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解释: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是指渔船不见。

诗赋人生

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办公。工作之余,常下海游泳,直至9月天凉。一天,北戴河狂风乍起,毛泽东突然放下手中的工作,对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去看看,能不能游泳,我想游泳。”说罢,他换上泳装,向大海走去。李银桥连忙劝阻,毛泽东却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说罢,他纵身跳下大海。众警卫见状,慌忙跟着下海。这时,只见风雨苍茫,海浪随风冲上海滩,远处海天浑沌一片。毛泽东用臂奋力搏击于水中。带着白沫的海浪时而把他推上浪尖,时而把他抛向浪谷。众卫士在海中拼命围护着他,毛泽东却不慌不忙,时而侧泳,时而蛙泳,甚至仰泳。足足游了一个小时,毛泽东才回到岸上。他坐在藤椅上,仍望着翻腾起伏的海浪,心满意足地说:“好吧,你们说浪大,我们下去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北戴河期间,毛泽东还读《古诗源》,吟诵曹操《步出夏门行》诗中的《观沧海》等名篇,登游碣石山。有一次,他叫卫士找来地图,一边查地图一边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上过碣石山;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乌桓,九月班师回朝经过碣石山写出《观沧海》。就是毛泽东在北戴河的这个时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初稿已完成,国民经济经过三年已恢复,毛泽东构想的是怎样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的伟大国家。他由曹操的《观沧海》想到了“换了人间”,想到了巨变的时代,于是,一首壮丽的词在这山这海旁产生了。毛泽东词中的“东临碣石”句,即是曹操《观沧海》中的句首;其“萧瑟秋风今又是”句即由曹诗的“秋风萧瑟”句引出。

《北戴河》词的创作,也同毛泽东想填一首风格豪放的词有关。1954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北戴河给女儿李敏、李讷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毛泽东的英文秘书林克曾在一个抄件上写道:“毛泽东是因李讷喜李煜词而李煜历来只能写婉约词,不能写豪放词,于是他写了一首豪放词给李讷。”林克在《忆毛泽东学英语》一文中亦提到,1962年4月21日,毛泽东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的缘由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

作者的这首词留存有两件手迹,其中“魏武挥鞭”句有一件作“孟德挥鞭”。《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这首诗时,无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增补写作时间“一九五四年夏”。

注释

北戴河?位于秦皇岛市的西南端,濒渤海,因河而得名。北戴河海滨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

幽燕?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南一带,因其古属九州之一的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称。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东汉末,他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先后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并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进位丞相,率军南征,被吴蜀联军击败于赤壁。死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在用人方面唯才是举,能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在恢复农业生产方面他亦推行过屯田制。曹操不仅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还善诗歌,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如《蒿里行》、《观沧海》等。碣石,现存的碣石山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面,属燕山余脉,最高处仙台顶海拔600余米,距海近30公里。于上虽可闻“秋风萧瑟”,但却难以见到“洪波涌起”。故有人认为曹操登临的是另一碣石山,原先位于古代滦河河口附近的渤海岸边,北魏时已沉沦入海。传流下来的曹操《观沧海》诗脍炙人口。

意会

真个一代英主,为的是励精图治。面对大雨滂沱、白浪滔天的渤海,心中系念的是打鱼船“知向谁边”。碣石山上,登临送目。吟诵曹操的瑰丽词章《观沧海》,追思品评他的历史功业。纵然割据称雄,统一北方,但不过是一位想统一中国、壮心不已的统治者罢了。何能心系人民,更不知合作化、共产主义。历史英雄终成粪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景观犹在,然而人间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