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最具魅力的性格就是清贫而有傲骨。

唐代的韩愈写过《送穷文》,没有几年,贫穷果然离他而去,换来官运亨通。但陶渊明的穷困是著名的,与生俱来,身死而去,陪伴一生。据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他平时身上穿的是破旧的短衣,还打着补丁。他喜欢喝酒,但常常买不起。因为他为人直爽朴实,朋友很多,亲朋好友知道他喜欢喝酒,又爱慕他的才学,就常买酒请他喝。陶渊明为人很实在,别人请他喝酒,从不客气,有请必到,到了就喝,喝醉了告辞回家。

关于生活的贫困,陶渊明是不讳言的。他在著名的《归去来兮辞》的序中一开头,就坦诚地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是他对于自己从宦动机的解释,没有“修齐治平”的说教,没有慷慨激昂的壮怀,只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家贫”。许多古代作家常常为“士不遇”而嗟叹,他却从来没有这种表示。这就是陶渊明。

这种清贫的生活,他觉得很惬意,因为远离了龌龊的官场,靠近了淳朴的乡亲,更因为有时间阅读自己爱好的书籍。他在《读山海经》第一首中说: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细玩“吾亦爱吾庐”“时还读我书”“摘我园中蔬”诸句,作者的自豪感明显可感。此诗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怀,同时也描绘了那种耕读自乐的生活,其中兀然自树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傲骨。

贫困而不乞食讨恩,固已难得,不怨天尤人更难得,保持傲骨则尤为难得。高傲于达官是官气,于富人是财气,而于无官无势且清贫之人则是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

陶渊明妙就妙在处贫困而有傲骨。

义熙元年(405)冬天,当时陶渊明任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县令,这时郡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来视察。督邮虽然职位低,却很有权势,是上司的爪牙,在太守面前说好说歹全凭他的那张嘴了。《三国演义》写刘备担任安喜县尉时,适逢督邮来视察,刘备在道旁鞠躬行礼,督邮只在马上用鞭梢点答。到县衙后,又向刘备逼索贿赂。于是惹恼了张飞,燕人圆睁双眼,怒喝一声:“害民贼,认得我么?”将督邮绑在马椿上,用柳条鞭打。可见汉末以来,督邮仗势欺人者当不在少数。而义熙元年派到彭泽的督邮正是那种粗俗傲慢而又无知的人,他刚到彭泽,就命人叫县令来见。

陶渊明在此以前曾做过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都因不肯趋炎附势而告退回乡,上任彭泽县令才八十余天。以渊明的高才洁行,对这个无德无才仗势欺人的督邮当然是不齿的。但是,因上下级关系,他又不得不去见官。在他动身要走时,县吏拉住他说:“大人,且慢。按常礼,参见督邮要穿戴整齐,着官服,束大带,恭恭敬敬地去参见。不然,对您会不利啊!”陶渊明听了,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说完,他索性回衙取出官印,并且写了辞职信,随即弃官回家。

“五斗米”,代表县令微薄的俸禄。“折腰”,即鞠躬下拜。陶渊明虽穷,但不慕荣华;虽职位低,但不巴结上司。“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为后世垂示了一种高洁的不屈服于权势的维护自我尊严的品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辞官彭泽以后,陶渊明从此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此时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冬。

自行解印去官,这在当时应该还是有些“轰动效应”的。江州刺史王弘慕名往见,渊明却托病不见。后来,王弘打听到陶渊明要上庐山,就请他的老朋友庞通之等备了酒菜,在半路迎候。渊明见了酒,便在野亭上开怀畅饮。在他兴致正高的时候,王弘出来相见,就一同盘桓了一整天。王弘邀他同回州衙,他也不推辞。王弘便叫一个门生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是用差役)抬起他乘坐的篮舆便走。这种自自然然的处世态度,这种真淳的气质,又岂是一般文士所能企及的呢?

