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韵律和对仗的角度说,对联和题辞也类似诗赋。一般说来,对联或题辞用字较短较少,精干而洗练。但也不排除有些对联用字特长,甚至超过诗词,如清康熙年孙髯题写的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的对联就长达180字。有些题辞虽然短小,但诗味十足,如毛泽东1917年夏与好友萧子升结伴游学时,到达安化县城梅城,游览北宝塔等名胜古迹时,在北宝塔第七层乘兴在塔壁上用墨笔题辞四句:“伊水拖蓝,紫云反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泉。”这简短的题辞不就是一首四言短诗吗?因此之故,将毛泽东的对联与题辞搜罗成册,择其精要奉献给读者,就可以让读者全面地理解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全部诗赋生活。
(一)毛泽东对联
1958年春。一天,一行人兴趣盎然地游览在成都市西南隅的武侯祠内。其中一位身材伟岸的人正伫立在诸葛亮殿内一副对联前,静心地观赏着。这副对联原是光绪二十八年冬四川盐茶使剑川赵藩撰写的,其联曰: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位悉心观赏对联者不是别人,正是身为中国人民领袖的大诗人毛泽东。这副对联似乎特地为他所设:知兵得天下后,当审时治“蜀”了。于是,毛泽东吩咐陪同参观的人员把此联连同祠中的30多副对联都抄录下来。这仅仅是此联切合自己的意境、引起自己的共振、牵动自己的情绪之后的一时兴起吗?似乎是,但远不全是。
自幼时起,毛泽东不仅喜诗词,而且喜对联。在学生时代,他就撰写过不少对联,并且至今流传。在讲话、著文中,毛泽东也少不了引用对联。例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就引用明代学者解缙的一副对联来讽刺那些只知教条式地背诵马列主义词句、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他说该对联是替“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画像”的,并劝导“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人“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其联是: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那些哗众取宠、夸夸其谈的教条主义者来说,这副对联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维妙维肖。
毛泽东还善于化诗为联。1924年1月,湖南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共产党员陈子博逝世,毛泽东借用杜甫的诗句为其作挽联,以表达自己的沉痛惋惜之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毛泽东不仅喜对联,还常常研究对联。在毛泽东故居的藏书中有不少有关对联的书籍,如《楹联丛话》、《巧对录》、及《随园诗话》等,还有《楹联墨迹大观》等书法碑帖。这些书籍都留有毛泽东研读后的批注和圈点。从这些批注、圈点中可以看出,许多对联,毛泽东对之作了认真的研究,反复地加以欣赏。譬如,有一副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达180字的对联(清康熙年孙髯题写),毛泽东就研读了收它入册的三个不同版本。此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毛泽东在清版《楹联丛话》中读到它,对之加了圈点。在“叹滚滚英雄谁在”、“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等句的每个字旁都画有圈,在“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等句旁画着曲线,每句句末都画着两三个圈。《楹联丛话》同时收进了阮元任云南总督时对这一长联的修改品,毛泽东对之作对照研究时,细心地将阮元改过的几处一一标有重线。在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本《楹联丛话》中,毛泽东不仅对这一长联和其改动的地方作了圈划、标记,还作有批注。《楹联丛话》的作者梁章钜说,这一楹联多至170余言,毛泽东在这段话旁批道:“一百八十字”。梁章钜给此联以“究未免冗长之讥也”的品评,毛泽东则在天头和行间批注:“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此评不确。近人康有为于西湖作一联,仿此联而较短,颇可喜。”他还凭记忆在批注中写出康有为楹联的下联:“霸业烟销,雄心止水,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顾何之”。在阮元改过的楹联处,毛泽东却批道:“死对,点金成铁”。在另一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毛泽东在载录这一楹联的地方作了如此批注:“此阮元改笔,非尽原文”。从这三本书中对一副楹联的圈划和批注可知,毛泽东对楹联的研读和欣赏是多么认真、细致。当然,毛泽东对楹联的关注远不只局限在《楹联丛话》一类的书中,他在广泛阅读各种诗话、笔记小说时亦很留心圈划书内的对联。尽管人们对毛泽东如何研读、欣赏及撰写对联的情况知之甚微,但从他遗册的手泽中确可窥见一斑。
对联为什么会博得毛泽东的喜爱呢?
