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现实很少向作家们提供一个已经成型的故事。现实最终会让作家感到厌烦。不错,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能够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但之后这些事实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权威,不断制约想象力的继续发挥。关于这种论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这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大家普遍认为故事结尾很难使人满意。其中的原因也不难找到。司汤达是从一个真实事件中获得创作小说的灵感的,当时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个年轻的神学院学生杀死了一位他极度怨恨的女士,随后他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但是在主人公于连·索雷尔的身上,司汤达不仅加入了自己性格中的某些成分,而且还加入了很多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当然提升了他自己的形象,不过他自己也清楚,自己原本不是这个样子。他创造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小说主人公形象,这本书前四分之三的部分都很不错,主人公的行为举止具有很高的连贯性,也非常具有可信度,但是到了小说的末尾,他觉得自己必须回到那个真实存在的世界里,因为那才是小说灵感的来源。为了尊重这样一个事实,他只能牺牲人物性格的连贯性,为此他让主人公做出了很多与自身性格和智力水平完全不一致的举动,这种转变实在是过于具有颠覆性,你很难相信这是同一位主人公所为。如果你不再相信一部小说的情节,那它怎么还会对你具有吸引力呢?我们从这部小说的失败中可以吸取这样的教训:如果现实与小说主人公的性格逻辑出现了背离,你必须有勇气将所谓的现实抛诸脑后。关于司汤达如何结束这部小说会显得更好一些,我也没有具体想过,但是我基本上可以确认:他所写出的这个结尾是可能的选择中最差的一个。

经常有人指责我,说我不该用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原型来创造小说角色,从他们的一些评论中,我发现他们似乎认为以前从没有人这样做过。这真是缺乏常识,实际上这是很常用的写作技巧。从文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写作者就会借助原型来创造人物。司各特(Scott)一直以品性端正、道德高尚而著称,就连他也曾在自己的一本小说中十分尖刻地描绘了一下自己的父亲,在另外一本书中他又写到过一次,不过因为岁月慢慢消磨掉了他的戾气,这次的描写相对比较公允。司汤达在他的一部手稿中写下了那些为他提供了灵感的人们的名字,而这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屠格涅夫曾说过,他在创造小说人物的一开始,必须以某位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起点,不然就根本没办法继续下去。我怀疑那些否认自己会借助原型来塑造人物的作家,他们要么是在欺骗自己(这并非不可能。即使你不算太聪明。也一样可以成为不错的小说家),要么是在欺骗我们。如果他们说的是真话,也就是说他们在构思人物形象时脑子里确实没有出现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是在借助自己的记忆,而并非全然依仗自己的想象才能。难道你不觉得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遇到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只不过他们都用着其他的名字,穿着其他的衣裳。我敢说,借助生活中的原型去创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普世通用,而且十分必要。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作家耻于承认这一点。就像屠格涅夫所说,要是你的头脑中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那你就很难为你创造的人物注入活力与个性。

我需要再强调一下:不管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真实的人物多么接近,那依然是一个创造过程。就算与我们亲密接触过的人,我们依然知之甚少,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远远不足以让我们把他们转化到小说中去,而且还要保证他们的形象鲜活可信。每个人都让你琢磨不透,他的形象就像隐藏在阴影之中,我们很难将其复制,而且有时候,他的行为举止也缺乏连贯性,甚至还会相互矛盾。作家并非在复制人物原型,他只是取其所需,将注意力完全放在那些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性格特征上。这样就可以点燃他的想象之火,以此作为起点,创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原型完全一致,这不是他所关心的。他真正关心的是能否取得人物个性的和谐统一,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待小说完成之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原型很可能相差甚远,如果你按照小说中的描写给人物画一张像,然后拿给作者看,他会说:天哪,怎么你画的跟我脑中的形象相差那么远。不要以为作者选取的小说原型一定就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人,也许这人只是在茶馆里跟作者偶然谋面,也可能是在某艘轮船的吸烟室里一起抽过烟。他所需要的只是那一点生命力旺盛的小嫩芽,而其他的部分就要靠他自己来添加,那依靠的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人性的了解以及与生俱来的创作本能。

如果原型人物对自己在小说中的形象并不反感,那一切就应该说是一帆风顺。人们的自我意识极强,要是他们跟某位作家有过一面之缘,他们就会留意查看这些作家会不会在作品中描写他们。要是他们觉得某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就是以自己为原型的,那他们的关注点就会完全聚焦在这个人物身上。要是这个人物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完美,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尽管他们也能够发现朋友身上的某些缺点,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调笑戏谑一番,可是他们绝对受不了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和毛病,他们会满腔怒火,下决心一定要找那位作家理论理论。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会有那种所谓的好朋友,这些朋友听说了这种事,会虚情假意地表示义愤填膺,然后假模假样地寄予同情,这不但不能使当事人心里好受,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愤愤不平。这里面会牵涉很多子虚乌有的各种谣言。我听很多女士说,她们曾经与我有过交集,当时她们对我非常友好,可是随后就指责我不该忘恩负义,在自己的小说里把她们描写成那副样子。这可是天大的冤枉!我不仅没有和她们交往过,而且很有可能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她们。看到这里,很多同行可能要会心一笑,因为他们也有过类似的遭遇。这些可怜的女士一定生活空虚,而且极度虚荣,她们就是要想当然地以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是以她们为原型的,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赢得一点儿小名声。

有时候,作者会选择一位平常人,然后借其创造一个高贵、自制而且颇有勇气的人物形象,那他肯定是在这个人身上看到了这些闪光点,而长期与他接触的人竟然对此视而不见。奇怪的是,这个人物原型并不会很快被人认出来,而只有当你把一个人刻画得满身缺点、举止荒唐时,人们才会马上想对号入座。我由此很不情愿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对朋友的了解更多的是基于缺陷,而非优点。一般来说,作者无意冒犯任何人,他会竭尽所能来保护人物原型,他会把自己创造的人物形象放在不同的地点,给他们一种不一样的谋生手段,或者让他们身处不一样的阶层,但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物的外貌。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会影响他的性格,反过来说,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他的外貌上。你不能让一个高个子陡降二十公分,却依然保持他原有的性格。一个人身高的变化会影响他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从而改变他的性格倾向。与此类似,你也无法将一个娇小的黑发女子描写成一位身材高挑的金发女郎。你应该尽量客观地对她进行描写,不然就失去了把她作为原型的意义。但是没有人有权利指着书中的一个人名说,这就是照着我的样子写的,他最多只能说,我为这个人物形象提供了些许灵感。不管书中对他是怎样的一番描写,他都应该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产生冲天的怒气,作家特有的观察力与创造力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这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