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诗赋人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即着手内战。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他野心勃勃,准备消灭共产党、八路军。1947年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部署进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计划。1947年3月中旬,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指挥近十五万人的大军从南部进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国民党军队仗着人多武器好,妄图在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解决陕北问题。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主动放弃延安。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随后转战于陕北延川、清涧、绥德、子洲、子长、靖边等县,历时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千余里,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

在陕北这几个县内,方圆不过几百公里,但毛泽东始终不曾过黄河。至于这首诗创作的具体时间,据吴正裕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一书考辨,它是作者于4月2日晚至4月3日晨,由子洲县高家塔转移至子长县涧峪岔乡庄果坪途中的作品。当作者向当地农民询问村名时,并未得知如何写,只是听音,于是把“庄果”听成了“张冠”。因作者是南方人,“庄”、“张”二字读音不分。因此,“张冠道中”即“庄果道中”。不过,有研究者查访毛泽东在陕北转战途中,并未经过名为庄果坪之类的地方。但地名的文字不同并不影响成诗的环境: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情景:朝雾弥天,北风骤起,战马长嘶;满地清露浓霜,鸦雀深藏不见;军衣冻成硬甲,眉稍霜染结冰……如此恶劣的天气,毛泽东这位马背上的英雄触景生情,联想起古代边塞征战的艰苦,不禁诗兴油然而起,吟成五律一首《张冠道中》。

毛泽东撤离延安后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其诗《张冠道中》中的描写是相符的。毛泽东当年的警卫战士刘辉山等口述、1958年和1959年在《中国青年》上连载的历史纪实《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一文有这样记述:1947年4月6日在青阳岔,“周副主席回来了!他穿着一身灰色旧棉衣,骑着一匹枣红大马。” 6月8日拂晓,警卫部队在王家湾附近与敌激战。“在这紧张的时刻,晨雾也愈加浓密了,弥漫着整个山头,在一百公尺以外,看不见对面的景色。” 6月8日晚向小河前进时,“走到月亮山的山顶上,带路的老乡找不见道路了,整个部队停在山头上,毛主席坐在石头上休息。这时还下着雨,刮着大风,每个人的身上冷飕飕的。战士们把马拉到毛主席周围,围成半圆形的圈子,给他挡风。” 这里,寒冷、晨雾、战马、大风都有了。“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该当是这种景物的描写。

这首诗最早收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中,作者没有留下手迹,只有林克提供的抄件。1996年6月7日,林克在给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关于毛泽东几首诗的说明》中指出:1960年代,当毛泽东要秘书林克清退文件时,林克从文件中发现了《张冠道中》、《喜闻捷报》等未发表过的几首诗的手稿,于是便把它们抄录下来,回到办公室后,先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由于怕遗失了,接着又抄录在1962年4月24日的日记本上。胡乔木同志在编辑毛泽东诗词五十首时,林克便请李慎之将自己抄录的毛主席诗词的小本子带交胡,希望他能鉴别或选用。④

注释

弥?弥漫。

琼宇?喻指天空。

征马?战马。

踟蹰?亦作踟躇。徘徊貌,此谓慢行。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有句:“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躇。”

意会

寥寥数十字,将征战场面刻划淋漓尽致。朝雾浓,北风啸,晨露湿,寒霜重。战马长嘶,寒鸦不惊。戎衣冷如甲,须眉冻成冰。然军旅人心情释然,视危难若等闲:进军好似漫步,有如塞上旅行;虽敌大军压境,却是一副如入无人之境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