凡能博得毛泽东欢心喜爱的东西必定有其自身的优胜处,有其吸引人的魅力。对联是存之于我国历久不衰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皇帝的圣殿,百姓的衡宇;文人儒士的斋室,穷乡僻壤的土地庙;名地胜处的亭榭楼阁,通衢街肆的旅舍店铺,无不见对联。婚聚喜宴时,金榜高登时,生养老归时,或祈神祭天时,无不用对联。对联词约意丰,用字讲究。一副上好的对联,更是对仗工整,声律协调。它把人之所愿和事之所旨以极洗练的文字精妙地表达出来,且又和优美的书法结合,作成后悬挂于侧,供人观赏。对联易于引人注目,能有效地感染人的情绪,起到“宣传”作用。一副绝妙对联,不仅能在当时引起“轰动效应”,往往还能流传千古,甚或引为范本。正因为对联与诗词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诗词不具的特别之处,这就赢得了既喜诗词又喜书法的毛泽东的心爱。毛泽东一生中创作过不少对联。这些对联,形式多样,内容广博,用字精练,对仗严谨,多属难得珍品。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与肖三同学。毛泽东酷爱读书,当得知肖三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时,他十分高兴,便前往借阅。肖三笑嘻嘻地对他说:“书倒是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有点讲究。”
“小弟愿意领教。”毛泽东答言谦恭。
“我的书,有三种人不能借。”
“不知是哪三种人?”
“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三嘛,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
毛泽东微微一笑:“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阅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
肖三见状,便以书为题出一上联。
毛泽东听罢,略作沉吟,从容对出下联。这副对联合起来便是:
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这副对联属合字对。肖三出的上联有些难度,且有戏谑之意,谓毛泽东这位外地“土包子”读不懂《世界英雄豪杰传》,不能识英雄豪杰。而毛泽东的下联对的很巧妙,亦讽剌肖三心量狭窄,不会广结贤才。不过,同学间为借书对对,本无恶意,只是卖弄才学罢了。肖三见毛泽东很快对出下联,才思敏捷,连忙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立即拿出书来,双手捧到毛泽东眼前。毛泽东双手接过书,连声道谢,二人握手大笑。从此,毛泽东与肖三成了好朋友,常在一起交读学习心得,评诗论文,畅谈时事。
1915年3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同学易昌陶病故。5月,学校为该生开追悼会,师生共送挽诗挽联256副(首)。毛泽东不仅送有挽诗,还特送了一副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作此挽联时,正值对内独裁、对外卖国的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之后。挽联中交织着毛泽东既悲且愤的感情。他既痛惜良友早夭,又切感国仇必洗。从这副挽联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振贫弱、抗外侮、经济天下的大志。
同年春,同班(第八班)同学廖延璇同皮述莲结婚,彭国干、毛泽东、周世钊等同学都送了贺联。毛泽东书赠的贺联是:
二月梅香清友
春风桃灼佳人
此联虽属应景之作,但不显得俗气。
1917年,第一师范因病致死的学生达7人之多。在学友会为死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以沉痛之笔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这副对联是青年毛泽东素来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主张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的表露,它意在唤起广大学友重视体育锻炼,对校方主持下徒具形式的课间操也略有讽刺。
为悼念英年早逝的同学,毛泽东另还写有一副挽联:
与其苟且偷生,生无足道
非为奋斗而死,死有余哀
这副对联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体现出青年毛泽东那乐于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既追悼逝者,又激励生者,激励青年同志。
1917年暑期,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结伴远游以作社会考察。他们出发前身上不带一文钱,以游学形式,靠给人家写对联等维生,历时月余,跋涉千里,遍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的乡村和城镇。每到一地,他们或寻访学校、劝学所,或观瞻寺院、烈士墓;既拜会老同学、朋友、学士名流,亦广泛接触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地方官吏及和尚、方丈等社会各阶层人士,还查阅各县县志或寺院藏经。这样,他们了解到许多乡俗、民情和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沿途,他们留下了不少对联和题词。在宁乡王熙同学家,毛泽东留赠了一副这样的对联:
爱君东阁能延客
别后西湖赋予谁
这副对联表达了对作为东道主的同学王熙的谢意及恋恋不舍的别情。
毛泽东、萧子升二人离开宁乡,步行到达安化县县城梅城后,闻知安化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庵是位名传遐迩的饱学之士,便决定前去拜访。夏默庵时年六十有四,早年毕业于清代两湖学院,学识渊博,经、史皆好。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庵诗存》、《安化诗抄》等。此公素喜吟诗作对,性格孤傲,一向不理游学先生。毛泽东两次求见,两次被拒,但并不灰心,复而第三次登门。果然,事不过三,夏先生不再相拒而开门纳见。但他为试来者学识深浅,挥笔写下一原对放置堂桌上。毛泽东见后,略作思索,即书属对。这副合对是: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先生看毛泽东书写罢,大吃一惊,这位青年游学者应了胜对,对边工对谨严,且运用了“为公乎,为私乎,晋惠帝问蛤蟆”的典故,于是他连声称好,即以礼相待,留餐留宿;更谈诗论史,十分投机。临别之时,他特馈赠毛泽东银洋八元作旅资。
