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弊病之一,就是吸毒及毒品泛滥。而中国魏晋时期服用“五石散”风行一时,服食者多为正始名士,正始后亦有名士服食,但以正始居多,给当时的社会、人生笼罩了病态的阴影,实际上是一次吸毒运动。这是颇发人深思的。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因为服散的人除要饮少量热酒外,只能吃冷的食物。就其原料说,是五种矿物质。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据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有关记载,认为“五石”指的是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和石硫黄。在这五味药中,石钟乳、白石英、石硫黄的功效是壮阳温肺肾,主治**等症;赤石脂的功效是敛疮生肌,主治遗精、崩漏等;紫石英的功效是安神、暖子宫,主治虚寒不孕。但实际上魏晋时人的五石散方由正始名士领袖何晏改进配方,系由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两个方子“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并加减而成。“五石”指的是岩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和石钟乳。其中岩石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长期服用,则会严重中毒,直至死亡。

据说,一个人初期服用五石散,能加强消化机能和改进血象和营养情况。《全晋文》二十六王羲之帖云:“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可为佐证。嵇含还作了一首《寒食散赋》,序云:“余晚有男儿,既生十朔,得吐下积日,羸困危殆,决意与寒食散,未至三旬,几于平复。”这样的效应实际是假象,往往使人产生错觉,从而误导人们继续服用。

因五石散的药性非常猛烈,服用后,药力发作,浑身燥热,性情亢奋,需要吃冷食,需要“散动”。所谓“散动”是指服药后周身发热,但又不能休息,必须快步走路出汗以“散发”(亦称“发石”),否则就有危险。为“散发”而走路,叫作“行散”,是正始名士的派头之一。因此,往往不无得意地将它写进诗文中。再加上五石散药价很贵,非富贵人家吃不起。吃散、行散当然也就变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为人所艳羡,以致有冒充服散者,闹出笑话。《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侯白《启颜录》说,后魏孝文帝时,有一个人在集市卧倒,翻来覆去叫喊发烧,说自己“石发”。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服石的?”他说:“我昨天吃饭,米中有石。”当然,这是个笑话,但亦可见服石已成为世风时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