆肉泥。随后,黄子澄的六十五个家人全部被斩首,三百八十个亲戚全部流放边疆。
第二个被捕的是齐泰。他同样宁死不屈,被族诛。
曾经在济南成功阻击朱棣的铁铉,被押到朝堂上后,反身背对朱棣,还不停地破口大骂。朱棣命他转身,铁铉坚决不从。朱棣命人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铁铉依旧谩骂不止。朱棣下令“碎分其体”,磔杀于市。随后,铁铉年逾八旬的父母被流放海南;十二岁的长子发配河池(今属广西)戍边;七岁的次子被发配匠铺,后被杀;妻女均被发往教坊司,实际上就是充作官妓。
建文朝的礼部尚书陈迪被朱棣责问,便当面与他抗辩,骂不绝口。朱棣便将他和几个儿子同日处决。临刑前,朱棣命人割下他儿子的耳鼻,煮熟了让他吃,并问他味道如何。陈迪说:“忠臣孝子的肉,鲜美无比!”接着继续痛骂,和儿子们一起被凌迟处死。
在这场血腥镇压和大屠杀中,死得最惨烈的当属方孝孺。为了捍卫他的价值观与道德理想,方孝孺付出了“十族”的代价。这是“靖难之变”中最惨绝人寰的一幕。
早在燕王离开北平、挥师南下的那一天,道衍和尚就曾跪地向燕王请求:“方孝孺学问精深、品行高洁,南京城破之日,他必定不会投降,请殿下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断绝了!”朱棣答应了道衍的请求。
南京陷落时,方孝孺闭门不出,身着丧服,日夜号哭。朱棣召他进宫,他坚决不从。朱棣将他逮捕下狱,轮番派人劝说,其中包括他的学生,可都被方孝孺大骂而回。朱棣即位时要草拟诏书,群臣纷纷推荐方孝孺。朱棣召他上殿,披麻带孝的方孝孺在殿上嚎啕大哭。朱棣有些动容,离座劝慰他说:“先生勿忧,我只是效法周公辅成王而已!”
方孝孺说:“成王安在?”
朱棣说:“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说:“国赖长君。”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语塞,脸色一沉:“此乃朕之家事,先生不必操心!”然后命左右递上纸笔,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如果说朱棣此前让方孝孺草诏是钦慕于他的文名,那么此刻就是要逼迫他臣服了。
方孝孺愤而掷笔于地,且哭且骂说:“死即死尔,诏不可草!”
朱棣勃然大怒:“哪那么容易死!你就不怕灭九族?”
方孝孺厉声喊道:“便十族奈我何!”
就是这一声喊,喊出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也喊落了方孝孺的家人、宗亲、连同门生故旧共计八百七十三颗人头。
十族?!
蓦然听到这一声喊,连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的朱棣也禁不住心头一颤。历朝历代,最严酷的刑罚莫过于诛九族,如今,这一介书生竟敢公然在朝堂上对着自己咆哮,说灭他“十族”又怎么样!
朱棣笑了。
那我就成全你!用你十族的鲜血,来成全你的赤胆忠心和高尚情操!用你十族的头颅,来成全你的君臣大义与千古名节!
朱棣命人割开了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双耳。他不想再听到从这张嘴里吐出的任何一个字。紧接着开始大肆搜捕他的九族、外加“门生故旧”这一旷古未闻的第十族。
朱棣把这十族的八百七十三人挨个推到方孝孺的面前。
自始至终,方孝孺连看都不看一眼。
很好!朱棣的脸上掠过一抹冰凉的笑意。那就看看是你的忠臣之骨硬,还是朕的寸磔之刀硬!