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还写过一副自勉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表达了毛泽东的为学之道:持之以恒,积久成学。它既用以自勉,但也勉励了别人。不过,学界考证此联是点化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的一副对联。其联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1919年10月5日,母亲文氏夫人不幸病逝,毛泽东从长沙奔丧回家,在以极度怀悲之情作《祭母文》的同时,还作灵联二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字字句句,尽露对慈母的无限怀念之情。披恩未报,遗恨负疚,一腔真情实意,感人肺腑,读罢使人悲从心来。
1920年,毛泽东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时,亲撰一副对联,悬挂于礼堂。该联是:
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
对联浅显如白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长大了要有改造中国的远大志向。
长沙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易白沙,可谓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21年5月间,他只身赴北京谋刺北洋军阀政府军政要人,未能成功。旋而南下拟组军队北阀,亦未遂志。激愤之下,于农历端阳节在广东新会县投海,愿以死唤起民众,时年35岁。他是继陈天华(即挽联中提到的陈公,他为抗议日本政府勾结清朝政府迫害中国进步留日学生,于1905年在日本投海而死)之后,第二位“难酬蹈海”的“英雄”、烈士。毛泽东闻知,既悲且愤,特地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
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
这副对联既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叹英雄顿失的悲愤心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亦尽露出他决心前赴后继、愿以革命为志职的抱负。
1921年11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李立三返国。他受委派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即到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3号毛泽东住处拜访。毛泽东夫人杨开慧见他到来,高兴地说:“难怪方才喜鹊叫,原来是李兄大驾光临!”正在伏案疾书的毛泽东闻声连忙迎出来,文绉绉的说出五言表示欢迎,李立三亦随即以五言应对,后两人握手,相视开怀大笑。这一迎一对,不失为一副好对联:
洞庭有归客
潇湘逢故人
这副对联短短十字,表达了主客相逢在故地的喜悦心情。
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为着宣传革命的需要,毛泽东常常撰联作对。1928年春,红军攻占遂川。在审判土豪劣绅大会的主席台两旁贴着这么一副对联:
你当年剥削工农,好就好,利中生利
我今日宰杀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
这副出于毛泽东之手的对联真是锋芒毕露,势不可当。土豪劣绅看了心惊肉跳,工人农民见了拍手称快,扬眉吐气。该联虽然并不深奥难懂,但对仗非常工整。
1928年8月,井冈山红军出湘南失利。当时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王尔琢,牺牲于叛徒的枪口之下。王尔琢在军中深孚众望,他的牺牲使全军含悲。在井冈山召开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拟就了一副挽联,由陈毅手书: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该联既寄悲思,更激人意气。为革命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尽露无遗,同时又体现了对革命必将胜利的殷切期待。
1930年冬,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大“围剿”,在宁都小布召开根据地军民誓师大会。大会会场挂着毛泽东亲撰的一副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此联上边包含了毛泽东创制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的思想内容,下边说明了毛泽东的运动战和歼灭战的军事思想原则:不怕打烂坛坛罐罐,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以歼灭敌之有生力量为主。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以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1931年7月28日,毛泽东与朱德率红一方面军到江西兴国县城岗乡,为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再打一个胜仗作准备。红军到达后不久,毛泽东即由乡苏维埃党支书老胡作向导,登上白华山观察地形。到了山顶的书院,当地塾师和老胡都想请毛泽东为书院大门题写一副对联,毛泽东尽管军务紧迫,但当即应允,即挥笔而就成一副对联:
主义遵马列
政权归工农
这副对联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简明表述,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也讲了革命政权是人民政权的根本性质。
