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你这个人的一部分,它总是在不停地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展示出不同的面目。有时候,它就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幻觉。

你刚刚感受到的自我,是建立在大脑中关于自我的生理基础之上的。想法、感觉、图景等,所有这些信息的不同组合方式,其实都是不同神经结构和神经行为的组合。同样,外在自我的不同面目也是意识和大脑的不同模式组合。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这些模式组合是否存在,关键的问题是:它们的本性是什么?这种本性,也就是这些生理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统合在一起的“我”——行为体验的拥有者、行为监控的执行者——是否真的存在?又或者自我就像独角兽,仅仅是个传说,是个幻影,实际上并不存在?

自我有很多面目,但都是幻觉

基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不同结构和过程,自我可以展现出很多面目,并牢牢地嵌入我们的身体与外在世界的互动中。

很多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对自我的不同面目及其神经基础进行了分类。比如,思考型自我主要是由前扣带大脑皮层和前额叶大脑皮层背外侧区之间的神经联结构成的。

情绪化自我则是由杏仁核、海马体、纹状体(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和上脑干共同构建。大脑多个部分参与对你进行的面部识别,了解你的人格特点,体验你的个人责任,并参照你的预期考察你的当下境况,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对待。

传记体自我是由思考型自我和情绪化自我的一部分组成的,它让“我”的感觉有了对过去和未来的认知。

核心自我代表不分时空、无过去未来差别的“我”的感觉。前额叶大脑皮层为传记体自我提供了大部分神经基础,如果它受损,核心自我还是能够保存下来的,但是会失去对过去未来的时间连续感。另一方面,如果代表核心自我的皮层下结构和脑干结构受损,核心自我和传记体自我都将消失,这表明核心自我是传记体自我的神经和心理基础。当你的意识非常安静的时候,你会感觉传记体自我好像消失了,这是因为它的神经基础这时候停止了活动。冥想就是让意识宁静下来,通过专注修行,在大脑部分活动停止的情况下,你依然保持清醒的控制力。

当你考虑自己的时候——“今晚我到底是应该吃中国菜还是意大利菜?我怎么这么拿不定主意呢?”——客体自我就会出现,或者当感知空间里出现和你相关的事物时,也是一样。这些“我”的景象其实都是一些叙述性的内容,还伴随着一系列特写图片串联在一起形成的看似连续的小电影。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讲,每天日常生活中那种连续自我的感觉,纯粹就是个幻觉:这种外在的、连续的、立体的“我”,实际上是由很多子系统和发育中的子系统的子系统构成,没有任何固定的核心。身为主体的经历和体验,实际上是由无数互不相连的主观体验,按照顺序排列在一起幻化而成的。

自我仅仅是整个人的一部分

自我并不是你的长官,大部分的功能都在没有“我”的指导下自行运转。

一个人是身体和意识统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一个依存于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自治的、动态的系统。你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对于未来的计划。每个人都必须对他/她过去的行为负责,因他/她做过的好事而得到赞誉,为他/她做过的坏事而受到谴责。只要人的身体还活着,大脑还完整,这个人就始终还是个人。但是刚才我们也都看到了,和自我相关的精神活动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神经生理状态,仅仅是所有普通神经行为的一部分。无论是自我的哪一部分,都仅仅对应于大脑众多神经网络的一小部分。即便是那些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中的自我,包括对世界的认知、知觉过程、技巧行为等,也只是占用了大脑存储信息的一部分。自我仅仅是整个人的一部分而已。

不但如此,一个人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在没有“我”的指导下自行运转。比如,你的大部分想法都可以自己冒出来,根本不用你刻意去“想”。我们每天都会在没有“我”的指导下,进行相当多的精神和生理行为。实际上,通常自我参与得越少,我们干得越好,因为没了自我的参与,执行能力和情绪功能都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当自我有意识地做出了某种决定的时候,这个决定往往也都是很多无意识的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的结果。

自我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变化着

巴克明斯特·福勒说:“‘我’其实是个动词。”是我们自己在营造“我”。

自我的各个部分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地来回换,其对应的神经结构也是如此。如果能把流经这些神经结构的能量流都用光亮标示出来,你就会看到一道光亮在脑袋里永不停歇地窜来窜去。在大脑里,自我的每一次闪现都是暂时的。自我总是在不停地被建立,然后打破,然后再重新建立。

自我之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连贯一致的,是因为大脑构建知觉经验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千张照片排列在一起,每一张都闪现几秒钟,然后暗淡下去,再换上下一张。这其实就是你的知觉经验的构建方式,有点像放电影。和每秒钟22张图片放映出来的,造成电影画面连续的错觉一样,知觉的这种构建方式也会让人们误以为它是连续的。因此,“现在”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片段,我们的一个个经历和体验不会突然开始、突然结束,而是缓慢出现,缓慢消失,中间停留1~3秒钟。

所以说,其实我们并没有一个自我,而是我们自己在营造这个所谓的自我。

自我依赖于外界条件

在任何时刻,自我的存在都是要依靠很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基因、个人历史、脾气秉性、外界局势等。

自我特别需要依靠经历和体验的感情色彩。当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时候,自我倾向于慢慢回归到背景中去。但是一旦出现了某些让人特别愉悦或者特别不快的感觉时——比如一封有趣的电子邮件,或者生理疼痛——自我就会立即喷涌而出,根据感情色彩表现出渴望和执著。自我会在强烈的欲望周边构建。到底是哪个先出现的:是欲望构建了“我”,还是“我”构建了欲望?

自我同样对社交关系依赖很大。一个人散步的时候,往往没什么特别强烈的自我感觉。但是如果半路上遇到了熟人,几秒钟之内,自我的很多部分就会上线。比如你和这个人都知道的一些事,或者你现在在这个人眼中的形象等。

自我并不是自己出现的。它发展了几百万年,是由迂回曲折的进化过程所塑造而成的。现如今,它通过各种神经行为闪现出来,而神经行为又依存于你身体的其他系统。这些系统又依存于很多其他外界因素,从小杂货店,到决定恒星、行星、水的存在状态的宇宙常数,都是决定性因素。自我并不是内在固有、不计条件的绝对存在,它和造就它、组成它、与它同在的整个世界密不可分。

你应该比现在的你更好

自我其实并不存在,那个真实的“我”比自我要广阔得多、有趣得多。

和自我相关的各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意识深处,同样也广泛存在于大脑深处。这些信息以及神经行为的构成模式当然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些现象所明示或者暗示的,一个统一的、持久的、独立的“我”,各种经历和体验的拥有者,各种行为举动的执行者,却并不存在。

大脑中和自我相关的各种神经活动都是分布式、混合式的,而不是统一的。这些活动都是变化的、瞬时的,而非持久的。它们都是依存于外界条件的改变,甚至依存于身体与外在世界的互动,而并非独立的。大脑将这些非同质化的自我构建、主观体验的各个瞬间连缀在一起,就得到了一个貌似同质化的、内在连贯统一的幻影。

自我实际上是个虚幻的角色。有的时候把它当做真实的存在会对我们有所帮助,这一点我们下面会讲到。当你需要扮演这个自我的角色时,就去扮演好了。但是要记住,你自身,那个和这个世界动态地纠缠在一起的人,实际上要比任何自我都鲜活、有趣、卓越和有能力得多。