这以后的二十多年,陶渊明宁可老死户牖,也不愿出山为官。我以为,这是大可探究的。因为在这一段时期内,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镇压孙恩起义和桓玄叛乱而起家的刘裕独揽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又在北伐南燕、后秦中壮大了声势,终于在420年代晋称帝,国号为宋。偏安江南一个多世纪的东晋王朝终于灭亡了,东晋105年“君弱臣强”的局面终于结束了,出身低等士族的刘裕横空出世,“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是当时人人景仰的大英雄。

刘裕不仅有武功,而且文治亦颇杰出。虽然这位南朝第一帝只当了两年皇帝,就得重病驾崩了,但是,在这两年中,他下令减免赋税,裁减各地冗余的地方官员,改革苛刻的刑法,恢复学校与考试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起到积极作用的措施。这以后到文帝,形成了人所称道的“元嘉之治”。

而陶渊明却不为刘裕所动。刘宋建立后,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息影家园。后来在元嘉时,他“偃卧瘠馁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仕,他也拒绝了。檀道济赠给他粱肉,他“麾而去之”。

檀道济何许人也?刘裕是大英雄,而檀道济则是刘裕手下的一员猛将,文帝的托孤大臣。宋文帝即位以后,战事较多。檀道济统帅兵马,经常跟北魏作战。此人善于以寡敌众,连战连胜,有“万里长城”之美誉。然而,无论是刘裕,还是檀道济,五柳先生都心如古井,根本不理睬。因为陶渊明认识到门阀士族的势力依然存在,黑暗腐败的社会并未改变,战乱、篡夺、阴谋、危机,仍在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在他眼里,刘裕与檀道济都不过是唯利是图的小人,不可能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他宁可褴褛,宁可冻饿,宁可乞食,宁可在败庐破屋中编织那美丽的桃花源之梦。

这是一种垂示万代的品德!这是可令李白、杜甫汗颜的真正傲骨!“李杜诗篇万古传”,然而其中又有多少干谒诗、“奉陪”诗、逢迎诗呢?李白以高傲称世,但就《古文观止》中所选的《上韩荆州书》慷慨激昂地说什么“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还不是瞄上了“识荆”背后的“万户侯”。杜甫在《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中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是他旅居京华生活的真实叙述。诸如这样内容的诗,陶渊明一首也没有作过!南宋诗人陆游对陶渊明非常赞赏和佩服,曾题诗曰:

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

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末两句是说,陶渊明只对桃花源山民向往、赞叹,由此可知他不会理睬刘宋王朝了。“梅花难写是精神”,陆游就写出了陶渊明的铮铮傲骨。

陶渊明另一垂示万代的品德是做一个劳力者。

按东晋政府的规定,每个地方官都可以领得一定的公田,以补充俸禄的不足。陶渊明担任彭泽令时,也分得一点公田。他说:“我能有酒喝便满足了!”要将分得的公田全部种上稻米,收获后便用来酿酒。他的夫人由于考虑到生活,主张分出一部分田来种高粱。这样,陶渊明才决定将公田分种高粱和粳稻。

陶渊明与手下人一起下田干活,辛勤耕耘,然而,种下只有八十多天,还没有等到庄稼收获,陶渊明就辞职了。这样,他花了很大的气力种植的粮食连一粒也没有尝到,就连田地带庄稼被官府收回。

归田初期,陶渊明家中生活还较富裕,他的心情也是轻快的,他写作了《归园田居》之一以抒其快: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有八九间草屋和十余亩田地,又种植了桃李果蔬,喂养了鸡狗家禽,展望未来,应可得温饱。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陶渊明家遭遇火灾,贫困的日子降临了。这就迫使陶渊明从此切实地整日参加劳动,以维持其生活。也就从这时,他更贴近了劳动人民,提高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认识。于是,有关农事生活的叙写,就自然地成了他的抒情诗的重要内容了。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霑我衣。衣霑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实际情况,表现了一个披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之二中说:“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他对农务这样喜欢,自己拿着工具出发时,还要鼓励农民努力生产,尤其当在广阔田野看到农作物欣欣向荣时,他内心的喜悦和农作物充沛的生机融成了一片。又如《归园田居》之二云:“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体现了鲜明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还有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态度。在这些诗中,仿佛农业生产支配了他的整个精神世界,而农村生活中那种淳朴气氛也反映得非常真切。

此外,在陶渊明看来,从事农业劳动还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可以避开人世祸患。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描述了田家耕作之苦后说:“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这里所谓的“异患”,即是不测的杀身之祸。魏晋六朝是典型的乱世,在陶渊明以前许多著名的文人如嵇康、陆机、潘岳、郭璞等都惨遭屠杀,即是惨痛的教训。所以在陶渊明看来,从事农业劳动确是辛苦,却是最安全的道路。

总之,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亲身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包括自己的耕作计划如实大量地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

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写出这样的农事诗,是因为陶渊明亲身参加了农业劳动。这对于士大夫文人来说,真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多是鄙视农业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其如此。颜之推《颜氏家训》就说:“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务。”《南史·到溉传》载,到溉先祖曾经担粪灌园,一直到到溉时,别人还骂他“尚有馀臭”。

