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英国后,我发现每个人工作起来都像闪电一样神速,那些能力比较差、办事不上心、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的人几乎很少见到,也许是很多人把自己伪装成了工作努力办事高效的样子,但不管怎么说,总体来看,整个社会的运转平稳而高效。在我看来,整个国家都十分团结一致,这是我前所未见的。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战争的危机摧毁了英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块顽疾——等级观念。我在伯芒西有不少朋友,这是伦敦较为贫穷的街区之一,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应征入伍,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喜欢当兵的感觉。在军营里,他们的住所条件不错,饭菜也非常可口,这是他们以前没有料到的。他们每天都需要在户外进行训练,这让他们的身体颇为强壮。当他们回家探亲时,身上的军装让他们有了一种荣耀感,他们非常明显具有保卫国家的意识,而且这身军装还会吸引不少的漂亮姑娘。不止一位母亲在谈起自己当兵的儿子时都会带着一种困惑的表情:“真是奇怪,当兵之后他长大了不少,更像个男子汉了。”我曾经问过几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士兵,当然语气尽量委婉,尽量不要伤害他们的感情。我的问题是:他们怎么看待和他们一起当兵的那些富家子弟。
他们大多回答说:“他们挺好的,大家都平起平坐,没有谁瞧不起谁。”
我也遇到过军营里的富家子弟,他们也很喜欢军队的生活,他们很容易地就跟屠夫的孩子、面包师的孩子以及其他手工业者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了。他们同吃同睡,一起工作,一起玩乐,很是享受在一起的生活。我相信,正是他们的这些做法使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融洽。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就是这些富家子弟歧视工人子弟,于是造成了强烈的阶级意识(至少在英国是这样),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恰恰相反,面对这种情况,心理上容易出问题的正是那些下层子弟,他们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时刻带着不信任的眼光来与富家子弟相处。幸运的是,那些富家子弟用自己的幽默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我就认识几位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军营里生活得快乐无比,他们的长官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晋升,脱离军营,走上领导岗位,而他们自己倒颇不情愿,因为舍不得军营里的这些好兄弟。
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印象,觉得自己到了国外会更受欢迎,因为他们每月领的补贴比较丰厚,而且性格上也很平易近人,还有,他们喜欢各处旅游,不管到哪儿都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舒服,这是他们信心的主要来源。但在这场战争期间,他们发现上述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这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我们必须得承认,他们确实有许多优秀品质,但是他们不太会跟当地人打成一片,而且有时还很害羞。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在国外的英国士兵努力地想讨当地居民的欢心,但却总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忍不住会可怜他们。我们英国人经常被认作狂傲自大,而且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毫无由来,也许这是我们最致命的缺点,似乎这是英国人性格特点里面很自然的一部分。以前人们总会以为,这种傲慢自大只存在于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里,但实际上,就算在工人阶级中,这种情况也很明显:一个技术工人的妻子碰上一个普通工人的老婆,前者有时会犹豫要不要跟后者建立友情。我就听说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在伯茫西有一个非常漂亮而且性格也很不错的女孩,嫁给了一位印刷工人,但是他丈夫的家人却非常瞧不起她,因为她的家在一条有名的穷街陋巷里,实际上,在我看来,她娘家的房子和婆家的一样简陋,没什么本质区别,而且两家的距离还不到一英里。
实际上,权势阶层的傲慢自大是由他们在教育上享受的特权慢慢培养起来的。一百多年来,英国的私立贵族学校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的一大特色,很多人都认为,英国人的优良品质就是受其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据说,威灵顿公爵曾说过,英国人在伊顿公学的操场上就打赢了滑铁卢战役。现在显而易见的是,那些父母已经无法掏出足够的钱来供自己的儿女上这些昂贵的学校,他们现在绞尽脑汁,能使每个月收支平衡就蛮不错了。这些贵族学校要想继续存在,就必须恢复自己刚刚建校时的理念,那就是,无论贫富,大家都可以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只要工人领袖们愿意,这些贵族学校就可以转变成像法国公立中学或者像德国的高级中学那样的办学机构,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大家在一起接受教育,无论贫富,无论地位高低,那些所谓的阶级意识自然会慢慢消失殆尽,这就扫清了大家相互了解的最大障碍。不管他们的出身如何,成长环境怎样,只要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一起完成同样的任务,一起进行同样的体育活动,那他们的地位就是平等的。我真心希望,他们在长大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生活状况如何,他们都可以保留那份在学校里无意中获得的平等感觉,这要比他们独自待在家里没有机会与不同阶层的孩子接触好上几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