1931年秋,红军著名将领黄公略在江西吉安地区牺牲。9月16日,在兴国莲塘村召开的黄公略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写挽联,挂在主席台两旁以悼哀: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鹏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这副挽联概括了黄公略的革命经历与功绩,表达颇生动,对仗亦严谨。它尽露对先死者的痛惜怀念之情,谓先死者为后来人树立了光辉榜样,励人奋勇杀敌,以期革命成功。
1931年11月,毛泽东在兴国长冈乡作调查。到了中午时分,陪同调查的乡长领毛泽东到孙大爷家吃午饭。孙大爷的老伴刘大娘十分好客,特用当地特色菜招待。她用猪肉片蘸米粉,下垫芋头片,拌以酱油、辣椒粉、蒜头瓣,分装在四个盘内,三盘在下,一盘在上,放在蒸笼中蒸。饭菜做好后,主东客气地请毛泽东一行吃饭。毛泽东入座后,举筷一尝,觉得味道鲜美无比,便问这叫什么菜。孙大爷直言相告:“我们这里的人,只知道做,叫不出名。”陪同的乡长便请毛泽东为这道菜起名。毛泽东看着桌上的四个盘子说道:“好说,好说,这不就是四星望月么?”乡长连忙说:“好菜名,好菜名!”毛泽东接着又说道:“这只是横批,我这里还有一副对联呢。”说罢,他指着盘子信口道出了这么一副对联:
上盘下盘,盘叠盘,猪肉、米粉、芋头片,盘盘装好菜
主料配料,料拌料,酱油、辣椒、蒜头瓣,料料出佳肴
这副对联虽然有入乡随俗的味道,但更体现了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与下层人民同甘共苦的作风。
1934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瑞金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垅,帮助红军家属犁田。近午时分,众人都坐在大樟树下休息、喝茶。在这天气多变的季节,沙洲坝一带群山云低雾绕。一老者见之,信口吟出一联。众人听了,纷纷续对。毛泽东则凝视田野,似不与闻。他见田头有红旗飘举,便不假思索地对出下联。这副对联合起来是:
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
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
这时,人群中有一塾师模样的人又出一联。毛泽东听罢,随即对上一联。于是,在这棵樟树下又产生了一副绝妙好联:
涓涓溪流,岂能作浪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这两副对联显露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必胜所抱的信念。只要有星星之火,就可以在中国大地燃起遍地烈焰。
1938年春,在延安举行的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并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毛泽东亲撰了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
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
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这副对联与会议的气氛非常融洽,意思贴切。上联点出纪念孙中山先生之要旨,点出国共合作的思想理论基础;下联则提醒国人认清死对头侵略阵线,为夺取抗日胜利而前赴后继。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军杨森部包围新四军设在湖南平江的通讯处,屠杀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6人,造成平江惨案。8月1日,延安举行悼念平江惨案牺牲同志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为大会所送的挽联是:
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
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这副对联是坚持团结统一抗日的共产党人的宣言。它意在号召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之际宜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以反抗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于中也隐藏了对国民党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闹磨擦、打内战的种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的谴责。
1939年7月5日,郭沫若之父郭朝沛先生逝世。郭沫若及其兄弟联名撰写《先考膏如府君行述》,寄给国共两党领导人和社会贤达,希望“赐以鸿文,藉扬潜德”。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联名送了一副这样的挽联:
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
这副对联雕词琢句,极有文采,许是悼文豪之父而特意为之。上联推崇郭膏如先生有明德通玄、却不愿应召作官的东汉隐士郭泰之遗风,下联则称颂老人能养子报国,名门有望。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为配合宣传中共中央的主张,毛泽东为延安新市场题写了一副对联: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这副对联字数不多,却把中共中央的三大政治主张概括无遗,其对仗也较工整。
