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论六朝人物,实在不可缺少的头等重要的人物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家世儒宦,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官至东晋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的外祖父孟嘉是个名士,有次重九登高,风吹得帽子脱落而不自觉,时人羡慕他能脱略行迹,我行我素,“孟嘉落帽”,当时传为美谈。不过到了陶渊明时,家境已经没落了。

陶渊明从小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想要做一番事业;加上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于是在二十九岁那年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于是,断续从宦十三年后,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回家以后,在自己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又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蔬菜、花草,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关于他归隐后的生活,昭明太子萧统写过一篇《陶渊明传》,比史书的记载要来得生动传神。传中说,陶渊明喜欢到宅外**丛中小坐,手上总是把玩着**。他还有一张无弦琴,饮酒到微醺时就拿来抚弄,当然不会发出音响,“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寄其意”而已。如果有人来拜访,不管来客的贵贱,只要家里有酒就拿出来款待。如果自己先醉了,就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有时候碰上家里酿酒熟了,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漉酒,漉完了,还满不在乎地将葛巾戴在头上。

陶渊明晚年生活困窘,贫病交加。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亲来造访,送给大米和肉食,渊明不受“嗟来之食”,挥他离去。第二年病终,年六十三岁。今存诗一百二十六首,散文十二篇,有《陶渊明集》传世。

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无疑,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奇怪的是,他的诗歌在当时并没有受到注意,到了梁陈时期,钟嵘、萧统才开始重视他。然而《诗品》将他仅列中品,《文选》选录他的作品也不过寥寥数首,评价均十分有限。可是从唐以后,陶渊明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陶渊明建立起田园诗创作的优秀传统,田园诗从此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之一。到唐代出现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以后,田园诗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次,陶渊明的艺术影响同样是广泛的。从南朝文人鲍照、江淹作了学陶体的诗歌以后,历代“拟陶”“和陶”相沿成风,除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等是陶渊明田园诗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外,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表示过对其诗文的企羡。如李白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云:“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云:“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云:“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莫不对陶渊明诗文五体投地,礼赞倍加。甚至就因为他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代文人就认定“菊以渊明为知己”(张潮《幽梦影》),并且中国**也从此平添了文化内涵。

然而,我却对此怅然若失。五柳先生最精彩的人生、最具魅力的历史财富难道只有他的诗文吗?

才华横溢的北宋才子苏东坡是陶渊明的“粉丝”,曾一再写作“和陶”之类的诗篇,以寄千古向往。他说:“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我以为,这是一句见地非常深刻的话,没有如此人品,就不会有如此作品,陶渊明一定会首肯并引为异代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