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也有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写过一些描写农业劳动、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篇,也就是所谓“悯农”诗。这类诗杜甫、李白、陆游、苏轼都写过,李绅、聂夷中还以此名家,其实他们本身都是封建官僚文人,并不曾亲自担粪扶犁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作了《观刈麦》《村居苦寒》《杜陵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篇,将诸多农民问题叙述得非常到位。然而,写作这些悲天悯人的诗歌的白居易先是当杭州刺史,后又当苏州刺史,锦衣玉食肥马轻裘固不消说,“伟大诗人”的一大嗜好是纵情酒色,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白居易家里蓄的妓不少,最出名的美女有小蛮和樊素,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他还有首诗,叫作《小庭亦有月》,云: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菱角报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自注曰:“菱、谷、红、紫,皆小臧获名。”臧获,即家姬。诗中的菱角、谷儿、红绡、紫绡等女子都是他的侍妾,可见其生活之奢侈。我总觉得,处于软玉温香的怀抱中的白居易写悯农诗,多少有点滑稽。

在饥寒中奋斗,自胼胝以生存的唯有陶渊明。因为他走的是躬耕自给的道路,这样他的思想就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他减弱了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共同劳动、平等交往的生活中,对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培植了平等的思想。他本来认为劳动可以自养,所谓“力耕不吾欺”,但是,自己辛劳终岁,生活却和一般农民一样,不断地走着下坡路,经常受到饥寒的威胁,有时甚至不得不乞食以延续生命,这也促使他不能不从别的方面去寻求贫困的原因,不能不沉潜到思想的更深处。于是,在饥寒中也就产生了桃花般绚烂的梦幻。

最后,耕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陶渊明垂示万代的优秀品德。

耕读,又叫耕学,即一边耕作一边读书。耕读这种生活方式应该是由来已久的了。大约古人多是聚族而居,家族因繁衍越来越大,家族传代本身是一种不断分裂、异化、自立的生命过程,而一切有历史跨度的文化事业(首先是读书)最适合家族传代,因此只有让子孙读书,知耻明礼,才能使庞大的家族人群产生奇妙的凝聚。于是,不少古人选择了耕读这种生活方式。《后汉书·袁闳传》就记载“闳居处侧陋,以耕学为业”。据说诸葛亮青年时在南阳隐居读书,“躬耕垅亩”。一直到清末民初,还有一些乡村大屋门联标榜:“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诚如清季一位耕读者诗云:

卓午锄茴垅,炎蒸汗不干。

有时休树下,犹自带书看。

耕读充满了汗水和艰辛,又洋溢着芝兰之室的香远益清。

然而,在漫漫封建社会中,有些人的耕读却是另有目的的。唐代流传的“终南捷径”“此中自有佳处”当然暴露了某些耕读者的市侩心机,就是高明如诸葛亮,在刘皇叔的“三顾之恩”下,也翩然出山,客观上也就永远背离了耕读生涯。

只有陶渊明,自己树桑养蚕,种秫酿酒,而又研经读史,且“读书不求甚解”,就连读书也没有功利目的。他在去世前两个月,写了篇《自祭文》,这是他的绝笔。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文章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第二段说: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这一段文章是说,茫茫宇宙,悠悠苍天,万物从这里生长,我得以成为万物之灵。自从我来到人世,正交上贫困的命运。食具饮具经常空空如洗,冬天还穿戴着麻布做成的衣巾。但是我仍然愉快地到山谷里取水,背着柴火乐呵呵地边唱边行。在阴暗无光的陋室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和清晨。春去秋来,园林中有干不完的事情。我一边除草一边培土,只望菜蔬生长得更加繁盛。兴致勃勃地饱览群书,优雅和谐地弹奏古琴。冬天里在阳光下取暖,夏日里在山泉中濯洗身心。勤劳而不过度,心中闲适而安静。乐于顺从天意,听其自然,就以这种达观的方式度过一生。

文章真切地再现了陶渊明的纯而又纯的耕读生活,令人肃然起敬。我以为,漫漫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陶渊明完全称得上是耕读第一人!

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后,中国人就往往把“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作为衡量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标尺。然而,我总是不满足在“立言”这把标尺下,将陶渊明和李白、杜甫、苏轼们比较,甚至还和白居易比较。我要说的是,在文人的傲骨和文人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这两方面,陶渊明实在高出于李杜侪辈,实在属于“立德”的范畴。他的傲骨、劳动及耕读作为三大品德确实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