1939年7月21日,为抗日战争工作长年奔波劳碌、积劳成疾的杨十三(原名彦伦,字灿如,又名裕民,排行十三,河北迁安县人)不幸逝世。杨十三于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冀东抗日工作多有建树,1938年被推举为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后奉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电召去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杨逝世后,八路军总部由朱总指挥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为悼念这位抗日爱国志士,毛泽东特送挽联: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挽联的上联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者在国难当头时,敢于克服任何困难、卧薪尝胆以图强的毅力和韧性,下联则赞颂了杨十三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中的典型,寄托了深切的敬意与悼念。
1940年5月16日,抗日名将、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在枣宜战役中壮烈殉国,举国震惊,举国哀悼。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不仅为其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还与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合送了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这副挽联对仗较工整,用字亦贴切,既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又悲中见壮,催人勇于争先,前赴后继;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争独立自由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国民党元老徐谦先生为国共两党合作做出过很大努力。1940年,徐谦先生病逝于香港。毛泽东闻讯,在延安发出挽联悼念:
存亡攸关,抗战赖持久,而今正是新阶段
死生同慨,团结促进步,岂能再抄旧文章
这副对联既怀逝者,更表露了以团结促进步,以持久抗战而图存的雄心,给人以希望。
在为实现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曾任国民党一方代表的张冲(字淮南)先生为之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做了不少好事。1941年张冲先生病逝后,毛泽东特为他题写了挽联:
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
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这副对联,盛赞了张冲先生为民族抗日救国事业所作出的宝贵贡献,亦寄托了对他不幸病逝的深切哀悼。它不仅对仗特有妙处,还巧借了唐人诗句,堪称佳作。
1943年3月16日,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逝世,闻讯后,毛泽东很是悲痛。葛健豪是湖南湘乡人。1914年春,她带领蔡和森、蔡畅等儿女及全家到长沙求学,自己也进了湖南女子教养员养成所读书。1918年底,她以53岁之身,同女儿蔡畅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长沙平民女子学校校长。1927年,她又随蔡畅、李富春到上海,一面照料家事,一面做革命掩护工作。为追悼这位令人尊敬的葛太夫人,毛泽东特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
儿英烈,女英雄
这副对联上联赞美葛太夫人的崇高品德,虽生活在旧时代,却是新型革命式女性;下联称颂葛太夫人教子有方,一门英烈,为革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
1944年2月15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的母亲逝世,享年八十有六。噩耗辗转传到了延安。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0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特敬送了挽联。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副对联道出了毛泽东的心声,体现出他那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感情和尊老敬贤的风范。
1944年秋,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毛泽东闻知,特地为之写了一副挽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勋绩辉煌,
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
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此联对仗工整,词章峻秀。上联高度评价了彭雪枫的一生,下联在寄托哀思时直抒悲愤意气。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因飞机失事遇难,噩耗传来,全党含悲。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余人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题写了挽联: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
不屈不挠,惊听凶音丧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
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此对联的上联颂扬了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展开面对面斗争、坚持民主进步事业的顽强斗争精神及巨大功绩,下联则寄托了中共全党对其不幸蒙难的无限悲痛和哀思,并表达了化悲痛为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的决心。
