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诗赋人生
1953年12月27日晚,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毛泽东驱车来到杭州美丽的西湖畔,住进了丁家山下的庄园别墅刘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到浙江杭州,是为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而来的。自此,毛泽东喜欢上了这宁静秀美的西子湖,说它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并先后32次来杭州,在西湖湖畔度过了800多个日日夜夜。工作之余,毛泽东常常登览西湖湖畔的群山,如北部的北高峰、美人峰、飞来峰、灵隐山、将军山、宝石山、葛岭、栖霞岭等,南部的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吴岭、五云山等,另外还有天笠峰、白云峰等。毛泽东一般在下午4时左右出去爬山,7时左右回来。西湖附近的群山,毛泽东大都爬过了。1955年11月,毛泽东又一次来杭州工作、休养。他在工作之余除游钱塘江外,仍多次登临西湖附近名山,一览西湖美景。高兴之时,他即兴吟诗,并留下数首山水诗作。11月27日,毛泽东再次登游北高峰。这是他自1953年以来第三次登游此山。北高峰位于杭州西湖西侧灵隐寺后,近有群峰为伴,堪称环湖第一峰,与西湖西南面的南高峰遥相对峙。北高峰与南高峰这两座高峰常隐现于晚霭朝雾之中,时露双尖,被称为“双峰插云”。古往今来,来此游览的骚人墨客见此美景,禁不住会留下吟咏之作。宋代诗人康与之有词赞曰:“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震中。”
毛泽东登山时,沿着山间的磨石小道,步入韬光寺,但见楼阁凌空,气势不凡。他看了吕洞宾炼丹台遗址,又来到观海亭前。观海亭前有唐代大诗人骆宾王留下的楹联,其联曰:“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毛泽东在此驻足观赏,心旷神怡。从韬光寺出来,上山石蹬数百级,曲曲折折三十六弯。毛泽东沿着小径,登上北高峰顶峰,极目远眺,杭州胜景尽收眼底。东望西湖北岸宝石山上,来凤亭掩映在绿树丛中,附近的桃花岭,亦树繁花艳。附近的扇子岭,西南的美人峰等杭州名胜,历历在目。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毛泽东随兴口占了这首五律《看山》诗。
《看山》这首诗,现在所见到的手迹有四件。其中有一手迹的第六句为“冷去对美人”,有两幅手迹的第六句则为“冷去对佳人”。而另一幅手迹的异处颇多,全诗是:“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闻。冷来寻扇子,热去喝东风。韬光庵畔树,一片是苍鹰。”此外,作者还留下一件修改审定的抄件。这首诗最早由林克在《忆毛泽东学英语》一文中披露,该文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1993年第6期《党的文献》在正式发表它时,也发表了毛泽东的一副手迹。
注释
北高峰?在西湖西侧灵隐寺后,山体巍然耸立高300余米,山上林木葱翠,为“西湖十景”之一。登山石级,盘三十六弯。登上峰顶,江湖云树,尽收眼底。
杭州?别称武林,在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杭州又是一个多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的城市。迷人的西湖水,壮观的浙江潮,林泉亭榭,峻峰奇洞,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游人墨客,令他们赞叹不已。正因为杭州美丽无比,又是文化古城,所以毛泽东曾多次来过此地。
飞凤亭?西湖北岸有宝石山,山峰上有秀峭挺拔的保俶塔,塔旁岩石上有来凤亭。据说宝石山远观像只凤凰,保俶塔就像凤凰头上的冠毛,故来凤亭因此而取名。“宝石凤亭”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桃花岭?西湖北岸、宝石山附近有栖霞岭,旧时岭上桃花灿烂,色如凝霞,故有“栖霞”之称。不过,现时栖霞岭上桃花已经稀少。
扇子?指扇子岭。
美人?指美人峰。古人有将西湖比美人者。苏轼《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意会
碧波**漾、难画难诗的西子湖,峰奇木秀、林泉幽美的环湖山。登上高峰,心旷眼开。杭州那面,苍茫空阔。宜人秋光,习习凉风。任热任冷,都那样令人神迷心醉,更能够展开思绪的无限神奇:眼下的青山碧水,连成一片绿海,愿驾一叶扁舟在这绿的海中飘然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