随后,这八百七十三人便被磔杀于市,整个行刑过程持续了七天。同时株连的一千多人被发配充军。大搜捕之前,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和儿子们自缢身亡,两个未成年的女儿投水而死。十族全部清理完后,朱棣才对方孝孺本人下手。
六月二十五日,方孝孺被磔杀于聚宝门外(今南京雨花台东麓),时年四十六岁。
“十族之诛”在中国历史上已属空前绝后,却仍然不足以展现朱棣那支铁腕的力量。其后,由景清一案引发的“瓜蔓抄”,才真正把永乐初年的恐怖统治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境。
景清是建文朝的御史大夫,朱棣即位后未被清洗,仍任原职。有一天早朝时,朱棣忽然发现他穿上了重大庆典时专用的大红朝服。朱棣觉得那刺目的红色十分诡异,便命人搜身,果然从景清身上搜出一把匕首。朱棣诘问他为何行刺,景清大喊着为故主报仇,并且詈骂不休。朱棣大怒,命人将他牙齿全部打落。景清将一口血水喷上殿,溅满了朱棣的龙袍。朱棣盛怒之下命人剥了他的皮,并将他系于长安门上,一寸寸刮下他的肉,最后又敲碎他的骨头。
景清一案后,朱棣怀疑朝中仍然潜伏着许多心怀异图的建文旧臣,便发明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瓜蔓抄”,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诛十族”尚有一个明确的打击范围,而“瓜蔓抄”则是撒开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株连之网。不管什么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它罩入网中,而且死到临头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一时间,无数人烟稠密的村落,一天之内就变成了人迹罕至的废墟;无数欢声笑语的深宅大院,仅隔一夜就变成了空**荒凉的鬼屋。正所谓“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攀染,村里为墟”。
吕毖所著的《明朝小史》,记载了大理寺少卿胡闰遭“瓜蔓抄”后的惨况——胡闰全族男女二百一十七人被诛,“所居之地,在府城西隅硕铺坊,一路无人烟。雨夜闻哀号声,时见光怪。尝有一猿,独哀鸣彻夜。东西皆污池,黄茅白苇。稍夜,人不敢行。”
“瓜蔓抄”发展到最后,除了流于滥杀无辜之外,还助长了政治迫害和告密求官之风。朝野上下,人人为了政绩,为了利益,为了公报私仇,为了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无不争先恐后地进行诬告和陷害。
这场由朱棣亲手掀起的血雨腥风,在整个大明帝国整整席卷了十年之久。最终,朱棣本人也意识到了它的严重危害,遂频频下诏禁止。可尽管他三令五申,滥捕滥杀之风还是屡禁不止……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五月二十,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明成祖朱棣到南京灵谷寺进香。经过一株槐树时,一只虫子落到了朱棣的袖子上,朱棣轻轻将它抖落。左右抬脚要把它踩死,朱棣马上阻止,命他们把虫子放回树上,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此虽微物,皆有生理,勿轻伤之!”身边的和尚连忙合什,赞叹一声:“阿弥陀佛!”
这个在政治上极端残忍、视人命如草芥的皇帝,在日常生活中竟然可以变得如此敬畏生命、护生惜生。这两个形象的差异实在太大,大得我们不禁困惑: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朱棣?
其实,两个都是,但也都不是。
在夺取权力的时候,朱棣必须无视生命,才能让臣民畏惧,从而牢笼天下;而当权力一旦巩固之后,朱棣则必须表现得仁民爱物,才能让臣民爱戴,从而坐稳天下。说白了,一切都要服从于他的政治需要。所以,不管朱棣表现得残忍还是仁慈,不管他做的事情看上去多么矛盾,其深层动机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
【知识点】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堪称自摆乌龙的典型。他身为建文朝廷的重臣和军队统帅,却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屡屡遭遇惨败,莫名其妙地葬送了一百万军队,直至最终朱棣兵临城下,还率先开门迎降。朱棣上位后,李景隆又俨然成了第一功臣,受赏最重。所以有学者认为,李景隆表面上是建文帝的人,实际上却是朱棣安插的“超级卧底”。
【知识点】明朝官方说建文帝是自焚而死,但时人多不相信。关于他的下落,后世传说颇多,有说当了和尚,隐匿于云南;有说逃亡海外,不知所踪;甚至还有人认为,朱棣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访建文帝。但建文帝的结局究竟如何,至今仍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