1947年秋,终生追求真理、追求社会进步的原山西新军将领续范亭,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延安。临终前他留下致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遗书,谓自己“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彻底解放的道路。”并说,“在此弥留之际,我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的一生历史,是否合格,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194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续范亭将军的家属,接受其请求,追认续范亭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致哀悼。为悼念续范亭将军的逝世,毛泽东写有挽联。联曰: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这样的评价和赞许出于毛泽东笔下,委实不多。它当发之于续范亭“心悦诚服”的“领袖”内心深处,充满了诚挚的感情。
(二)毛泽东题辞
除吟诗作对外,毛泽东还喜爱题辞。触景生情、兴致勃发时,应人之请或受人之托时,他就要挥笔题些辞。这些题辞,如同他的诗词对联一样,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现录若干于兹。
1915年5月9日,大独裁者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政府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竟接受日本旨在侵掠中国的“二十一条”。这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反对。消息传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全校师生义愤填膺,立即掀起反袁活动,并很快就编印了揭露日本侵华和袁世凯卖国罪行的《明耻篇》一书。在其封面上,毛泽东挥笔疾书,题写十六字,把万般忿恨尽遣笔端。辞云: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17年夏,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结伴游学时,到达安化县城梅城后,给城里“鼎长泰”、“谦益吉”、“云集祥”等店铺送了对联,还游览了孔圣庙、培英堂、东华阁、北宝塔等名胜古迹,观赏了祭孔用的“铜壶滴漏”。在北宝塔第七层观赏景致时,毛泽东乘兴在塔壁上用墨笔题辞四句,为四言体。题辞每句言一景物,四句言四景物:
伊水拖蓝,紫云反照;
铜钟滴水,梅岭寒泉。
1942年12月29日,毛泽东为拍《南泥湾》影片题辞。此题辞已广为人知: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1943年1月,毛泽东为生产英雄何雄忠题辞。这一题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切实朴素
大公无私
1945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大纪念册》题辞。这一题辞可说是中华民族求实精神的集中表现。它言简意赅,流传广远:
实事求是
不尚空谈
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回国途经黑龙江,在那里视察工作时也写了一些题辞,其中有:
学习
奋斗
这恐怕是最短最精的题辞了。
1950年3月14日,毛泽东为张辉周题辞,此题辞可看做是对老年人的普遍勉励:
努力进修
老当益壮
1950年5月7日,毛泽东为一次会议题辞。这一题辞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之精华: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1951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题辞,题辞在某种程度上较生动地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951年,毛泽东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题辞,以勉其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荣誉:
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
1952年5月,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辞。题辞表明了他对全民体育运动的支持和对人民强健体质的关心: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1952年8月,毛泽东为公安部队首届功臣模范代表大会题辞,以示励志:
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
1955年6月9日,毛泽东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辞。这八个镏金大字已同整个纪念碑一道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为辽宁省公安厅副处长杨颖题辞:
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
这一题辞既是毛泽东对国家公安人员的殷勤勉励,更显露了他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
1971年9月13日林彪外逃机毁人亡之后,周恩来送了一份关于林彪罪行的书面材料给毛泽东。毛泽东略为翻阅了一下材料,随手打开一把白色丝绸折扇,在上题了这十六字。这个题辞最早在《楚风》1990年第4期上披露:
各求各志,各行各路;
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这十六字很像是偈语,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